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云阳县地图 >
平安镇地图
平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9、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原关市镇)

根据云阳县人民政府转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云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的通知(云阳府发〔2006〕78号)精神,云阳县农业乡镇之一的关市镇更名为平安镇。平安镇位于重庆市云阳县西北部,东与白龙乡接壤,南与龙塘乡紧挨,北与养鹿乡、开县开竹乡、赵家镇相连,因境内有关口市而得名,位于东经108°24′30″,北纬31°58′45″—31°4′30″,海拔高度为60米-1260米,全镇幅员面积3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763亩。
平安镇是云阳县八个特大镇之一。位于风景秀丽的四十八槽,处于云阳、万州、开县三个城市群的中心区域。东临高阳,南接人和、巴阳,西靠万州铁峰,北连养鹿、开县赵家。辖20个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有19家镇属驻镇单位和32家企业。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000人。
平安资源丰富。境内石灰石、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小水电站2个。森林资源丰富,四十八槽森林涉及11个村,林地面积达10万亩。
平安交通便捷。在全县率先通高速公路,距云阳、万州、开县城区均只有半个小时车程。境内主干道呈十字形分布,云万北路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关莲公路、平养公路等出行公路全部硬化。
平安经济发展。工业、农业、三产业齐头并进。云阳县玻璃厂、龙塘煤矿、天乙公司、七一同心煤矿、向前煤矿等企业坐落其间,工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全镇野鸡养殖园、肉牛养殖园、生猪养殖园、立体式果园、生态渔业养殖园、山羊养殖园星罗棋布;鸿源超市、家吉超市、腾龙超市生意兴隆;平安酒店、云鸿酒店、味佳酒楼人气兴旺,通信、金融、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密布,第三产业生机盎然。
平安社会事业发达。中心卫生院、白龙卫生院、龙塘卫生院、养鹿中学、平安小学、白龙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龙塘小学等院、校发展较快。社区群众文化风生水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当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平安镇党政领导班子一班人,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扩大开放,坚持抓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旅兴镇、开放活镇、生态靓镇”五大战略,努力把平安建成云开万高山渡假休闲地、万开云生态禽果采购区、开万云绿色果菜自留地,让依托云开万三大百万人口大县的休闲购物旅游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5、广东省博罗县平安镇

平安镇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中部,毗邻深圳、广州、东莞等市。属丘陵地区,总人口1.9万人,总面积约9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广梅公路贯穿镇区。其中广梅汕铁路杨村站距该镇12公里。镇距深圳90公里、广州110公里、惠州40公里、东莞70公里、博罗28公里。平安镇土地辽阔,资源丰富,雨量适度,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非常适宜搞“三高农业”、“旅游观光型农业”的开发。本地特产是平安平南上屋的“平南山茶”和“平安大桔”,其中“平安大桔”已由广东省政府立项开发,并将发展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8、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平安镇

平安镇位于天长市西北边缘,与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接壤,距天长市区40公里,总面积54平方千米,新旧205国道贯穿境内,属南京、扬州、滁州、淮安一小时经济都市圈。全镇辖平安、保安、兴隆、蒋营、丁坝、苏庄、虎山7个村委会和1个街道居委会,8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3500人,驻镇人口4500人,人口密度为245人/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在平安村。平安镇属亚热带北缘,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地面海拔从24米到51.5米,丘陵地貌,常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031毫米,易旱不怕涝。全镇有耕地面积19.9平方千米,其中水田17.08平方千米,旱地2.82平方千米,农业以生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兼种植玉米、大豆、花生、山芋等旱粮作物。有大小水库6座,抗旱排涝站7处,干支渠道35条,累计长度55.42千米,大小蓄水塘坝218个,累计蓄水量260万立方千米。1995年以后对全镇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全镇有变电台区58座,高压线路48千米,低压线路145千米,2004年粮食总产量22916吨,油料总产2775吨,农业总产值5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企业以建筑业,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多种经济发展,向创品牌、名牌、集约化经营迈进。全镇共有企业172家,其中私营企业15家,其余为个体企业。规模企业有:安徽康盈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平安建材有限公司、平安建筑公司、骏亚照明有限公司、平安酒业酿造有限公司等。2002年以来,我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营造投资的软硬环境,又有俊美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平安加油城、梦菱工艺玩具有限公司、兴发服饰有限公司等在我镇安家落户。康盈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盈”牌系列大米是国家免检产品,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2004年企业总产值14740万元,从业人员3620人,劳务输出1600人,职工年平均工资7000元,财政收入632万元。1995年以后,平安镇加大了旧镇改造力度,拓宽了大平东街水泥路面,从而形成了3纵3横的商业街,1996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全镇砂石公路通往各村,累计砂石路长度34.8千米,公路覆盖率0.64千米/平方千米,农村瓦房户占99.5%,其中两层楼以上占1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

