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阿坝州地图 >
松潘县地图
松潘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资源

全县总面积中,有林地574万亩,木材积蓄量52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2%;有农耕地工16.8万亩(其中粮食耕地14.33万亩)。人平耕地面积2.5亩,平均每平方公里7.8人。
主要矿藏:砂金、铜、锡、锰、钨、汞、锑、无烟煤、硫磺、雄磺、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其中砂金矿藏较丰富,著名的“漳金”成色高、融耗低、蜚声世界。翡翠矿泉水经国家鉴定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
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牛羚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猕猴、蓝马鸡等。小河、黄龙、白羊等地是全国大熊猫的重点保护地区。畅销国内外的名贵中药材主要有:麝香、鹿茸、贝母(松贝)、当归、虫草、羌活、大黄等800余种。
耕地:全县农耕地全系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34%,农业人口人均3.53亩。农作物以小麦、胡豆、洋芋、青稞、玉米为主。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有:油菜、大蒜、核桃、花椒、漆树、茶叶、药材等。1990年松潘被列为国家青稞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25004吨,全县农村人口人均有粮459.6公斤。县境可利用的天然牧场433.71万亩,理论载畜量为73.51万个羊单位。全县牲畜存栏数187354头,人均3.53头。
工业:解放前松潘仅有一些零星分散的小手工业,解放后,工业有了极大发展,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国营工业企业有:木材加工厂、伐木厂、农业机械厂、酿造厂、粮油加工厂、城关电站、云屯电站、虹桥关电站;集体所有制企业有:机械修配厂、服装厂、建筑公司、印刷厂、综合服务社、漳腊金矿等。另有州属森工企业和县属森工企业各一个。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办起了乡镇企业所属的木材加工厂、综合加工厂、砖瓦厂、石灰窑、缝纫、建筑、淘金等行业。松潘是历史上内地与氐羌吐蕃等民族茶马互市的集散地,商业较为繁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县有商业服务网点60个,职工480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535万元。
交通:解放前松潘仅有通往甘、青两省和平武、成都等地的狭窄陡峻的通商古道,交通极为不便。解放后逐步修筑了公路干道,现有5条公路主干道出境,交通状况彻底改观。全县各区、乡均通汽车、有的村建起了机耕道,初步形成了交通网络,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级公路共800公里。
邮电:全县有邮电所7个,通邮线路3条154公里。通话24个乡,27个自然村。县境内通话里程409公里。1990年邮电业务总量达29万元。

佛教

松潘县有本钵教、藏传佛教寺院15座。其中著名的有尕咪寺、卡牙寺、山巴寺、林坡寺、元坝寺、较场寺、纳咪寺、龙头寺、对河寺、纳洛寺等10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有后寺、毛儿盖寺、肖包寺等3座;藏传佛教萨迦派有上泥巴寺1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有烟囱寺1座。雕塑黎明火种,由直径60厘米的亚金铜球体和三块水泥浇铸的巨石组成。火炬碑文,为形似火炬的花岗岩石雕成,上镌碑文。大型群雕由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仆后继、回顾思考、英灵汇聚组成。还建有陈列红军长征经过松潘草地的革命文物陈列馆,共700余平方米。叠溪古城遗址是1933年松潘大地震造成的,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五里处,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面积22万平方米。

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1990年,有县级医疗单位4个,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麻疯病院(麻风村,现属防疫站管理)等各级卫生机构48个。有公办卫生技术人员378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9人。病床总数119张,每千人平均拥有病床近2张。多数乡村建立了合作医疗站,有合作医疗人员202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县中西结合的医疗个体户逐渐发展起来,现已兴办个体医疗站40余个,解决和方便了人民群众治病就医问题。

