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区地图
宿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古迹遗存
宿城历史久远,古迹遗存甚多。境内有从春秋至明清时留下的4座古城遗址、多处秦汉以来的古墓葬群。历史上地面古建筑群星罗棋布,但由于历经战乱水患,破坏严重,现在仍存皇帝敕建、敕封的极乐律院、显佑伯行宫、孔庙、灶君庙、道生碱店、耶稣堂、关坝台、通汇桥、通运桥、古下相县城遗址(郑楼)、三皇庙碑刻遗址、大王庙、凤凰墩墓群、前大庵等。尤其是位于宿城区博物馆内的“极乐律院”是华东大禅院之一,庙内建筑仍完整,大雄宝殿、藏经楼、大方丈室、玉佛楼尚存,为人字梁全木结构,是研究古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项王故里也得到修复重建,项王手植槐至今仍苍劲挺拔。对真如禅寺(俗称南大寺)进行了重建。境内还有清末抗日英雄杨公泗洪之墓、刘江墓遗址。近现代历史纪念地有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纪念宿北大战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碑名为陈毅元帅所题,马陵公园内建有宿北大战纪念馆。耿车镇
耿车镇素有“宿迁西大门”之称,东距江苏省宿迁市区中心10公里,紧靠市经济开发区,徐淮一级公路贯穿东西,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纵横南北并留有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35.01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总人口3.5万人。洋河镇:洋河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南部,宿迁市、泗洪县交界处。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洋河是宿城区的重镇,东南距泗阳县城3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18公里,南距泗洪县城青阳镇41公里。它依傍古黄河,地处徐淮、徐宁公路交汇处,宁徐宿、徐宿淮盐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全镇现有8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占地40.7平方公里,镇区4.8平方公里,总人口5.28万,其中镇区人口3.6万。洋河镇是闻名全国的酒都。特产洋河大曲,以其“甜、绵、软、净、香”之独特风格饮誉中外。
郑楼镇:郑楼镇位于宿城区东南角,是宿城区东北大门.北靠大运河,与宿豫区仰化镇隔河相望,南沿古黄河与仓集镇接壤,西与洋北镇相连,东与泗阳县临河镇接壤。下辖金山、胡李、邱庄、金沟、梁庄、大沟、太平、张渡郑楼镇等8个村和郑楼、陈圩、古城等3个居委会,共有144个村民小组,2007年全镇总人口4.7万人.水陆交通便利,东、南、西分别有二级公路连接325省道和徐淮盐高速;宿宿淮铁路开工建设,沿途郑楼镇设会让站,北临“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镇区内有码头1座。
洋北镇:洋北镇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以南10公里,北倚风光秀丽的大运河,南临洋河镇,东与郑楼镇相接!省道徐淮公路、洋新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洋北镇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收入49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先后被省、市、区表彰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乡镇”、“宿迁市环境优美乡镇”、“宿迁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宿迁市卫生镇”、“宿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宿城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中扬镇:中扬镇南濒洪泽湖,北连徐淮公路,东与泗阳县众兴镇、临河两镇毗邻,西与泗洪县曹庙乡接壤,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拥有可耕地面积6.89万亩,洪泽湖水面12.5万亩,湖岸线长17.5公里。全镇辖10个村、3个居委会、1个林柴场,共有207个村民小组,12960户,总人口6.1万人。素有“绿色之乡、青虾之乡”美称。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900万元;实现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07.86万元,比上年增长70.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983元,比上年增长7.8%。
仓集镇:仓集镇位于宿城区东南方向,是宿城区的东大门。东与泗阳县临河镇相接,西与洋河镇相连,北与郑楼镇接壤.辖区总面积达55.91平方公里,集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形成四横四纵商业街道,耕地5.7万亩,辖12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8万。
陈集镇:陈集镇位于宿城区南部,东与屠园乡接壤,西部和南部分别与泗洪县归仁镇、金锁镇隔河相望,北隔后盐河、民便河分别与罗圩乡和洋河镇为邻。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洋青公路贯穿南北。全镇总人口45850人,总面积68.66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分别是龙潭、庙庄、五堡、河东、陈中、闸塘、鲍河、徐元、仓王、夏圩、王庄、陈集、仓圩、伏尧、陆圩。2007年全镇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4万元、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8元,同比分别增长27%、18%和17%。
