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咸宁市地图 > 崇阳县地图 >
石城镇地图
石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

石城镇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投资环境,镇工业开发小区和民营工业园被市规划为“十里经济长廊”,工业发达,初步形成以建材、家电、化工、食品、造纸等工业体系。石城镇农业结构优化,已形成了水果林木,甘蔗蚕桑、蔬菜淡养、花卉苗木四大农业经济区和荔枝、龙眼、红杨桃(香蕉)、杂果、青刀豆、辣椒、番茄、常规菜“八个一万亩”果菜生产基地,享有“北有寿光大棚菜,南有石城外运菜”美称。果菜、热作、畜牧、水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山上种果、林中养鸡、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塘边养猪和“一村一品”成为石城种养业的一大特色。

自然环境

石城具有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辖区内的谢鞋山,保存着我国内陆唯一连片野生荔枝群落,极具旅游开发和科研价值,被列入初中语文教课书和被列为湛江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湛江市、廉江市生态自然保护区,也是廉江市“新八景”旅游点之一。石城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镇建设了荔枝坑、田寮、上县、山美、毛黎、谢鞋、新屋、大岭仔等一批生态文明村,初步建设了谢鞋山、新屋、大岭仔三个生态荔枝旅游观光带。

基础设施

贯穿该镇全境的S324省道是晋煤外运的主要干道,近几年全镇共修村村通水泥路达88.5千米,石自线,豆黄线均已全线贯通,全镇28个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到2006年底,全镇共有3206户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达3514户,移动通讯覆盖率达80%,真正适应了新形势下和谐社会义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要求。主导产业,(1)整合水能资源,全力培植水电产业。截止2006年底,全镇共建成水电站7座,年发电量达940千瓦时。按照服务水电、搞好开发、建好生态镇的要求,做好水、电、路等网络配套建设工作,倾全镇之力支持漳河干流小电站建设,巧借外力,拉动镇域经济发展。同时,整合资源抓招商,推动电站技改工程建设,力争用3—5年内把石城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漳河明珠”,为培植平顺东北部水电产业集群打牢基础。(2)整合矿产资源,大力培植潜势产业。走精品名牌之路,提高质量品位,将硅矿资源培植成主导产业。去年全面完成了石城宜元硅晶有限公司的基建工作,目前正积极进行矿点开发,预计今年可投产营运。同时招大商用资源和市场运作好高纯硅项目的落地,力争建设高品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3)整合山场资源,精心培植生态产业。发挥山场优势,坚持种植梧桐、柿子、石榴,同时搞好花椒、无核黒枣的深加工产业使其成为浊漳河流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富民产业;同时搞好香菇的大棚养植,让其真正成为一项富民惠农的好项目。(4)整合山水文化资源,努力培植旅游产业。以聚源芦苇风景区、龙门寺风景区、世外桃源风景区、红旗渠源风景区四大景区为依托,以漳河特色地域文化为底蕴,巧打特色旅游牌。积极与红旗渠进行区域合作,继续加大龙门寺的开发和建设,逐步打通“红旗渠——石城——太行水乡”跨省旅游大通道,全力投入把旅游产培植成拉动石城经济大飞跃的新兴产业。石城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是石城村,整治村是源头村。石城村建成1处文化休闲广场和新建石城客运中心一处。共投资50余万元,用于硬化街道、墙面水泥挂面和白化、垃圾净化、通道绿化等。源头村是该镇新农村建设的整治村,新建1000米的河道治理工程,集生态造地、旅游观光、水面养殖为一体多功能项目。形成生态观光、休闲垂钓、人在岸上、影在水中太行水乡风韵;配合龙门寺旅游开发,大搞路基拓宽改造和硬化、绿化。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956男3032女2924家庭户户数2122家庭户总人口(总)5887家庭户男2978家庭户女29090-14岁(总)11700-14岁男6100-14岁女56015-64岁(总)394915-64岁男199415-64岁女195565岁及以上(总)83765岁及以上男42865岁及以上女40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633

