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云阳县地图
云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古云阳县

云阳,古县名,秦置,三国魏废,改设护军,治所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秦始皇35年,使蒙恬开直道,自九原至云阳,既而徙50000户于云阳。汉武帝时又徙郡国吏民豪杰于云阳。

地形地貌

地处川东北段东缘,长江横贯其中,南北跨盆缘中山区,故南北高属高山深丘,海拔在800米以上,分布于县境各山系,中部低,河谷有浅丘和平坝,山间有盆地,分布于长江沿岸,汤、澎二溪及长滩河、磨刀溪流域,海拔在200米以下。县境南部地质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为七曜山余脉,有七曜山、杨家山、大湾山、尖山子、五朵云等,七曜山在县境主峰海拔1625米。北部属大巴山弧形褶束,有云峰山、桥顶山、剪刀架、望乡台等,云峰山主峰海拔1809米,为全县最高。东有无量山、黑虎寺、五台山。西有宫王顶,杉木尖、笔架山等,各山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

风俗习惯

云阳民风剽悍纯朴。民众性格好结社,讲义气,重亲情,不畏权势,吃苦耐劳。服饰特点是冬天男性多穿保暖性能的皮猎装、皮夹克,女性多爱穿颜色鲜艳的皮衫、毛线衫及呢制服装。饮食特点是喜吃大米、猪肉,其菜喜爱麻、辣,有不怕辣的习性。云阳人热情好客,凡客人到家,远道者,先送上热毛巾洗脸,然后捧上香茶及香烟、糖、水果,由客人选用。云阳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云阳镇,天主教分布在云阳镇、云安镇,基督教分布在路阳镇的部分村、社。

物产资源

国土资源:全县耕地面积65527.6867公顷,荒地、荒山、荒水、荒滩面积67162.1333公顷,有3万公顷中低产田土有待进一步开发。草山草坡面积221万亩,人工种草面积7万余亩,适宜于发展优质高效的草食畜牧业;待开发利用的水面达18万亩。
水能资源:云阳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至3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8条,500至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条(不包括长江)。云阳县境内除了有长江、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澎溪河等大的干流水系以外,还有众多的小溪、支流小沟。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2333.7平方公里,其中过境水流域面积8718.9平方公里(不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7.44万千瓦,其中经济可发量26.43万千瓦,现已开发利用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2%。
生物资源: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和柑桔、枇杷、佛手、脐橙、蚕桑、油桐、茶叶、烟叶、油菜、小茴、榨菜等经济作物,水果品种达70多个。云阳桐籽产量居全国第一,早在50年代就被定为全国油桐基地,桐油的质量标准被作为世界桐油标准,2004年被命名为“中国油桐之乡。中药材品种1100多个,其中佛手、枳壳、小茴、杜种等名特中药材年产量均在100万公斤以上。家禽家畜主要包括猪、牛、羊、鸡、鸭、鹅、兔等,其中发展优质山羊100万只。云阳早在50年代就被列为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山羊板皮多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
矿产资源:县境内已发现可供开发的矿产有11种,其中,煤、菱铁矿、钼、钒埋藏浅、品位高、质量好;石灰岩、页岩、粘土矿遍布全县,品种优良,开采容易;岩盐储量6.7亿吨,含氯化钠87%以上;煤矿储量3900余万吨;菱铁矿储量1341万吨,含铁40%左右;天然气储量9.3亿立方米,已成功开采;已探明粉石英矿区位于农坝镇云峰山一带,面积8.0平方公里,储量达5176.58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可列为一级品和特级品矿石。矿区南部离渝巫公路(农坝镇)17公里,长江边91公里,开采条件好。
文化旅游资源:云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一代代墨客骚人为云阳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和美丽的传说。早在唐宋时期,云阳的文人遗迹便冠于列县,名扬蜀东。其中,王维的《燕子龛》之诗,字字珠玑;杜甫一曲《杜鹃》诗叫万山啼血。更有三苏的“留题”光耀后世,陆游的《忆昔》流传千古。云阳地灵人杰,历代英才俊彦辈出。有彭聚星、涂凤书、龙潜、陶德悦、张苏、刘淑芳、王克芬这样享誉海内外的学者专家;有扶嘉、张荣廷、陶正帮这样勇于开拓的创业者、企业家;有邬宗岳、屈银华这样勇攀高峰的登山英雄。地下党员刘孟伉是川东著名的革命战士,是享有盛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篆刻家,有学者誉赞他“印诗书三绝,文武艺一家”。革命烈士彭咏梧系云阳县红狮人(《红岩》江姐丈夫),为了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为了纪念彭咏梧烈士,原云阳县红狮小学更名为咏梧小学,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蒲荣翔、王仁银、吴克纯、蓝伯庄、贺兆言、刘代坤、徐泽贵等一批将军和特级战斗英雄。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云阳籍地师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近100人,科学家、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500人。云阳历史悠久,置县已有2300年左右,古先民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列入《全国文物分布图》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等文物1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名列长江三峡库区各县之首。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名冠华夏,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庙内珍藏1000多件历史文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磐石城是南宋末年为抵御元军而修建的军事要塞;彭氏宗祠和近旁的彭家老屋是重庆市现有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民宅之一。云阳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自古便有“凤山春色”、“龙川夜涛”、“山崖滴翠”等“云安八景”而名扬蜀东;江南龙缸、龙洞、大安洞、歧耀山、石笋河、永固河流域集森林、草原、奇峰、秀水、危崖、幽谷、怪石、溶洞于一身,是一处尚未开发的自然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处女地,是观光、探险、科考、狩猎、漂流、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江北四十八槽森林公园、轿顶山自然风景区古木葱茂、鸟鸣猿啼、怪石林立,为绝佳休闲避暑胜地。三峡水库形成后,还有10—2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处,1—5平方公里的湖泊3处,小岛和半岛50余处,一派湖光山色,将是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区。

