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赤峰市地图 > 克什克腾旗地图 >
万合永镇地图
万合永镇相关地区地图:

高效畜牧业

克什克腾旗万合永镇党委、政府坚持“为养而种,以草定畜;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调优结构,改良品种”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高效畜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群品种,发展肉毛兼用细毛羊和育肥牛。巩固二地村小尾寒羊的养殖基地和柳林村优质绵羊养殖基地建设。同时,与金锋公司建设养羊联合体,扩大优质绵羊数量。加大改良力度,淘汰劣质种公畜,有条件地方建设改良站点,预计今年建绵羊改良站6处,改良绵羊1万只以上,新建牛改良站2处,完成黄牛冷配500头。积极鼓励发展改良专业户。二是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年内种植牧草1万亩以上,发展以土豆、胡萝卜、甜菜为主的多汁饲料6000亩以上。三是指导养殖户实施短期育肥,提高出栏率,鼓励发展糖化饲料育肥模式户,实行科学养畜提高经济效。四是加强牲畜防疫,搞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科、畜牧等站所的职能作用,为畜牧业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

玉米产业化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万合永镇地处克旗东南,以农为主,农牧结合,随着全旗产业结构的调整,该镇农牧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万合永镇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减少大宗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种植。实施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到了很多收获,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几点做法:(一)充分发挥东部四个村的地区优势,指导农民搞玉米制种订单。这四个村总耕地面积80%以上都繁育玉米种子。2002年他们同制种商签定了1.5万亩的玉米种子繁育合同,按目前市场最低价计算总收入达到961.2万元。农民在制种业上提高了收入。(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在今年烤烟没有经销商的情况下,万德成村委会帮助农民走出去,到喀喇沁旗引进烤烟种植项目,种植烤烟130亩。亩收入在2000元左右。给烟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三)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西部六村,大力发展饲草料业,六个村种草0.8万亩,扩大饲料地0.8万亩,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主要收获:(一)增加了农民收入。玉米制种、烤烟种植总产值为159.26万元。纯收入941.2万元。种植户人均增加收入1100元。(二)为克旗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万合永镇东部四个村已基本形成了玉米种子繁育基地。由于百岔川耕地,水利、气候条件好,繁育出的玉米种子质量高,深受黑龙、吉林等客户的欢迎。这就形成了万合永镇玉米制种公司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的雏形,为今后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打下基础。(三)农民不但学会了玉米制种技术,而且市场意识得到增强。各制种区的农民经过近几年的种子繁育,基本学会了玉米制种的一般性技术,增强了科技意识,提高了科技素质。农民在制种商的打交道过程中,学会了经营常识,掌握了运用合同管理的办法,增强了市场意识。