民族风情

因历史的原因,松潘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曾被誉为“川西北文化走廊”,也是阿坝州民族结构和民族文化的缩影。全县有各种民族11个,其中藏族、汉族、羌族和回族数量最多。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建筑、风物、习尚在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个性,形成了松潘独特、悠久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回族:服饰:回族男子一般头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小圆帽,叫“孝帽”、“号帽”、“礼拜帽”,上身多穿白色衣服,套青、黑等深色马褂,下身大裆裤,穿“千层底”布鞋,妇女戴盖头,已婚妇女戴黑色、白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穿大襟衣服。婚嫁:回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男女请阿訇向女方长辈和姑娘本人要口唤(同意),送糖米糕点等礼物,取得女方同意后,便商定日子行订婚仪式,由男方请阿訇和亲朋好友念〈〈古兰经〉〉有关章节,并设便宴款待阿訇和亲友。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为回民族三大节日。斋月结束开斋那天称开斋节。伊斯兰教历9月,回族的斋月内教徒每天日出到日落前不吃不喝,日落开始饮食。从开斋节那天算起后推70天即为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节日早上,牧民将牛羊牵至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宰牲仪式,先作礼拜再宰杀牛羊,所宰牛羊分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馈赠亲友,一份济贫施舍。伊斯兰教历9月29日,是该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上午诞生日和逝世日。这一天,松潘回民自发纪念穆罕默德。称“圣纪节”或“圣忌节”。
羌族:羌历年:羌历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有庆祝丰收的意思。每年这一天人们停止劳动,用面粉作成各种动物等祭祀天神白石和祖先,共同祭祀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亲朋好友相互迎请串门,寨子里朋友聚会喝咂酒、跳沙朗,庆祝活动一般持续三天。服饰:羌族男子包白色或者青色头巾,穿自制长过膝盖的白色麻布或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穿圆口布鞋或多耳麻鞋,脚裹黑白羊毛织成的毯子绑腿,束腰带,系吊刀,佩皮裹兜或绣花布兜。羌族妇女善于刺绣,以五色丝线用十字针、链子扣、编挑等多种织法。妇女服饰鲜艳美丽,喜穿天蓝、水绿、粉红、紫红色开衫。喜庆曰男女都穿“云云鞋”其形状似小船,鞋帮绣各种云彩图案。
藏族:藏历年:藏历年是按照藏历推算出来的新年节日,同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据说是文成公主入藏以后才有。唐代以前,藏族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中原文化与高原文化的交通逐渐有了历算,于是藏区以麦熟为新年的习惯改为过年,一直沿至今日。丧葬:生活在岷江上游的松潘藏民族,丧葬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塔葬为藏区的最高藏仪,有其悠久的历史,通常情况下,只有活佛、喇嘛才能享受这种丧礼。服饰:藏族服饰非常独特,其做工和装扮更是自成一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整个藏族服饰,分藏帽、藏袍、藏靴三大部分,此外与藏族副食相匹配的包括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等。婚姻:居住在岷江上游河谷两岸的藏民族青年的婚姻,自恋爱到成婚,都有着非常浪漫的民族色彩。整个婚姻,可概括为:“抢手帕”“浪寨子”“抢婚”“说媒”“结婚”五个阶段。