4、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

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位于东经127°29′,北纬46°53′,幅员15万平方公里,耕地8.5万亩,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人。
历史沿革:清末,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设置余庆县后,隶属二区管辖。1931年隶属庆城县东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姜家店保,后改设姜家店村。1943年庆城与铁骊两县合并为庆安县后,仍隶姜家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年11月隶属西梁家区,1946年6月改隶第六区。1948年12月,改属保田区,1949年10月仍隶第六区,1955年改隶庆田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平安乡。1958年9月,划归丰收人民公社。1966年3月,从丰收公社划出成立平安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开,改为平安乡。1985年3月,改为平安镇。
自然资源:平安镇距县城15公里,东与山城伊春市相毗邻,南同巴彦县隔山相望,北接小兴安岭的大青山、曙光林场,哈佳铁路横贯东西,闻名遐迩的高老火车站坐落在镇内,哈伊222国道穿腹而过。镇域被拉林青河、安帮河、呼兰河所环绕,腹地有15万平方米的“三环湖”,湖内野生鲤、鲢、鲫鱼争相竞游,芦苇一望无际,山兔、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结伴而行,山鸡、野鸭、鹌鹑等山禽成群翱翔。素有“金马驹”之称的“疙瘩山”,已初级开采十余年,该山距哈伊公路、铁路车站只有1公里左右,目前,已探明属燕山晚期形成的块状辉绿岩矿,C级、D级、C+D级矿石储量在500百万立方米以上。石材可用于墓碑、基建、水泥构件、墙体材料等。
经济发展:平安镇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位于铁路南侧,哈伊公路185公里处。目前餐饮、住宿、制米等生产、服务项目已成雏形。依托临山优势,已建木材加工厂36家,年加工量5万立方米。沿三条河流发展水产养殖业,面积达300多亩。“糖化饲料”养猪,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现已实现户均一头牛、两头猪、三只羊、25只鹅、50只鸡的牧业生产兴旺景象。草编产品已销往哈、齐、牡、佳、大庆等地,年销售额近百万元。镇内的三条河流,直接起源于无任何污染的小兴安岭山林水。全镇8.5万亩自流单排单灌水田,已被国家定为“绿色食品”基地,年产绿色优质大米5万吨,镇内有制米企业30家,精洁米加工厂20家。绿色大米远销省内外,并出口日本、俄罗斯,一九九六年被指定为“国宴用米”。

