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里桥乡地图
十三里桥乡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养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逐渐成为消费者的追求,随之而来的是生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迅猛发展,养殖综合效益得到快速提升。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黄湾村的渔农正是瞄准这个市场变化,利用自己的农田改造成生态甲鱼养殖池,通过技术人员指导和不断探索,逐渐掌握了生态甲鱼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零星几户渔农的辐射带动,短短四年间,十三里桥乡黄湾村生态甲鱼养殖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108户,并辐射到周边四五个行政村,形成远近闻名的“生态甲鱼养殖村”。十三里桥乡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优质生态甲鱼60万公斤,产值7000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产品远销到广东、上海和江浙等地。周边兄弟市县经常来参观学习,省、市领导多次莅临甲鱼村观摩指导,对十三里桥乡黄湾村生态甲鱼养殖给予了充分肯定。十三里桥乡已成立生态甲鱼养殖协会,并正在积极申报“黄金甲”生态甲鱼商标。产业发展
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系丘陵浅山区,是豫东南草莓、小杂果的重要产区。草莓种植生产初步形成了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新格局。草莓生产与加工已成为全乡的主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拓展产品营销市场、提高产品效益,我们还借鉴企业营销机制,着力培养自己的草莓经纪人,引导农民及时了解开发信息,调整农产品结构,从而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求为草莓等农产品的外销铺路搭桥。祥雨公司及草莓种植、销售大户在郑州、武汉等城市设立了销售网点,并在互联网上设立销售网站,定期发布草莓产、供、销的信息,使全乡草莓销售多年没有出现积压现象,从而构架“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经纪人+市场”的产业与市场对接机制,从而快速推进草莓产业大发展。2004年全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86万元,其中林果、茶叶、渔业、蔬菜、畜牧五大支柱产业产值达到698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工业总产值677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建筑材料、粮食加工等,主要企业有诚明有限公司、草莓汁饮料厂等,第三产业总产值4100万元,有田源渡假村、八家畈生态休闲庄园、学堂岗花园山庄等是餐饮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特色资源
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可利用价值大,如传统农业粮油品种、小杂果、林产品等,乡境内水稻、板栗、草莓、茶叶资源丰富,是乡域的主要产品资源。近年来,十三里桥乡在浉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带领全乡广大干群励精图治、拼搏奋进,保持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事业
文教卫生:全乡共设有中小学16所,其中中心学校1所,中心小学3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3800人,其中中学1700人,小学2100人,中小学教职员工309人;乡域内设有医院1处,设有病床20张床位,医院医务工作者25人。
计划生育:全乡设有计划生育指导所1处,村计生室15处,计生学校16所,其中乡级1所,村级15所,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267人,其中乡指导所15人,村计生专干15人,育龄妇女小组长207人;2004年度按照保类升位的目标,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
综合治理:十三里桥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综治台帐规范,有固定的宣传专栏和永久性标语,建立了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村级治安巡逻队伍健全,经常巡逻值班,十三里桥乡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全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政工作:能够及时做好灾情的监测、统计和上报,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严格执行救灾款物发放管理规定;切实做好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对特困救助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五保对象生活按标准及时给予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切实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优抚定补对象的定补款及时足额发放,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促进十三里桥乡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神文明: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文明行业、文明村的创建活动,倡树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