农民模范

唐臣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和富足的生活。1984年,唐臣放弃了富裕的生活,与妻子带着年仅11岁的孩子与60多岁的母亲,来到了荒凉的山上要在这里种树治沙。现在,唐臣一家仍然住在“西风口”,但在他们的四周,三千四百亩的黄沙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唐臣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和富足的生活。1984年,唐臣放弃了富裕的生活,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长的村庄,与妻子带着年仅11岁的孩子与六十多岁的母亲,来到了荒凉的山上要在这里种树治沙。他说:“我为什么要进山治沙呢?因为我祖祖辈辈住在这块土地上,这块土地让洪水冲了,让黄沙淹没了。我看着太可惜了。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我的一生能治出十亩、八亩,我也就甘愿了。”,“我一开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叫西梁,也叫西风口。它为什么叫“西风口”呢?因为这边有一个大山豁子,吹得一个草刺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大沙滩。84年的秋天,我来的。”,塞外的秋天,天气已十分寒冷。唐臣一家人在山上搭了一个窝棚。唐臣:“当时我来的时候,盖房子呢,木头也没有、土也没有,水更别说。我最后就搭了这么一个简易的(窝棚)。它是用这几个弯弯的木头顶上,顶上搭上点柴火、抹上点泥……”,这就是唐臣一家人的栖身之所了。整个秋天一家人都在忙碌着。他们不分昼夜地挖坑、栽树、担水、浇灌。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山上种上了100亩山、杏,和100多亩各种树苗。冬天,山上的生活更加艰难,山沟里没有水了,一家人就吃雪水。春天来了,唐臣的希望并没有实现。种下的树苗不是被狂风吹干,就是在风沙中无影无踪了。接下来又是一个艰辛的夏天,他们挑水、采树苗在几百亩的沙丘上,再一次栽上沙柳。冬天又来到了,年迈、体弱的母亲病倒了。唐臣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时老太太就在(窝棚)的这个地方身躺着,临终的时候就嘱咐我,‘儿啊,唐臣,我不能帮你看山了,娘不行了,你要坚持到底……’就说到这,老太太就再也说不了话了。后来,我和老伴我俩就抱着老太太,老太太就过世了。”,春天里,依然风沙蔽日,去年的辛苦似乎又付之东流了。但在一处沙丘上,唐唐意外地发现了一株沙柳吐出了嫩嫩的鹅黄。沙柳成活了。“等到春天了,我们孩子——就是根子——跑这来一看,他说爸爸你栽的黄沙柳,咱们栽的那个都活了,都出来了!我跑过来老伴也跟着来了,我一看有希望了。回去后,孩子也挺高兴。我太高兴了。”沙柳的成活给唐臣带来了鼓舞,他在更多的沙丘栽上了树苗。但当唐臣栽种的树苗刚刚染绿沙丘时,不幸又降临到他的身上,一场意外的大火将唐臣的所有家当——仅有的两个窝棚,烧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儿子的婚事也因此而告吹了。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但在此时也流着泪与唐臣商量。可儿子却说:“我说反正事已经都出了,我就情愿打光棍,我也愿意在山上受下去,我也舍不了这片山、舍不了这片林子!你们俩实在不行,就送我大哥那里去,我就是宁可咋着,我也在山上呆下去。”,此刻,唐臣突然感到他所经历过的所有的痛苦的感受,都变成了欣慰和感动。他感到他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与情感,被传递下去,被继承下去了。唐臣一家仍然住在“西风口”,但在他们的四周,三千四百亩的黄沙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

贯彻计生

2007年,克什克腾旗万合永镇对全镇150个村民组计生工作员的工资待遇实行“效益化”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万合永镇规定,各村民组计生工作员的工资待遇要根据各自管理的育龄妇女数而定,重新调整后工资待遇分150元、200元、300元三个档次兑现工资。镇政府将调整后的工资待遇以转移支付形式划拨到镇计生办,由镇计生办统一管理和发放,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确保组级计生工作员的待遇按时按责任兑现。通过对组级计生工作员工资待遇“效益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变被动应付工作为主动上门服务,充分发挥计生网底人员作用。

发展

退耕还林,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全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至2003年末,全镇家畜存栏30800头(只),国内生产总值40830.3万元,人均纯收入1350元。基础性建设不断加强,全镇共有机电井72眼,渠首12处,防渗渠41200延长米。万合永镇主体经济是农、牧产业,农业占50%,牧业占50%;特色经济以烤烟、制种为主,同时又是杂粮、杂豆的主产。

环境

万合永镇辖区内6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3234户,12043人,全镇人口中有蒙、汉、满、苗等四个民族。镇内有初中级中学1所,村完小教学点6个,在校学生1487人,教职164工人。镇内有卫生院1处,卫生所7处,医务人员40人。旗级设置机构主要有国营林厂2处,农村信用社1处,邮电所1处,6个村全部通了程控电话,程控电话480部。镇内公路120公里,有6个村通汽车和邮政。万合永镇拥有雄厚的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生态旅游和人文历史资源,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在本镇有大青山岩臼景区,平顶山冰川遗迹景区。另外,还有西拉沐沦大峡谷景区,天桥山景区等。人文历史有闻名中外的百岔川岩画,普渡桥等。

耕地面积

万合永镇耕地总面积为72300亩,其中浇地面积19640亩,退耕还林面积20400亩;林业面积15000亩,其中自然山杏林面积11000亩;沙地面积11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