6、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

1、地理位置:平安镇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西北部,距市区27公里。东经122°26′,北纬45°33′,东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太本站苏木乡和白城市洮北区候家乡为邻,南与洮南市洮东乡、洮北区永胜乡相接,西临洮儿河与洮南市瓦房乡相望,北与洮北区岭下镇接壤。
2、自然状况:全镇面积111.47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均分布在镇区内;总人口为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万人,农业人口1.3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7000公顷,草原面积l500公顷
3、对外交通:平安镇对外交通由铁路和公路两部分组成:白阿铁路图乌公路穿境品过。图乌公路占地9公顷,对外客运和货运占地0.8公顷。
4、文教卫生:平安镇现在医院一所,即平安镇卫生院,占地为0.43公顷,有兽医院一所,占地0.12公顷。平安镇现有小学10所,中学1所,总占地25.12公顷。
5、工业:镇内现有地方国营、集体、个体工业企业9家,职工人数1820人。主要有耐火材料、陶瓷、酿酒、食品加工、机械加工修理等,门类比较齐全,但除了耐火材料、陶瓷厂外,其余尚未形成规模。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放益不高,多数国营、集体企业开工不足。
6、农业:平安镇现有耕地1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3万亩,全镇农业户4107户,有60%的农民经营以玉米、高粱为主,杂粮油料作物为辅的生产模式,近年来烤烟、红干椒占该镇农作物很大比例。
7、商贸流通:平安镇有平安市场一处,占地1.5公顷,内建钢塑结构棚两处面积1200平方米,市场内设轻工、农贸两个方面销售摊床,集市高峰日交易额8.2万元,年成交额1200万元,另有供销社、医药、烟草、生资、农机、农具、日杂、商业一条街等,商业占地15公顷。
9、供水现状:平安镇目前生活用水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生产用水由企业自备水源供给,日供水量约360吨,自来水入户率42%,其它的生活用水是靠每户自备手压井供水。
10、排水现状:镇内的雨水和工业废水由暗明排水沟排入镇南侧蓄水池,镇内平安街是暗排水管道,龙湾路、新合路是明排水沟,均直接排入蓄水池。
11、供电现状:镇内有二次变电所一处,位于镇西南侧,变电所装备有3200KVA和3150KV主变压器各一台,与平安镇至白城发平线(白城发电厂至平安镇相接)。一次电压为66KV,二次电压为10KV,10KV设计出口7个现使用2个农电变电所由平安镇变电所接出,供应农业用电。目前,主变压器容量满足供电需求有余。
12、广播电视及通讯现状:平安镇邮政局、电信局、移动电话,服务区域为平安镇、市直企业陶瓷总厂、省直企业白城牧场等开办邮政、电信等多种业务,装有DM100/200型程控交换机1台,容量为10000门,与国家光缆线路联网,可直拔国际国内电话。现装电话机3100部,市话普及率为21.2部/百人,另有微波站一处,镇内建一座电视插转台,可转播电视节目24套,有线电视普及率达68%。
13、商贸小区建设现状:几年来,平安镇累计筹措资金2120万元,建商品楼2.1万平方米,目前,全镇办公经商、住宅或综合楼已建成18栋,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居民砖木、砖瓦、砖混住宅达47%,人均住宅面积15平方米。
14、主要经济指标:到2003年末,平安镇国内生产总值7850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97.9万元,基础设施投入805万元;工业企业创利税80.5万元,市场成交额5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81元。

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

红古区平安镇位于兰州市以西60公里,总面积138.8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因平安村而得名。是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兰州市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全镇辖平安第一、第二社区居委会,平安、若连、上滩、中和、张家寺、夹滩、复兴、仁和、岗子、河湾10个村委会。辖区内有连海铝业有限公司、兰铝炭素厂、甘肃省第一劳动教养所、兰州市良种场、兰州市园艺场等大型企事业单位40多家。兰青铁路、109国道、兰海高速公路、湟水河、湟惠渠横穿境内,交通便利,电力、水力资源丰富,通讯快捷,往来资金划拨方便。2004年建成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平安镇提出了“农业富镇、工业强镇、三产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战略。到2004年底,农业总产值达到8600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9701万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225万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590元。宽裕型小康户比例达到了5%,建成若莲新农村宽裕型小康住宅50套。平安镇已基本形成小区域内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村村通广播电视。村级主干道路全部与国道相连、水泥硬化主干道路45公里,硬化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5%,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平安镇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蔬菜种植区,已形成以平安村西甜瓜、若莲村菜花、中和村大枣、复兴村蕃茄、仁和村黄瓜、岗子村草莓等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农业生产技术较为成熟,是兰州市五万亩蔬菜样板示范基地,农业发展一直站在全省制高点上,是甘肃省利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的最早地区,全年蔬菜产量可达8万吨,远销青海、四川、广东等地,成功树立了“绿莹”、“秋实”两个蔬菜果品牌。草莓是农业支柱产业,有农业示范技术6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施果树、高架大棚、无公害蔬菜、滴灌),示范品牌6个(西甜瓜、草莓、菜花、美国红提、秋延后桃、蕃茄)。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发展到4000亩。萝卜、甘蓝、芹菜、大白菜等8个品种通过国务院蔬菜品质监测中心无公害认证。平安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兰铝电解二厂、兰铝炭素厂、陇海化工厂、红安建筑公司、惠民化工厂为龙头的建材、炭素、铝材、硅铁、化工、采砂工业群体。河湾工业小区初步形成。已建成张家寺、河湾两条非公有制经济一条街。2004年,投资76亿的兰铝技改项目在这里安家落户,投资600万元的张家寺非公有制经济一条街,建设潜力十足,投资3800多万元的若莲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初见端倪,农业、工业基础设施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的机遇。

