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镇地图
升平镇相关地区地图:
简介
升平镇隶属安达市管辖。位于市境南部,东以老边道与肇东市分界,南与肇州县毗邻。镇政府驻地距市区23公里。升平镇名称含义为“兴旺太平,象征吉祥”之意。中华民国时期,为肇州县五镇之一,隶属肇州县第三区管辖。东北沦陷后期,设升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肇州县第七区管辖。1956年4月,并村划乡,分设升平乡、劳动乡。1958年9月,将2乡合并成立升平人民公社。1960年5月,划归安达市管辖。1984年4月,改为升平乡。1985年3月,改为升平镇。
历史建置
升平镇的历史建置,不妨援引剑川王沛霖于中华民国十年(1935年)给民国政府撰写的《滇边要路略》篇首“道路总说”中一段:“自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七年间,清军迭次招抚吐蕃,分路运粮,辟路阿墩,转运于察木多(指昌都),其后有丽江木土司随带西征之士勇留守,时常旅居阿墩子。……丽人始联合蕃民,翻译藏语,引道进藏,往来获利,虽途程万险,亦年年有人进藏经商,至咸丰年间,商务渐开,至同治年间,茶糖(指砂糖)盛行。”,“阿墩原朔,乃蕃蛮搜山捕猎之场,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五年间,清军迭年西征,分道运粮,于是阿墩始辟,迨嘉庆六年间始陕甘之回族,金陵(南京)豫章之汉族采矿、捕猎经商其地。至道光间,远来移民之商旅共有三、四十户,不作耕稼,专营商业,开寓宿侨。至咸丰之年,交通渐开,遂辟弹丸小市,治隶维西。边荒遥远,鞭长莫及,所有边务悉被喇嘛主权。光绪丙年,川滇边务军事大定。当时,滇督委丽江府彭继绥抚边务,是年并初设弹压委员,筹边治理,移巡防营,驻扎防范,至宣统、辛亥年。西藏宣告独立,番蛮叛乱,川边边军四处围困,屡求救援,滇军西征见边陲之重要非常,始以阿墩改设县治。曾经试办九月之期,因界址牵动,经费不足,止设县,复改行政委员,先后十载,以经营开化商务论之,则日渐进步,唯有道路艰险奇绝,行旅如登天之难,妨害国家政事,人民生计者无穷故,西藏川滇均所反畏,莫可胜言。”,“阿墩区划”中又写道:“阿墩为云南入藏之孔道,川边之保障,全滇之屏藩,形势险峻,群山耸竖入云宵,四周大山戴雪数月,山崖陡险,中有废涧,敞若平地,商贾旅居者约二百余户。左流金沙江,右流澜沧江,阿墩雄跨中处……四面交通遥境广阔,皆无市镇,墩境诚为川藏重要之门户,商贾运集之巨市,军政外交之关隘,商务交通理财诸端再再逼迫我滇速宜筹布,不可缓延也。”,清代,升平镇先为土官(禾氏世袭土千总,桑氏世袭土把总)统辖,改土归流后相继设立流官弹压委员、行政委员。夏瑚是第一任汉族流官。民国时期设立设治局,先后由丽江、维西代辖。陈纪是最后一任国民党德钦设治局长。
社会保障
升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扶贫济困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了阿东下片五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了阿东农田灌溉水渠、太阳能安装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巨水村的扶贫项目及阿东瓦哈等社的扶贫项目,目前也正在实施过程中。在加快民政事业的发展同时,以抓牢“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为主线,民政济困救灾工作也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全镇的农村低保发放户有673人,仅07年上半年共发放金额为12690元。通过不懈努力,“防灾、救灾、发展”得到了切实落实,社会安定、稳定得到有力促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经济发展
2007年全镇居民1936户,总人口8185人,其中:农业户849户,农业人口4391人,占总人口的54%。有藏、回、纳西、汉4种民族,其中84%是藏族。200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4649301元,粮食总产量达1341吨,农业总收入4919908元,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2990元。第一产业实现产值9618351元,第二产业实现产值2299600元,第三产业实现产值1632500元。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教育、计生、医疗、扶贫、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综治维稳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不断进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经济发展
镇内气候宜人,沟河纵横,田地全部自流灌溉,是粮、经主产区。有汉彭公路支线横穿镇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改革开放以来,升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心,按照“工业富镇、城建活镇、农业稳镇、开放强镇”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化经济强镇”为总体目标,以实现“农民增收、职工增资、财政增长”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镇经济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651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0余元。全镇以“三高”农业为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经蔬菜生产和小家禽畜养殖为主的产业带,使农村经济发展讯猛。升平是彭州市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成都市无公害小家禽畜养殖基地。世界名牌“洁柔”餐巾纸产于该镇的成都天天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省二级建筑企业成都恒升建筑有限公司和彭州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成都市和彭州市的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经济发展
京广铁路、银英公路、北江航道纵贯全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区总面积406.8平方公里,总人口82282人,耕地面积42338亩,山林地面积38.5万亩。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7.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业4.63亿元,工业总产值2.3亿元,农村人均收入3772元。
简介
德钦县城升平镇坐落在雪岭深谷之中,它三面环山,一面临着澜沧江河谷,深谷远处,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是名副其实的“雪山之城”。据说升平镇古称“阿墩子”,光绪三年(公元1878年),地方官夏胡卸任时,在此立下“德钦碑”,为小镇取名为“升平镇”,寓意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德钦县城升平镇,藏语称“聚”,海拔340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城镇。滇藏公路214线和德(钦)维(西)公路贯穿县城,县城距州府香格里拉公路里程182公里,距维西县城保和镇227公里,距省府昆明公路里程889公里,距西藏自治区芒康县220公里,距拉萨市12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