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布卡镇地图
拖布卡镇相关地区地图:
烈士陵园
云南和平解放后,一九五0年初,中共会泽县委派以赛学贵为组长的工作组来到拖布卡。成立了“解放委员会”,主任由赛学贵担任,副主任则由伪乡长朱绍德担任。县委工作组撤走后,拖布卡“解放委员会”事务由朱绍德和各村村长主持。其后,会泽县委又派来征粮工作队到布卡征粮,并巩固新政权。朱绍德表面装作协同共产党工作,暗中却谋划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几个月的时间内,他利用一些不明真相的村长暗中串联,组织几百名暴徒,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暴动。杀害了赛学贵,同日又杀害了征粮工作队队长王陵、队员敖有政、丁家明、李万钧、陈正荣,并将“解放委员会”的财物推动一空。消息传到县委,县长陆子英亲率部队前来布卡平息暴乱。暴徒闻讯,仓惶逃窜。平暴部队大布卡三天,击毙部分失散的暴徒,解救出被暴乱匪徒关押的几位女工作队员。又将被杀害的赛学贵、丁家明烈士的遗体找到,收殓并安葬好。一九五O年冬至一九五一年春,布卡开始了“清匪反霸”,将参与暴乱的土匪和地主恶霸捕获、镇压。其后又将赛学贵、丁家明烈士安葬于布卡东南的白虎山麓。王兴董、李正康、敖有政的遗体被狼吃了,李万钧烈士的遗体被暴徒扔入金沙江,未能找到。当时仅修建了赛学贵、丁家明、李龙几位烈士的墓茔。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代,振兴布卡,原拖布卡区委、区公所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决定,迁葬赛学贵、丁家明、李龙几位烈士的墓茔于东川九中苹果园内,并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此举得到了原东川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属几个单位予以资助(市委组织部1200元、市民政局1200元、市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市财政局1100、区公所300元),新建的烈士陵园于一九八六底建成。烈士陵园由汤传红设计;布卡修建队施工;碑文由汤传洪、黄天寿拟撰,碑文大字由市文化馆陈松春书写,小字由九中教师李本荣书写,布卡新街工匠后村余顺富雕刻。烈士陵园纪念碑高三.八米,园中并列修建了七位烈士的墓茔。农村经济
全镇18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02.2万元,耕地面积21894亩,粮食总产量8876.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元,全镇乡村户数7767户,乡村总人口为29966人,乡村实有劳动力20522人,有75%的乡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有23%的从事第二、三产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02.2万元,比上年4154.4万元增加1447.8万元,增34.9%。总费用2457.9万元,比上年1831.4万元,增加626.5万元,增34.2%,农民所得总额4289.3万元,比上年2677.6万元增加1611.7万元,增60.2%,农民人均所得1431元,比上年899元增158元,增59.2%。
粮食产业,畜牧产业:(1)2007年,全镇夏秋收粮食总产量8876.7吨,同比增加了2557.4吨,增长40%,种植业收入2177.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8.9%,比去年的1674.7万元增加502.4万元,增长30%,人均种植业收入727元,比去年增165元,增长29.4%,2007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7949亩,同比增加853亩,增2.3%。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6922亩,同比增加174亩,增0.6%。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除豆类同比减少25%,其余的谷物、薯类同比增加。增0.5%、11%。豆类产量同比减少8.9%,谷物类、薯类产量同比增加58%、23%。油料类播种面积为1024亩,产量116.6吨,同比增加1.7%,增46%。单产为114公斤,同比增加35公斤,增加44%。甘蔗产量为460吨。(2)畜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是一项基础产业经济,农村畜牧业总收入2231.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8%,比上年1593.8万元,增637.5万元,增40%。2007年,大牲畜存栏同比略有增加。年末大牲畜存栏为6225头,同比增3.2%。2007年牛出栏同比增加20头,增1.9%。猪存栏为22000头,同比增加1000头,增4.7%,猪出栏20000头,同比增加1230头,增6.6%;猪肉产量为2000吨,同比增加123吨,增6.6%。羊存栏为13500只,同比增加1260只,增10.3%。家禽存栏只数为43000只,同比增加11820只,增38%。出栏只数为60000只,同比增加13830只,增38%。禽蛋产量为35.9吨,同比增13.8吨,增62%。肉类总产量为2247.5吨,同比增加171.6吨,增8.3%。
劳务经济,农民收入: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长,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产业收入,2007年全镇外出务工劳动力4356人,比上年2671增加1685人,增长63%,培训1438人,输出1145人,完成下达任务的113.4%,其中:省外180人,省内区外258人,区内707人,人均劳务收入800元。外出劳务总收入1145万元,比上年354.6万元增加790.4万元,增122%,人均劳务收入382元,占人均总收入1431元的26.7%。
二、三产业稳步增长:其中:第二产业收入282.5万元,比上年187万元增95.5万元,增51%。第三产业收入861.3万元,比上年678.9万元增182.4万元,增长26.9%。为全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