2、青海省平安县平安镇

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平安镇是海东行署、平安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北部,湟水南岸。人口4.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面积106.9平方千米。辖白家、沈家、窑房、杨家、西营、西村、中村、南村、大路、东庄、上庄、张家寨、上滩、红岭、东村15个村委会和变压器厂、棉纺织厂、地质九队、有色金属七队、地质部基地、一七四处、乐都路、海东路、平安路、湟中路、化隆路11个居委会。始建于民国,原称平中驿镇,由西宁县所辖,1946年隶湟中县。1949年沿旧制设平安乡,1958年为先锋公社(后改平安公社)。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复归湟中县。1978年划归平安县,更名为平安镇。平安县于1979年5月12日建制,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南侧,海东地区中心腹地,东与乐都县相邻,西与湟中、西宁市毗连,南接化隆县以青沙山为界,北与互助县隔河相望,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公里。为海东地委、行署所在地,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县域总面积769平方公里,辖6乡3镇111个行政村,共有汉、回、藏等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3.4%。县城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之间。2004年底人口11.16万,国内生产总值9153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391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73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2元,总播种面积10349公顷,粮食总产17712吨,油料总产7902吨。地方财政收入2882万元。平安县也是海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的中心。铁路、公路、航空等齐全。兰青铁路和109国道东西贯穿县域而过,兰西高速公路横穿县城全境,临平一级公路和平安至互助县公路直插南北,形成“十”字形交通网。有铁路转运站一处,是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运输基地,平安铁路货场一处,年吞吐量超过30万吨以上。县城距西宁机场仅8公里,机场可降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北京、广州、西安、乌鲁木齐、拉萨、上海、沈阳、成都等航班。每日运送旅客的班车达100余班次。平安火车站就在县城中心,接送旅客十分便利。平安县内金融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接轨的服务网络。通讯事业发达,已开通10000门数据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及移动电话。海东供电局设在平安县城,境内有330千伏安变电站l座,110千伏安变电站2座,35千伏安变电站3座,电网覆盖全县,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充足。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商业网点及贸易市场体系健全,现有宾馆3家,公园2处,各种服务行业及餐饮娱乐业兴旺,距县城25公里的夏宗寺森林公园四季长青,郁郁葱葱,宛如仙境,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削发皈依的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夏宗寺就座落在此林区,还有建于明代的著名的洪水泉清真大寺。瑰丽的佛教文化,秀丽的山川,宜人的景色,雄浑神奇的高原自然风光及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人流连忘返。平安县城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3.6平方米。从历朝历代的历史来看,平安地区属军事重镇和交通驿站。1949年9月5日青海省解放,平安地区也同时解放,隶属湟中县管辖,1960年至1962年4月归属西宁市所辖,设立平安区委(县级),辖平安、小峡、三合及互助县的哈拉直沟、红崖子沟、高寨等6个公社,1962年5月又划归湟中县管辖,设立平安工委,辖平安、三合、洪水泉、沙沟、寺台、石灰尧、古城、巴藏沟等8个公社。1963年小峡划归湟中,归平安工委。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划出7个公社成立平安县,1980年增加寺台和巴藏沟两公社,即八乡一镇。2000年将小峡、三合两乡改设为镇,即现在的6乡3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