优势资源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松潘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牲畜有牦牛、犏牛、黄杂牛、马、骡、驴、绵羊、山羊、猪等;2009年底各类牲畜存栏26.3万头(匹、只)。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就有258种,其中:鸟类110种;兽类120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6种;鱼类8种。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牛羚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10余种,猕猴、大灵猫、盘羊、岩羊、蓝马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松潘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胡豆、青稞、洋芋,低海拔地区可一年两熟或三年两熟;有乔木树种230多种,以优质用材林云杉、冷杉、桦木为主。灌丛以竹、沙棘、柳、杜鹃为主。牦牛资源:牦牛肉是世界公认的绿色食品,松潘非常适宜牦牛等优质牲畜的养殖。全县牦牛存栏9.9万头,年出栏3.5万头。野生中药材资源:松潘县盛产贝母、天麻、冬虫夏草、大黄、黄芪等野生中药材,总蕴藏量在250万公斤以上。贝母:川贝母是享誉世界的名贵中药材,松潘贝母是川贝母的代表。我县贝母人工种植技术基本成熟,已发展贝母种子基地20亩、种植基地1000亩。计划种植2万亩。“三木药材”:我县“三木药材”即杜仲、厚朴、黄柏,种植面积已达2.1万余亩,年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计划种植3.5万亩、年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建成阿坝州最大的“三木药材”基地。
富集的旅游资源。松潘县自然景观复杂多样、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品位极高。瑰丽的自然风光:黄龙风景名胜区及其所涵盖的黄龙沟主景区和丹云峡、红星岩、雪宝鼎、牟尼沟等外围景区(点),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瑶池”、“人间仙境”、“浓缩的绵绣中华”,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大草原、花海子、绿海子、奇峡沟、百花娄等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已逐步成为我县自然生态旅游的新亮点。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过松潘草地,在县城以南建立了七个地方苏维埃政权。中央红军在毛儿盖地区举行了长征途中著名的政治局会议“毛儿盖会议”、“沙窝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都曾在松潘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今,保存完好的“沙窝会议”及“毛儿盖会议”革命遗址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缅怀革命先烈;坐落于川主寺镇、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以其丰富的革命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历程,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列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松潘县也因其光辉的革命历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松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松潘古城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小河古城墙、黄龙寺、毛儿盖会议会址(包括沙窝会议会址)、靖夷堡遗址;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真北寺、安宏烽火台、影子岩防洪堤。有古松桥、映月桥、通远桥、七层楼、光照拱北、隐仙拱北等众多古建筑以及历史上记载的“松州八景”(古桥春涨、金蓬晚照、炉峰晓烟、龙潭映月、风洞秋声、雪栏霁色、大悲梵钟、赤松古迹)景观正在逐步恢复之中。松州古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唐松州”初具规模。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松潘有独特而丰富的藏、羌、回民族风情文化资源。藏民族的藏历年、赛马会、转山会、婚礼习俗、唐卡画、哈达、锅庄以及藏民族的酥油茶、马茶、服饰等风土民情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羌民族的羌历年、白石神、石碉楼以及云云鞋、咂酒、剌绣等更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回民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花灯节以及回族的民风民俗古朴典雅,气息浓厚,自成一体。
前景广阔的畜牧业资源。松潘有广袤的天然草地,牧草种类多,品质好。有天然草地517万亩(含疏林草地),其中可利用草地440.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5%,草地理论载畜量73.5万个羊单位。草地类型多样,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其次是高寒灌丛草地、疏林草地、半沼泽草地和田隙地草地类等。牧草共有42类、154属、309种,其中优良牧草有21种,牲畜普遍喜食牧草有220种,可食牧草占全县牧草总数的82.43%,牧草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其次是杂类草,豆科比例较小。据抽样测定,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为370公斤/亩左右,适宜饲养草食牲畜,发展畜牧业。
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松潘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金、铜、锡、锰、钨、锑、汞、砷、无烟煤、脉石英、石灰石、粘土、岩盐等18种。矿床16处,矿点18处,矿化点24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1处。已分别探明以下几处主要矿种储量:漳腊砂金10.4吨,平均品位0.8克/吨;东北寨岩金52.82吨,平均品位5.54克/吨;哲波山岩金1.504吨,平均品位4.54克/吨;全县保底金金属资源储量67.918吨。有小河乡铁锰矿4000万吨,平均品位铁35°、锰20°;大寨乡日久沟锡矿4.9万吨,平均品位50°;十里乡老熊沟砷矿2394.2万吨。松潘县的黄金储量大,全县大中型金矿就有5处,其中黄金储量接近于全州黄金总储量的一半。尤其是漳腊的砂金以其成色高、储量大、熔耗低而蜚声世界。松潘矿泉水资源丰富,分布广、品质高,拥有被誉为“中国十大优质名泉”的牟尼沟翡翠矿泉。
开发较快的水能资源。松潘是岷江、涪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境内有39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主要河流5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超过135万千瓦,可开发量95万千瓦。全县在建水电站装机容量约16万千瓦,拟建水电站装机容量约62万千瓦,可为松潘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教育

有各级各类学校144所,其中普通中学7所(县中2所,区中5所),城关小学2所,乡中心校24所,村小110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0420人。其中:中学生1772人,小学生86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0%,巩固率91.9%,毕业率95.6%。全县教职工总数为652人。其中:国家正式职工454人,民师97人,代课教师1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