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铺乡地图
十里铺乡相关地区地图: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江重要港口城市、皖西南经济中心——安庆市的西北方,与海口镇、山口乡及宜秀区大龙山镇接壤。全乡总面积30平方公里。境内拥有耕地2104亩,可养水面2500亩,林业面积8761亩,已探明矿产13种。乡政府驻地十里村,占地10亩。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辖7个村、1个社居委和1个农场,4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5万人。有党员902人,辖20个党组织,其中村级党委2个(含企业党委1个),党总支7个(含机关总支1个,村总支2个,企业总支4个),党支部11个(含村、社居委、农场支部6个,其他乡属事业单位支部5个),农村党员529人。
区位交通:十里铺乡道路网发达,交通便捷。南临黄金水道——长江,火车货运北站座落于境内,距安庆民航5公里,距安庆火车站3公里,安庆港5公里,合九铁路、206国道、集贤北路、十狮路、茅清路、袁柏路、环城西路、皇冠路、丁香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十里铺乡人杰地灵,境内集贤关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红水塘为太平天国吴王陈玉成率义军与清军殊死拼搏之战场;为纪念近代名人陈独秀先生而建的独秀陵园坐落于境内风景秀丽的叶家冲。
行政沿革:1992年3月9日,由原安庆市郊区十里乡、安庆市郊区肖坑乡、安庆市郊区凤凰乡合并组建成安庆市郊区十里铺乡,共辖22个村。2005年5月28日,因区划调整,将原安庆市郊区十里铺乡区域划出2/3,现更名为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
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十里铺乡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一以贯之抓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十年名列安庆市乡镇前茅,党的建设荣获省委组织部“五个好”标兵单位,新农村建设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三五”、“四五”普法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综治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模范乡镇,武装工作受到南京军区嘉奖,综合实力一度进入全省二十强乡镇。尤其是区划调整以来,乡党委、政府及时提出“工业化、商贸化、城市化”和在大观经济发展中当好排头兵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创新,自我加压,勇于攻坚,辖区内共有企业1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经济总量由2005年的3.5亿元到2008年的7.7亿元,财政税收由2005年的700万元到2008年的2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450元到2008年的5251元,分别增长了2.2、3.4和1.5倍,经济实力在大观区由一个中等乡、(镇)、街道办事处水平跃居到全区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区经济发展一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8年,乡党委分别被区委和市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司法所被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示范司法所”;乡党委、政府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计生工作获全区考评第一名。
陕西省米脂县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代码:610827204辖十里铺、井家畔、豆家沟、豆家圪捞、张家沟、赵家山、高二沟、尚庄、张家塔、何家庄、姬鸣家沟、李仁家沟、小桑坪、李家沟、官家湾、冯庄、艾家坪、周家沟、姬家石沟、吕家沟、梁家沟、艾家山等22个村委会。
陕西省西安市十里铺乡
该乡位于灞桥区西部,东接席王乡,南连雁塔区等驾坡乡,西与新城区胡家庙街道办事处毗邻,北与未央区谭家乡接壤。总面积15.5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42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5958户,20164人,其中少数民族172人。据无量庙碑记:唐贞观年间,因东临浐河设驿站,名为浐河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距长安城十里得名。清嘉庆年间《咸宁县志》称东十里铺。建国后属西安市第十区一乡(尹家街)、二乡(十里铺)。1956年乡划调整,合并成立十里铺乡。1957年6月划归灞桥区管辖。该乡南部狭窄北部宽长,呈榔头形。省、市、区驻地单位46个,工厂林立,陇海铁路、西临高速公路、长乐迎宾线横贯东西,工业铁路专线,万寿路、幸福路、长十路、十酒路纵穿南北,内联境内村组、驻地单位,外接全国省、市主干公路,西安火车东站在其境内,形成四通八达交通网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乡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正在由农业向工贸方向转化,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6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412万元,财政收入355万元,人均纯收入1118元。农业,主产蔬菜、小麦、玉米;浐河沿岸种植葡萄、果树、耕地面积9075.7亩,均为白沙土质,全部可以灌溉,蔬菜年产量2197.7万斤,粮食年产量219.7万公斤。1992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浐河西岸地段为浐河经济综合开发区。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南部地段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水质纯净,富含各种矿物质,有较高的保健医疗价值,周围环境优雅。1992年初,港商即在此投资,兴建“半坡湖度假村”,集公园、温泉、游乐、住宅为一体,总占地面积72.6万平方米。1993年,该乡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413个,主要经营项目有:建材、建筑、运输、印刷、汽车零件、电线电缆、机械加工、工艺美术等,年实现产值24725万元,利税总额1951万元。全乡1993年有第三产业518个,年收入7120万元。其中:商业285个,年收入6402万元;饮食业113个,收入489万元;服务业120个,年收入229万元。