自然灾害

有旱、洪、风雹、霜冻、病虫等灾害。从1980-1990年间,旱、洪、风雹灾害无一年幸免,1990年的伏旱,从7月到年底都未下透雨,田土龟裂,禾苗枯死,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是1956-1990年间雨量最少的一年,全年降水量740毫米,持续高温在35℃以上的达53天,平均每年2次。1982年7月16日-18日,连续暴雨,据测报云阳镇598.5毫米,龙角645.1毫米,全年降水1614.3毫米,是1937年以来的45年中降水最多的一年,由此,造成全县43个工交企业,147个财贸单位,435所学校,102个医疗单位,都因灾停产停业,冲毁耕地11.6万亩,小水库23座,山平塘1330口,小水电站17处,公路塌方6388处,桥梁46座,涵洞667处,保坎699处,死亡97人,重伤802人,死猪、牛、羊共9032头,垮塌房屋4.98万间,裂斜危房5.23万间。宝塔乡鸡筏子滑坡入长江的土石方达100万立方米,致使河床升高35米,枯水月停航数日,平均每年1-2次。1983-1989年间,风雹灾极为严重,遍及22-30个乡。1989年7月28日,农坝乡的4个村遭风雹袭击,水稻、玉米损失80%以上,同时路阳乡路阳村21组,有1颗1.2斤重的冰雹,打烂檀桷,穿过楼板,砸扁铝锅。风雹平均每年1-2次。