龙河镇:龙河镇位于宿迁市西南苏皖两省结合部,与泗洪、睢宁及安徽省泗县毗邻,素有“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之称。2000年撤乡建镇,辖夹河村、双蔡村、大罗村、桥庄村、姚庄村、沈桥村、和平村、陈圩村、挑沟村、戚圩村、董王村等11个行政村和朱大兴居委会、龙集居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全镇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13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万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任务;全社会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32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9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新增“三来一加”项目20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241户,新增私营企业38个。全年实际到帐外资6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达800万美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综合考核名列全区第五名,荣获2007年度目标管理完成奖。
埠子镇:埠子镇位于宿迁市西南15公里处,是宿城区西南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222个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之一,宁宿徐高速、徐淮盐高速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人。辖靳桥、陈林、破圩、下庄、西官庄、陈集、肖桥、古庄、三叶、新发、杨元、杜楼、渠北、大西、祠堂、良种场、街南、西门、街北19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种植稻、麦、棉、桑。企业产品有防水建材、缫丝和服饰。.埠子车轮饼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较为欣赏的一种食品,既香又甜,既脆又酥,工艺复杂,口味独特,是馈送亲友的理想佳品,被列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享誉省内外。有荤馅、素馅、豆沙馅之分,滋阴壮阳,质优价廉。明朝中叶,此地濒临埠子湖。最早的居民是于氏渔民,曾建舍于山梁之上。久之,渔民渐多,便结成渔村。因远近居民鱼贩多来此购鱼虾,渐成渔市。渔民生活用品和修补船网的材料也有人运来销售,进而形成集市。因这里是停泊船只的码头,故命名为埠子集。明末以后,黄河数度决口,埠子湖逐渐淤积为陆地。
双庄镇:双庄镇位于宿迁市区西郊,是宿迁市中心城市西进北扩的主战场,辖9个居委会,镇域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近年来,双庄镇的经济总量连年保持稳定增长,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经济结构更趋合理,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442亿元,财政收入700.7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15万元。
三棵树乡:三棵树乡位于市区南郊,距市中心仅9公里之遥。北与市经济开发区接壤,南与埠子镇毗邻,西邻徐州市,东临南蔡乡。徐宁、徐盐高速交叉而过,船行灌渠横贯东西。乡辖三树、朱庄、叶圩、韩庄、前周、杨圩、佟圩、许圩、大华10个村民居委会。全乡总面职3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4.5公倾,人口为31292人。
罗圩乡:罗圩乡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罗圩乡地处城区约25公里处,东与洋河镇接壤,西与龙河镇毗邻,南与陈集镇交界,北与埠子镇相连。乡域面积49平方公里,辖黄庄、马元、葛罗、平楼、秦祠、罗圩、古路、古西、三胡、郭庙、武圩、长庄、塘圩、联伍等14个行政村,1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万人,耕地面积3.8万亩,乡政府驻地罗圩村。罗圩乡东依徐盐高速公路,西傍宿靳高速公路,境内罗陈路横贯东西,乡村水泥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素有“建筑之乡”、“针织之乡”、“草编之乡”、“棉花之乡”、“文化之乡”之称。
南蔡乡:南蔡乡位于宿城区中间地带,它南与酒都洋河镇毗邻,与商贸大镇埠子接壤,东临徐淮公路、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市区仅10公里,区位优势极为明显。全乡辖12个行政村,152个村民小组,4.1万人口,3.7万亩耕地,总面积为52.2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1.84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540万元、8670万元、319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200万元;财政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1元。
屠园乡:屠园乡地处宿迁市区东南部,北依洋河镇,东邻洪泽湖,洋屠路、屠曹路、陈屠路和屠中路贯穿全乡。社会人口达3.7万人,区域面积有6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有6.1万亩;辖10个村和1个居委会,分别是:张稿村、要道村、大王村、新路村、合兴村、盛河村、陈海村、谢庄村、徐灯村和中楼村以及古山河居委会。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4万元,全社会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5亿元,培训输出城乡劳动力32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78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