旅游

密云县石城镇是旅游重镇。镇域有著名的黑龙潭、京都第一瀑、桃源仙谷、清凉谷等自然风景区10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9.5%。镇域内有9家著名的旅游景区包括:精灵谷风景区,天门山自然风景区,青菁顶自然风景区,龙云山景区,旅游超市——清凉谷,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黑龙潭自然风景区,京都第一瀑风景区,桃源仙谷自然风景区,其中以黑龙潭最为出名黑龙潭坐落在密云县石城镇鹿皮关北面的一条全长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的峡谷里,距北京100公里。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潭等十八个名潭撒落在幽深振奋峡谷里,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十八个名潭撒落在幽深的大峡谷里,千姿百态,各领风骚,令人目不暇接。这条峡谷俗称轱辘峪,窈窕峡长蜿蜒曲折,峪谷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三瀑十八潭贯穿其中,人们对黑龙潭的评价是新、齐、险。新:在八里长的深谷里,瀑布如此之多,在京郊无与伦比。从头到尾,处处新颖,决无重复之感,一进头潭,就把游人引入到琼山闲境,使人心旷神怡,欣然前往。通天瀑垂直陡峭,壁如刀削,五十多米高的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烟霭升腾,弥漫山谷,冷气扑面。落雁潭是通天瀑冲击而成,潭阔水深,水面一百多平方米,水深处三---四米。此外地势较为开阔,山峰环抱,山清水秀,河滩卵石纵横,山花野草茂盛。每当初春或冬近时,大雁到此栖身落脚,喝水食,故有"落雁潭"之称。奇:峡谷幽深,所有自然景物都自称奇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条峡谷雕凿得景中有奇,奇中有景,出人意外,神秘莫测。险:瀑布龙潭既雄伟壮观,又湍急惊险,瀑布轰鸣,潭水急旋,峰崖陡峭,谷深路窄。登梯走桥时可从险中观景,游人追求险中景,甘愿"铤而走险"不临险境,便不能领略险中景的妙趣,险中景给游人增添了力量,大有不到真潭非好汉的感受。黑龙潭,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两条龙,长大分家时,性格憨厚的黑龙主动把白龙潭让给弟弟白龙,自己单身一人来到了古楼峪。那时候,这里没有一滴水,没有一棵草,黑龙变成了小伙子,没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大西山的云蒙老祖看着黑龙又憨厚又勤快,就送给他一条彩带和十八条珍珠,黑龙把珍珠洒在了古楼峪内,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十八个奇潭。

基础设施

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8℃,年均降雨量1988.5毫米,相对湿度为80%,绝对湿度为18.6毫巴,最高海拔671.3米,基础设施良好。石城镇水利条件较好,境内有中小型水库13座。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农村电网整改已经完成,实现了同网同价。集镇范围内全部实现饮用卫生自来水。106国道石城段已全部实现路面硬化,村级公路硬化也正在有序进行之中。集镇建设由于实施改造“矮、破、旧”工程和“亮、绿、美”工程,实现了“老区梳妆打扮,新区框架拉开”。石城湾小集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已成为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中心。白骡坳小集镇实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街道宽敞,建房规范,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资源状况

(1)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丰富。石城镇全年平均气候温凉,四季分明,雨量较为充配,年均气温12.3度,年无霜期221天,比较适宜名贵作物和动植物生长,是该市少有的一年可收两季的地方。石城劳动力资源丰富带动了石城经济的发展,年均外出务工人数达到3427人。(2)水能资源丰富。浊漳河和红旗渠并行东西横贯全镇,战备渠流经该镇7个村,具有修建电站条件良好坝址有9处。农民们依山傍水,在种植、养殖和办企业都有较好的水能资源。(3)矿产资源丰富,经权威部门探测,在该镇豆口、克昌一带约有2.6亿吨硅矿储量,含二氧化硅达98%以上,硅矿裸露品位高、易开釆,而及具开发价值。在这峪、恭水一带含钾岩石储量达4千万吨及具开发价值。(4)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的地貌地形,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人工天河之称的红旗渠的源头;有千年古刹的国宝单位龙门寺;有消夏避暑的下石壕世外桃源景区;还有迷人的马塔聚源芦苇荡景区。其中龙门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全国仅此一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古建筑堪称艺术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