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新竹县地图 >
五峰乡地图
五峰乡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五峰依靠“科技兴镇”,“树立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带动劳动者素质,诸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运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五峰教育事业近年来也得到飞速发展,境内共有中小学校2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28所),校舍总面积达35699平方米,教育装备投资额达86.5万元,为中小学装备卫星地面接收系统8个,计算机室2个,实验室28个,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到100%。五峰乡医疗卫生事业实力雄厚,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家,担负着全乡3.5万人民医疗和保健重任。

2、台湾省新竹县五峰乡

位置东经121.07度北纬24.38度,面积227.74平方公里,户口数1627,总人口(2005年5月)4595人,行政区类别乡,镇长秋贤明,下辖行政区4村58邻,民意机关五峰乡民代表会邮递区号311
五峰乡为新竹县的一个乡,位于新竹县西南隅,分为大隘、桃山、花园、竹林四村。
交通:县道112:(竹东镇-五峰乡-五峰乡土场)
教育:县立五峰国中
旅游:雪霸国家公园,观雾森林游乐区,银丝瀑布,赛夏族巴斯达隘祭场,白兰休闲农业区,八仙瀑布,清泉风景特定区,雪霸休闲农场

基础设施

自解放以来,五峰乡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引导全乡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创精神,克服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等困难,向穷山恶水宣战,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修建5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5座,大小塘堰138口,提水设施10处,灌溉面积5000多亩,其中上塔水库、花瓶水库堪称五峰的农业命脉,解决了5000多人畜饮水问题。乡内有5公里以上河流10条,水库、水塘、河流可供养殖水面5.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群众温饱的同时,五峰乡把交通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从七十提代至今,先后修建了姚五、柳五、泥五、洞沟四大路,并且实现了村通公路的目标,村级公路已有15条。上与襄渝铁路、老白公路相通,下与郧县相连,北面过河即可上郧西县公路,南面与十堰市沟通,形成了路、陆路,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为五峰乡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五峰乡集镇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着部分明清建筑在水路交通占主导地位时,这里是北上陕西,南下汉口的必经之地,春秋时期古麇国曾建都于此。集镇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人口集中,距襄渝铁路15公里,老白公路13公里在,距十堰60公里。汉江穿腹而过,流经16个村,45公里。公路、水路均可与外界沟通,为集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1999年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一班人把集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五峰乡集镇面貌日新月异。1999年整地35亩,新建了长500米、宽50米的新街2000年改造了一条长400米,宽10米的老街;硬化了两条长200米,宽为7米的纵街道,形成了“两纵两横”式的“井”字形集布局。目前,街道硬化面达到100%,安装路灯24盏,从此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晚上黑漆漆的面貌桐籽垭水厂日供水3000吨,与集镇配套的排污水道绿化带达1800米,植行道树800余株,新建房屋105户,集镇常住人口达到5000人。农村通讯网络发展迅速,2001年底,全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000户,每百户拥有电话20部。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安城办事处和五峰两个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用户率25%。城区乡差别正在逐年缩小。

历史沿革

提及郧县的历史源流,人们常以古麇国称之,那么古麇国都城何在?有资料称,古麇斩都城在锡穴,锡穴今在何处?据《和邵志》和《太平环宇记》记载,锡穴位于郧县城西一百二十余里。即在当今年内五峰乡拦马河一带。拦马河就是五峰乡的肖家河,明朝未年闯王李自成在此安营扎寨整编军队,与明军隔河而战,故得名拦马河,后因此地多为肖姓,便改为肖家河。据清代同治《郧县志》载,“五峰山,县城西二十里,故锡穴县之南丰山也,高九仞,上有五峰观。”五峰乡就是五峰乡观山。五峰乡因此而得名。追溯历史,五峰乡曾是三教汇集之地。佛教有东峰村庹家洲的洪门寺,据说在明代,这座寺院连同塔林占地数百亩,是过往船工上岸顶礼膜拜之地,后因一把大火化为灰烬。天主教有花瓶九组的天主教堂,今迁址五峰乡南北峰六组,是全县唯一一个经省宗教局批准的乡镇教会组织。道貌岸然教有五峰观,在明代五峰观就是一座大观,香火极盛,有一步三座桥、三步一座庙之说,开山道士郭林子曾在观门制联云:“东峰西峰南北峰五峰缀顶”将四周山峰、地名尽衔其中,且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名词冠之,以致道观开山数百年,许多文人雅士路过山门而难出下联。当年五峰观四周丛林茂密,松鹤共尊,风光灵秀。山下千亩平畴,四舍人家,更显出仙气象,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方圆几百里人汇聚五峰,下观山赶庙会,人流上至观山顶下到西峰村河边,十分繁华。时过境迁,三月二十八庙会逐步演变为物资为物资交流会。建国前,五峰乡泥峰乡,辖汉江北岸郧西县境内泥河,沿汉江上至木瓜沟,下至堵河口,东至黄龙。1949年五峰全境解放,隶属郧西县泥峰乡建制。1950年2月,郧县五峰乡划归郧县建制,设郧县第十四区。区机关设于五峰乡南北峰村六组。1958年9月五峰区委改名为五峰乡党委。1961年复名为五峰区委,下辖安城、西沟、界牌、上塔、南北峰、花瓶沟村6个小乡。1975年3月撤区建社,将原五峰区一分为二,设五峰公社、安城公社。1984年6月设区建乡,和安城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五峰区,1985年5月改名为安城区,下辖花瓶、安城、西沟、界牌、上塔、南北峰6个小乡。1987年撤区建乡,将安城区再分为五峰乡、安城乡。2001年4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安城乡整体并入五峰乡,乡政府设于南北峰村六组,人口由1.4余万增至3.5余万,版图面积扩大到223.7平方公里,使五峰成为郧县江南片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

商贸流通

五峰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五峰人有着传统的经商习惯,凭借汉江舟楫之利,上至汉中,下至汉口,各类物资可以顺利从外地运进五峰,又从五峰运往外面各地。五峰自古就是边贸重镇,境内商贾支集,店铺林立,附近地区的客商也纷纷在五峰安营扎寨,商业异常活跃。据记载,五峰从明代起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办一次发物资交流为中心的商贸活动,当地人称之为“庙会”,每逢“庙会”周边地区和郧西、白河、胡家营等地商贩便是早早地将自己的商品移到五峰设摊销售,周边地区的群众更是从四面八方云集五峰购物。其规模、场景、效益均显示出五峰边贸重镇的风采。“庙会”是五峰商业的有力见证。现在500多年过去,“庙会”却越办越富有活力。随着改革的春,我吹入五峰,随着大市场、小城镇和民营经济等战略的实施,如今五峰商业繁荣已是今非昔北,除去集贸市场流动性经营者,到2000年,全乡固守工商业主已有100多家,从业人员发展到300余万元,占全乡地方税收的90%,以商贸为主要特征的民营经济已撑起五峰经济发展半壁江山。

特色农业

气候总体形属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复杂,地貌的多姿,北受水体小气候影响,南又具有高山气候特征。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粮食种植的多样性。乡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土特产主要有油桐、茶叶和木瓜,其中木瓜已被全乡确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现已定植1万亩,2500亩已见收入,年产木瓜20多万公斤,纯收入20余万元。3万亩木瓜基地建成后,2005年可年产商品木瓜1500万公斤,年新增经济收入1500万元,年利税3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可增收500余元。同时,木瓜为长青果树,还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坚定不移地发展木瓜大产业,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