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嘉兴市地图 > 海盐县地图 >
沈荡镇地图
沈荡镇相关地区地图:

一方名村——丽庄村

丽庄村历来以种植水稻、饲养生猪和种桑养蚕为主,是县水稻种籽基地之一。1998年,投入8万多元对100亩低洼田进行填土改造,规划建成百亩梨园示范地。村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从五金厂拓展到凯开电器厂,产值、利税逐年递增。1998年,村工农业总收入91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937元,为全镇之首。为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近几年来,村里每年拿出5万多元用于购置农机、铺修道路。1997年,投入30多万元为村民安装自来水。1998年,又投入10多万元,实现电话村和有线电视村。1987年以来,村连续12年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1994年起,连续5年被评为县百强单位。

南排二期工程彭城港开挖

彭城港开挖是南台头出海排涝第二期工程的重点工程,从盐嘉塘申庄桥港口至三牌楼属沈荡镇辖区内,全长3050米。1997年11月破土动工,1998年8月完成土方工程,1999年1月完成块石护岸工程。整个工程投入资金14795万元。

填废塘废浜造良田

为加大土地开发,平衡耕地总量,根据县1998年造田开发复退计划,沈荡镇利用彭城港开挖的泥土,于当年1月动工,采用机械化吸泥吹填手段,对丽庄村5、6、7、8四个组共有的废池塘白水漾吹填土方12.6万方,至6月基本结束,造田88亩。该村2组废河浜吹填3.6万方土,造田23亩。同时对横泾村14组废浜吹填3.4万土方,造田22亩。总共造田133亩,超额完成县下达造田计划的177%。

一方闻人——陈淼祥

陈淼祥,1949年出生,丽庄村人。1969年任大队会计,10年间无差错。1980年,被群众推选为大队长,促使村农业生产成为全乡先进。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淼祥牢牢抓住壮大集体经济这个中心,先后办起五金厂、金属棉厂、家具厂。几经起落,拓展为凯开电器厂。1998年,该厂已拥有自有资金100多万元,并无一分银行贷款。他出差仍习惯于挤公共汽车,多年来没领过一份补助。1994年,镇人民政府经考核决定给陈淼祥增发奖金5000元,他执意不要。任支书13年中,年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历史沿革

沈荡历史悠久,秦王政海盐建县始就有记载。古为沼泽地,多水荡,沈荡即沉塘,因此得名。唐时属永泰乡(后名永宁乡),明初属永宁乡五都,清末属沈荡区。民国21年(1932)始为建制镇。1950年,镇又分为沈荡镇、镇南乡、镇北乡。1956年3月,为沈荡镇、沈荡乡。1958年,镇乡合并为沈荡乡,同年10月为沈荡公社。1959年8月,将今沈荡集镇划出建沈荡镇。1983年10月,为沈荡镇、沈荡乡。1985年8月,沈荡乡并入沈荡镇。

一方胜迹——沈荡大桥

嘉兴至海盐,有一古老塘河,古称官塘,现叫海盐塘,为历代漕运之通道。横跨在古塘上有一座三孔拱形古石桥巍然屹立,凝重壮观,这就是遐迩闻名的沈荡大桥,在古代叫永庆塘桥,是县内仅存的一座石拱桥。原坐落在沈荡镇东首,跨盐嘉塘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建,雍正三年(1725)重建。由于受南排二期彭城港工程的建设影响,1998年按原貌迁移到距老桥3公里处——镇南陈家港众坟漾。桥为三孔拱形石桥,桥长48米、宽4.9米,中孔净跨14.4米,梁底标高11.32米,两侧各有石级43级,整座桥用花岗岩条石砌成。3个拱形桥内壁,用弧形条石砌成,合缝严密。千年古桥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海盐古老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