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镇地图
石牌镇相关地区地图:
镇情概况
石牌镇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县城北33公里,东与大安乡接壤,南与桶车乡交界,西与三元乡傍连,北与湖北省宣恩县毗邻。总面积67.51平方公里,稻田555公顷,旱土49公顷,辖红桥、桃源、卧龙、中池、玉河、城堡、上母、竹坪、桂英、桃兴等10个村、1个居委会,4268户,15716人,系汉、土家、苗杂居乡。全乡最高海拔1736米以上,为全县最高点,全乡最低海拔1000米以下。黄壤和砂壤遍布全乡,无霜期270天。主产稻谷和玉米。乡设中学1所,小学8所。
交通发展
石牌濒长江、枕皖水,与望江、太湖、潜山、皖河农场毗连,集镇辐射人口达60多万人。这里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境内麻塘湖碧波荡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两个日产8000吨的自来水厂可以满足工业、商业和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石牌,距合九铁路安庆站、安庆民航机场和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仅30公里,与正在规划建设的东(营)香(港)和广(洲)济(南)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望江长江大桥与这里的212省道相连,为石牌构建起了新的交通枢纽。
经济发展
2003年底,全镇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732万元,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4187万元,增长5.91%;工业总产值4545万元,增长8.7%;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3855万元,增长6.4%;个私经济实现产值10946万元,增长4.3%;完成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55万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2535万元,增长75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8元,增长4.4%。该镇围绕实施项目和外资拉动战略,把个私经济发展投资项目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改善投资环境,2003年累计引办各类企业13家,引进资金2050万元,其中三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160万美元。境内城郊经济和省道经济发达,建立一系列专业化市场,开发产品的储藏、运输业及以“石牌骨头肉”为卖点的餐饮业,形成一个有规模的水泥等产品的仓储、批发市场。
历史文化
石牌地域面积91.7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1999年,该镇被列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2000年被评为省重点中心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6部委授予“全国重点镇”。石牌民间文化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称“戏曲之乡”。波光粼粼的皖河水不仅哺育出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还哺育出了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这里曾诞生了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国剧大师”杨月楼,也孕育出了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名流。“戏曲之乡”丝竹不断,黄梅故里黄梅飘香。如今,这里的民间戏剧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45年成立的石牌“新声”黄梅戏剧团,近年来多次进京参加展演活动;2005年,该剧团还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等5部委的表彰奖励。
地理位置
千年古镇——石牌,在长江的西南岸、皖河之滨,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集镇,名为石牌镇。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货贿泉流,乃怀宁诸镇之首。建国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石牌作为怀宁县城所在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千年古镇,遐迩闻名。
工业小区
位于城东的工业小区是外来投资者创建辉煌业绩的平台。小区规划面积1500亩,起步区面积500亩,目前以基本实现水电、路、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磁场效应日益凸现。截至2006年4月,石牌工业小区已落户企业16家。小区内的安庆华帆集团有限公司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8152工程省级龙头企业5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200强”,中央有关部委及省市领导多次亲临视察,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作过专题报道。石牌人在新的机遇面前,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抓住国家十一五实施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科学发展观,大力招商引资。扩建石牌经济开发区,做好园区整体规划,以及各乡镇实施小型工业园区建设,把石牌一个农业大区建设成为新兴向荣的二三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