陕西省山阳县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以古驿站“丰店铺”而得名十里铺。建国后,1950年2月山阳县人民政府于十里铺设置张家涧乡,磨沟乡,隶属八区(城关)。1958年11月撤消以上二乡,设置十里铺生产管区,隶属红旗(城郊)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为十里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十里铺人民政府。1997年4月,撤区并乡建镇中,十里铺乡保持原乡设置。全乡现有人口22397人。十里铺乡地处县河上游,属浅山河谷地形,山地占总面积的75%,河谷平地占25%。南山山势高峻,北山山势平缓。土壤以白沙土、红沙土、红斑土为主,其次为黑沙土。交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山(阳)漫(川关)公路穿乡而过,村级公路总长45公里,村村户户通电,邮路总长25公里,电话入户达87%,有线电视架设线路60千米,入户率达86.4%。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ShiLiPuXiang)位于区境东南部,湟水河南岸。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藏等民族。面积47.2平方千米。辖友谊、联合、团结、先进、曹家寨、上十里铺、下十里铺、乐家湾、杨沟湾、塔尔山10个村委会。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设乐里乡,1950年为西宁市第四区第一乡,1960年改为十里铺公社,1965年与中庄公社合并成立东郊公社,1984年设立十里铺乡,1986年划归城东区。
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乡
十里铺乡位于襄城县西部,全乡辖十里铺村、鲍坡村、余庄村、王庄村、王罗庄村、四里营村、仝庄村、王老虎村、小张庄村、马园村、二甲王村、宋李郭村、盛庄村、井庄内村、井庄外村、双楼宋村、寺后李村、马冢村、鲁堂村、方头村、商庄村、河汊付村、水牛耿村、河汊赵村、大庙冯村、西张庄村、吕庄村、史庄村、单庄村、东姚村、侯村东村、侯村西村、鲁渡内村、鲁渡中村、鲁渡外村、高庄村、韩村内村、韩村外村、二十里铺村、坡张村40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耕地5.7万亩,人口6.9万人,总面积77平方公里,常年以种植蔬菜、烟叶为主,是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该乡地理位置优越,洛界公路、襄禹公路、平禹铁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马黄河、苇子河、汝河三条河流,水利资源丰富。该乡历史地蕴丰富。境内现存有龙山文化遗址和“青冢愁云”“高桥映月”襄城八大名景以及毛主席视察区,刘邓大军商庄会议遗址等文化历史名迹。该乡经济发展迅速。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烟叶种植为突破口。全乡共发展蔬菜种植2.5亩,其中1.5万亩被河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确定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烟叶1.7万亩,生猪年存栏近3万头,发展非公有林业47万株。全乡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2003年底,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财政收入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以上。相继获得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市林业工作、畜物业工作、红杯赛等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十里铺乡蔬菜种植情况简介,十里铺乡位于襄城县西部,紧临县城,全乡辖40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耕地5.7万亩,人口6.9万,总面积77平房公里,常年以种植蔬菜、烟叶为主,是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做文章,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自然优势,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在规模扩张和品位提高上做文章。通过典型引导,科技推动和市场带动等形式,使全乡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档次明显提高。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以上(含复种),蔬菜种类达15大类近40个品种,种植专业村15个,建有豫中南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群发蔬菜批发市场和年加工能力为6000吨的蔬菜腌制加工厂,培育筹建了以蔬菜冷藏、保鲜为主的旭日农贸有限公司、诚信冷库、四季春冷库。2003年5月申请获得了蔬菜产品进出口经营业务,使全乡蔬菜生产基本上形成了品种多样化,茬口安排多元化和产销、加贮一体化的格局。产品远销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有一部分蔬菜产品出口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全乡80%以上的农户依靠种植蔬菜走上富裕路。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档次,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蔬菜产业开发战略,先后在小张庄、四里营等行政村建成了万亩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在侯东、方头等行政村建成了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在王老虎、马园、鲁堂等行政村筹建了150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并于2002年、2003年顺利通过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验收,被确定为河南省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申请获得了“群发”牌“叶菜类”无公害蔬菜商标,加入了全国“菜篮子”信息网,使蔬菜生产走上了无害化、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附:当前该乡主要以中小弓棚蔬菜种植为主,中小弓棚是一种低投入、高收入的蔬菜种植模式。亩均投入1500元左右(塑料可使用4年,弓子、竹杆使用期更长)。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葫芦、西红柿、黄瓜、豆角、包菜、茄子等,西葫芦已经采摘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