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临沂市地图 > 河东区地图 >
太平街道地图
太平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方向

太平街道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的生态花园式城镇。

名胜古迹

本街道历史悠久,特别是南宋以来,随着政治中心南移,商业市区不断扩展,本街道遂成仕宦之家、豪商巨贾定居之地,至今仍保持不少明清建筑,包括黄宅庭园、吴家宅院、城南书院、叩齿庵等14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园林名胜、历史遗迹。随着市政府旅游旺市战略的实施,辖区内重新修复了甲第巷的古民居,新增了滨江长廊等旅游景点。

简介

太平街道位于潮州市区中心,东临韩江与桥东街道办事处隔江相望,西至环城西路上段,与西新街道办事处为邻,南至韩江大桥头,与南春街道办事处接壤,北以下水门、开元路为线,与湘桥街道办事处为界,西北面以下西平路和开元路西段中心为界,与西湖街道办事处相连。区域面积约0.75平方公里,设置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居民住户7493户,人口29102人。

简介

太平街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岭市中南部,古称泉溪。自明成化五年(1469年)12月立县到1994年2月撤县设市至今,一直是市(县)治所在地,是温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优势明显。2001年2月撤镇设街道,辖14个社区、19个行政村,地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万人。街道办事处驻鸣远路128号。几年来,太平街道党委、办事处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统筹兼顾、加快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首批教育强镇、省绿色小城镇、省体育先进社区等称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8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1亿元,三产增加值18.5亿,农民人均纯收入9138元,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五连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四连冠,并在2005年度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位居第一。2006年,街道党委、办事处以“凝聚十万人心,再创太平辉煌”为目标,着力打造“实力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素质工程”等四大工程,力争“三产发展、综治维稳、教育事业、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基础党建”六个走在全市前列,为建设实力太平、小康太平、文明太平、和谐太平而不懈努力。开放的太平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到太平投资、观光、旅游!

历史沿革

该街道行政体制几经变革,清末称“里正”,1912年(民国六年)以后叫“地保”,1927年(民国十六年)分置仁贤、长养、生融、聚英四坊,并开始推行保甲制度,后几经分合,至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合称长仁镇,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又分属潮安县在城镇第十九保至第二十九保。1949年10月23日潮安县城解放,次年7月潮安县在城镇人民政府在本辖区设立太平路办事处,后随着体制改革,先后称潮州镇人民公社太平管理区、潮州镇人民公社太平分社、潮州镇第四街道办事处、潮州市第四街道办事处、潮州市太平街道办事处,1992年随着我市升格扩大区域,更名为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

经济发展

太平街道素有“河东粮仓”、“菜篮子”之称,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冬暖式高温大棚5600亩。“沂平”牌蕃茄、“同德”牌蔬菜分别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和有机蔬菜认证,“老庄户”、“善禾”牌粳米通过QS食品认证,蒙花米业为2008奥运会青岛赛区奥帆食品供应商之一。依托华和食品有限公司、久利食品有限公司、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发展日本香葱基地2500余亩,欧洲韭葱500余亩,全街道75%的农户纳入产业化体系。太平街道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拥有148家企业,逐步形成了以脱水蔬菜、食品加工、服装生产、板材生产、机械铸造、建筑型材、五金工具生产为主的七大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太平街道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保存完好的沿河万亩古板栗园、白塔“雹泉殿”、“三月三”庙会及江北唯一集影视拍摄、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临沂国际影视城”坐落在境内,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极大的提升了当地人的文化品位,促进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太平街道对206国道太平段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打造成一条绿色长廊式的景观大道,同时高标准、高起点的完成了城区驻地规划、社区规划和太平宗教民俗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全街道规划9大居住社区,“白塔苑”社区一期工程四栋居民楼已竣工入住。先后投资624万元,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投资1506万元修村村通硬化路50.26公里;投资3000万元,引进“西气东输”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