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镇地图
石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信息
石塘镇地处浙江东南,由原石塘、箬山、钓浜三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km,常住人口7.2万,辖60个行政村,其中纯渔业村56个。2001年列全省最发达100个乡(镇)第52名。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体育强镇等称号。2006年全国千强镇排名778位。
石塘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761男5530女5231家庭户户数2925家庭户总人口(总)10614家庭户男5406家庭户女52080-14岁(总)29450-14岁男15490-14岁女139615-64岁(总)684615-64岁男357315-64岁女327365岁及以上(总)97065岁及以上男40865岁及以上女56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750
领导分工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洪家贵主持镇党委、人大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镇长詹碧清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刘志宏党群、政法、信访维稳、社会事务、工农协调、城镇居民医保、劳动保障党委委员副镇长周有全分管计划生育、体育、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石龙分管纪检监察、政务、村务公开、党政办、团委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沈家富分管人大、教育、安全生产、科技、工会工作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杨永新分管武装、城镇建设、环保、清洁美工作党委委员李家明分管组织党委委员肖莲分管宣传、妇联工作、旅游副镇长李志平分管农林水、公路建设
周围环境
石塘是铅山县建筑城墙的两个集镇之一,靠河一侧建有城墙,墙外为宽而深的护城沟。其城墙建于1932年,周长3。5华里,设置城门城楼6处,城楼大小约15平方米。现在保存下来的城墙余100米左右。镇内秀水环绕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远.桐江水及三条人工渠蜿蜒流过小镇,大家或傍水小筑或跨水而建,绵延成街。整个小镇的建筑呈纺锤形南北走向.石塘街全长1200多米,宽4-5米,全部铺以青石板,令人惊讶不已.街上的店铺鳞次栉比,相邻店屋共用一墙,温馨之极。店铺建筑为木构架砖墙,前店后堂。靠石,拱棂,走廊,商号,瓦檐均有造型各异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闽,浙,赣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店屋的门板几乎全是杉木,镇内山上茂密的杉树林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门板可上,可卸,店门以最大的面积向街道敞开.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有一个屋巷的闺房,它们伸向街面,形成走廊,方便行人。镇内大小街弄52条,大弄套着小弄,官坑渠水从坑背而来,沿街而流,在每户店屋内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水质极好.每间隔几家,就有一处埠头,洗衣提水,极为方便.许多人家的外墙都依水而筑,有的甚至引水进院,方便了卫生和消防。罗汉弄口附近的坑背小街仅300多米长,没有敞开式的店屋,全为砖石结构的独居院落。此处是当时的大户区,有的房屋竟占地三四十亩。这里的每栋房屋自成体系,高高的院墙,屋与屋之间形成一条条小弄堂。所有院屋都是封火墙到顶,连接屋梁。
纸商富显其宅
石塘街上的纸行占地很广,有时几十米长的老街两侧都是它们的院墙,均为砖石结构。旧时建房大门朝向很有讲究,一般不能正面向西或北的,大纸行的大门不仅注重朝向,而且还讲究门面装饰,用青石雕刻“门匾”,并用厚重的铁皮包裹着两扇大门,布以华钉,气派非凡。古人很忌讳家事外扬,厅对大路,故而在大厅用屏风挡住,或者进了大门是堵影墙,要转个弯再入大厅。厅的面积大者100多平方米,小者50多平方米,为处理家政和礼待宾客的正经场所。大厅两侧的房间谓之正间,为办公用房。房间旁边又各有走廊通向后厢房。他们其实是配有小天井的小居小院,门对着天井,光线很好,无疑是家人饮食起居之处。王德耀是石塘建国以前的首富。王府建于三百多年以前,占地40多亩,共有5套院落,各自独立又连为一体,穿廊过弄既格局整齐,又迂回曲折。这五套院落的天井下均置有假山花圃,养花养鸟,风雅之至。每套院落的屋脊上又都压有一块施雕刻的方形青石,用以辟邪。尤其突出的是,这一石建筑群的顶上竟竖有避雷针,可见当初王家的显赫。富户院落的华丽是当年纸商们的产业丰厚,生意兴旺的标志。据说有名的“复生源”,“罗盛春”,“鸿昌”,“天和”,“查声泉”等店的资本均在30万银圆之上。纸行的宅院高大醒目,青砖素瓦,封火高墙,高大整齐。今日的院落依然有着它们洗不去的铅华,只是没有了街上的人声鼎沸。
旅游资源
石塘以其溶合了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秀丽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渔村小叙》向全国播放后,画家、诗人、摄影家更是纷至沓来,被人们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石塘镇内群山起伏。石塘镇旧称石塘山。因地沿海,风雨侵袭,土壤流失,群山悉由岩石构成,故名。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石塘山在松门东南,绵延纡曲数十里,分上中下三段,有七十二岙。”狮子山主峰高223米,蜿蜓起伏,形似狮子,中多美景:“透天洞”独特神奇,上下三洞“珠联璧合”,一缕斜阳射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大山正中摩崖上“石华海月”、“海天如画”几字苍劲凝重,明代陈瑁所书。
其他景色
入夜时的石塘港,却是另一番景色:桅灯、尾灯、舷灯、探索灯,红、黄、蓝、白,万盏灯火,万道倒影,映红了墨色大海。渔船、运输船、小舢板,千百艘船只,使开阔的石塘港成了一座海上城市。来夜市卖鱼的,除了本镇渔民,还有城南、箬山等地的船只。一般情况,每一夜市,能销售8000担左右水产品。来收购的,有水产部门、当地冷冻厂、食品加工厂和各地的商贩。浓郁的海腥味,加上买卖声,奏出一支繁忙的渔港夜市交响曲。石塘镇依托千年曙光节,开发了石塘渔家乐、钓浜洞下沙滩、车关金沙滩等休闲旅游项目,加上富有特色的石塘小吃,使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