云阳旅游

云阳县名胜古迹主要有:张恒侯庙(张飞庙)、龙脊石、盘石城、下岩寺、长滩河风景区、大安洞、龙缸龙洞、澎溪河等。张恒侯庙:又名张飞庙。1980年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位于长江南岸,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三国时期为纪念张飞所建,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其碑林石刻,在长江中上游颇赋盛名。龙脊石:位于云阳城东约0.5公里的长江中,冬季露出水面,长200米,宽10米。石上古人刻有隶、篆、楷、草等字体的书法、古诗词达170于处。龙脊石为古今县人游冶之处。
[云阳新县城]:云阳新县城是三峡库区搬迁试点县城,被各级领导认为搬得最好、最为成功的县城,县城后依巍巍磐石城,前俯滔滔长江水,夹两江之利,兼有“山城”、“江城”之美誉。云阳凝聚了厚重的古巴渝地方文化、盐文化和古今移民文化。
[张恒侯庙]:又名张飞庙。“巴蜀胜景”张桓侯庙,于1700年前为纪念蜀汉名将张飞而建。庙宇雄踞在长江南岸的巨崖之上,背负浓荫蔽日、万木葱茏的凤凰山、琵琶山,依山取势,层层叠起,殿宇巍峨,气势恢宏,朱楼碧瓦倒映江流,火珠鸱尾直接蓝天,清末著名书法家彭聚星手书的“江上风清”4个大字高悬在面江庙壁上,更增添了庙宇庄严、肃穆的气势。
[龙脊石]:位于云阳城东约0.5公里的长江中,冬季露出水面,长200米,宽10米。龙脊石为古今县人游冶之处,石上古人刻有隶、篆、楷、草等字体的书法、古诗词达170于处。由于三峡工程导致原址淹没,其“克隆”版龙脊石题刻建在云阳县磐石城下。
[云阳彭氏宗祠]:又名彭家楼子。位于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小地名瓦琢溪,清同治三年(1864)建。该祠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3500平方米。由门厅、享殿、耳房、厢房、高楼及四角炮楼组成。高楼居两院正中,正方形平面布局,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下六层四周石砌墙体,面阔、进深均为10.5米,全楼通高35米。彭氏宗祠是祠堂与坞堡结合的群体建筑,集祭祀、防护、住宿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俊逸雄奇,纹饰精美。祠内现存近代国内著名书画家彭聚星书画石刻13通。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
[龙缸]:位于距云阳县城80公里处的清水境内,是世界最大的岩溶大竖井。其状为一罕见的环形天坑,形似水缸。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宽约尺余,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缸壁上部藤萝覆盖,野花点缀;下则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内投石,需数十秒钟方能听到回声。坑内似有小动物奔突其间;并有鸟往还,其名飞虎,翅利如刀锋。传说曾有人用粗麻绳下吊至半壁,飞虎袭击,绳断人亡。

县城建设

云阳新县城是三峡库区远距搬迁的县城,是由原旧县城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搬迁而成。通过建设者们十年的艰苦奋战,现已成为三峡库区一座独具特色的移民旅游新城。云阳新城襟山带江,江河交织,真山真水,风光旖旎多姿,素以“库区明珠”著称。城区有绮丽的清朝古梨园、雄秀险峻的磐石城,美丽如画的龙脊岭文化长廊、伟岸的长江第一梯,3.6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森林公园,柳叶流翠,浓荫藏宇,宛如一幅雄浑的天然风光画卷。为了使云阳新城更绿更美,近年来,云阳十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始终把创建市级园林城市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城市森林,大江风貌”的独特个性。目前,云阳新城将完成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实现可视范围内的全覆盖,达到“应绿尽绿、添景添色、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常年有景”的总目标。一个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在云阳新城逐渐形成,目前新城常住人口已达13万余人。每年的9月28日,云阳都要举办重庆.云阳移民文化节,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登梯高手云集云阳,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登梯大赛,云阳新城更是热闹非凡。近年来云阳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利用特有优势,筑巢引凤,优化投资环境,各路客商纷至沓来。市级人和工业园区内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各项招商引资工作正在蓬勃开展,现已有11家企业落户其中。今年4月,云阳与香港锦艺纺织科技国际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香港锦艺集团投资10亿元,在人和工业园区打造以5万吨硅微粉、1000吨多晶硅(单晶硅)生产线为核心的西部硅产业基地。云阳是三峡库区农业养殖大县,现有生猪年出栏300万头、山羊、牛存栏近100万只(头),其中“山羊板皮”自明代以来在全国享有盛名。但由于一直是以销售板皮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对群众致富作用不大。为了对三峡库区这一传统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开发利用,云阳引进了四川大学的无铬鞣清洁化制革技术,对“山羊板皮”进行深度加工,通过转化成品方式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工后一条羊的价值将成倍增长,达到300元以上。日前,该项目已在人和工业园区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