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眉山市地图 > 丹棱县地图 >
石桥乡地图
石桥乡相关地区地图:

2、农业情况。

石桥乡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辣椒、蔬菜为主。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申、高庄为中心的精细菜种植基地,以平陵、仙人桥为中心的大路菜种植基地,以及以东石桥为中心的林木种植基地。养殖业形成了以张村为中心的家禽养殖基地,鸡存栏441400只,年产鲜蛋4463吨。建立了百中、平陵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两个小区奶牛存栏达1500余头。

经济发展

该乡位于北秦岭余脉和岷峨交汇之处,多属梁峁沟壑区,西汉水河岸是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2公里的条形地带。海拔在1400米左右,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北端东南端高寒阴湿,其它地方属半山干旱地区,最高海拔2243米,降雨较少,无霜期在150—180天之间,是县内主要产粮地区之一。1990年粮食年总产5782吨,工农业总产值46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8元。境内盛产瓜果、蔬菜、烟叶,是本县苹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苹果304.15吨,蔬菜194.75吨,烟叶63.83吨,尤以“古泉烟”著名。有集贸市场,一、四、七的集日,其中骡马交易市场,仅次于盐官骡马市场,集市贸易活跃。境内有年产水泥2万吨的县办石桥水泥厂。境内有干线公路和简易公路各一条,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人工开凿的“五四’’“六六”两渠道境内总长1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1000余亩。有中学和八年制学校各1所、小学23所,在校师生3500人。乡有卫生院,村有医疗站。境内有高寺头“新石器晚期遗址”,斩龙村为五代诗人王仁裕故里。

旅游资源

以圣佛山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圣佛山怪石峪休闲乐园内松林密布、瀑布飞泻、泉溪缓流、怪石林立、林果飘香,自然景观堪称“清、奇、秀、美”,素有江北第一连环瀑之称,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风景名胜景区”。特别是2006年与鲁晨报社签订了总投资1亿元的圣佛山旅游开发合同,圣佛山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经过不断开发,目前景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避暑度假、食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乡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历史典故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奎屯中下游两岸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哈萨克族牧民在此放牧,是天然的冬夏牧场;部分汉、回民在此种有少量土地,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冬麦,至今留下隐隐约约的田埂遗迹。为了方便奎屯河两岸的往来,当地牧民在奎屯河以西处,选择了一个河面开阔、河底平坦的地方摆放石块(现团结桥原址),以利夏天人畜过河,名曰:“石桥”,如今的石桥乡因此而得名。

基本概况

石桥乡代码:654202203辖8个村委会:石桥村、杨树村、塔勒德村、昌德村、托浪格勒村、苏布尔干村、一棵树村、梭梭村。乌苏市石桥乡始建于1992年,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奎屯河下游,乌苏市西北83千米处,东邻车排子镇,西与农七师126团接壤,北与127团隔奎屯河相望,南靠甘家湖林场。全乡幅员1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万亩,受水源不足的制约,现仅耕种47000亩。全乡8个行政村,1482户,5316人,居住着汉、回、哈、维、蒙、壮、土家等七个兄弟民族,汉族人口占70%,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乡,棉花是本乡的支柱产业。

优美的环境

石桥街道整齐化一,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现代化气息浓厚,一派繁荣昌盛之景像。石桥民风淳朴,待客热情大方,重信誉守承诺。石桥村两岸绿山环绕,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缓缓流向远方。石桥景观特多,著名的有:金川湾经刻石窟,黑松林72景,淳化大鼎出土地。还有撑腰石,打儿窝,梳妆台,柳树店,泥河沟等等。石桥,黄土高原南缘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是时代的宠儿。

基本概况

石桥乡位于沂源县东部,距县城20公里,博沂路、石香路横贯乡境,济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辖29个行政村,3.1万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属山区丘陵地,南部为青石山区,北部为砂石山区,山地宽漫,空气清新,土壤以砂土为主,兼有山地黄壤和红土,土层深厚,土壤养分含量充足;气候条件良好,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果树、中药材的生长。近年来,石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板块富财政、强三业促增收、求和谐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乡人民,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干事创业,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2.28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亿元,增长20%;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万元,增长4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0.5万元,增长60%;人均纯收入达到3948元,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