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南宁市地图 >
武鸣县地图
武鸣县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饮食

糕点类:锣圩七心糍粑;马头糯米卷;仙湖糯米饼;凤林糯节糕;双桥芭蕉糕;里建黄金糕;
粉食类:五色糯米饭;爽记鱼生及第粥;绿豆大肉棕;鸭血凉糯粽;红薯粽;毛薯粽;府城榨粉;陆斡猪肝粉肠;甘圩干捞粉;猪脚粉;灵马旱藕粉;田鸡粥、花鱼粥、鸽子粥、黄鳝粥、鸭脚稷红米粥;生菜包;豆蓉糯米饭;瓦煲饭;
肉类:灵马鲶鱼;高峰界牌柠檬鸭;府城白斩狗肉;两江八宝鱼生片;锣圩爆炒羊肉;兰刀生鱼;天马带鱼;玉泉白斩鸡;上江土鸡;锣圩梅菜扣肉;灵源叉烧;里建炸鼠;南乳狗扣;手撕牛肉;
小吃类:扯扯糖;七寸猪龙供;双桥酸嘢;新科芒果馍;麻辣牛杂;小东街紫苏炒田螺;米粉饺;木薯馍;油炸糯米圆;油炸韭菜糯米馍;椒盐鸭下巴

设施

武鸣的交通、能源、通讯、水电、市政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94年建成南武二级公路,1998年元月又建成武鸣至双桥一级公路,使交汇于县城的210国道和邕百公路两条大动脉发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即将建成通车的大西南出海通道重庆至广东湛江的高等级公路从北至南贯穿县境,沿线的房地产开发渐入佳境。通讯网络发达,移动电话覆盖面达到95%以上。城市街道、环卫、市场、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已形成首府“卫星城”雏形,多次被评为广西“南珠杯”市容竞赛先进城市。武鸣县有广西最大的华侨农场,与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有亲缘联系。1990年12月自治区批准建立南宁华桥投资区后,武鸣又于1996年春建立了伊岭岩旅游开发区,先后有40家三资企业在县域内注册,成为一支生机勃勃的经济建设新军。

本地潜在商品

铜。

旅游

概述:武鸣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号称广西首府南宁市后花园。是一个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的旅游大县。其中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令人神骨皆仙”的恒温泉-灵水(水温保持21-22℃);大文豪郭沫若诗赞“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闻名海内外的伊岭岩;民国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私家花园-明秀园(名列广西三大古典名园之一);均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此外还有雄踞桂中南,享有“广西庐山”美称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有依山傍水、幽雅玲珑的起凤山。目前武鸣还推出了“武鸣一日游”、“武鸣二日游”,并实施了“壮乡之旅”项目,每年均举办“三月三”歌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府首脑,都在这锦山乡水之间留下过游览的足迹。
武鸣八景:灵水;双桥伊岭岩;城西明秀园;濑琶文江塔;境北大明山;城东起凤山;北门黄道山,罗波潭。另有未入选的景点:伊岭仙山;宁武七百弄;太平文昌塔;灵马铜鼓潭、猫岩;里建那打水库;陆斡忠党水库;罗波天马黄花洞;马头百索七十二宫洞;双桥邓家大院;两江龙母岩等。
伊岭岩:位于县城南15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公里,包括伊岭岩、仙山院、会谈中心、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伊岭岩是伊岭岩风景区的核心,素有"地下宫殿"之美称,是一座喀斯特溶洞,据地质学家推断,形成于一百万年前。岩洞地势上下盘旋,形似海螺,面积2.4万平方米,游程1100多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步步生景,景景各异,鬼斧神工,奇幻无穷。游人入洞,如历仙境。游程分三个层次,已开发"双狮迎宾"、"空中走廊"、"摇池盛会"、"红水河畔"、"海底公园"、"山乡新貌"、"江山多娇"、"北国风光"8个景区,共100多个大小景点。洞外有民族风情长廊、壮家竹楼、猴子园、壮乡民俗风情表演游乐项目设施。建有中、高档客房50间、80个床位的宾馆,有同时可接待200人会议和就餐的大富豪酒楼,有满足游客购买壮民族纪念品的旅游用品商店。除伊岭岩外,周边2公里内还有如下景点:位于伊岭岩南面600米、与伊岭岩相映生辉、于1995年对外开放的仙山院;位于伊岭岩东侧,可同时容纳400人会议、就餐、住宿,计划于2001年10月开放的伊岭会议中心;还有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
灵水:位于武鸣县城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灵水湖水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湖水晶莹透亮,清澈见底,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是由岩溶暗河,泉涌出地,汇流而成,历经千年终具恒温、恒清、恒量之特点。“龙津吐碧”灵水湖,据史载,自隋、唐、宋以来就是闻名遐尔的旅游胜地;早在元、明、清各代就接待众多文人墨客,留诗为证;千年地脉开灵犀,万里天池遇赏音;灵水留下了多少历代名流政要的足迹,著名革命家徐特立、朱德元帅等对灵水之奇妙赞叹不已。传说:“昔有灵犀出岸”,灵水“故以灵名”;“螃蟹山”是玉皇派来守护灵不的螃蟹精;“九层皮”是九龙飞来戏灵水,治后蜕鳞飞天去,龙鳞化作九叠石。神话传说,便灵水更添神奇、瑰丽的色彩。灵水景区自1995年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基础设施投入共600多万元。常设旅游项目有:游泳、潜水俱乐部、儿童乐园、浅水游泳区、划船、烧烤等,传统节庆活动有:三月三歌节、民族风味小吃比赛、灵水之秋(八月十五节庆活动),拟每年增设的特定活动项目有:灵水水下婚礼庆典活动(五月)、水上T型台泳装新秀大赛(五月)、水上趣味竞技比赛(六月)、水上芭蕾表演(十月)。
西江苑:位于武鸣县城西,包括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明秀园位于县城西郊约1公里的西江岸上,三面环水,呈葫芦状半岛。岛面南北长300米,北部东西宽45米,中部最窄处68米,南部最宽处166米,总面积约42亩。明秀园原名富春园,原为清代嘉庆年间举人梁生杞所建,民国初年耀武上将军陆荣廷购得此园,更名为明秀园。在园内建"别有洞天亭"、"荷风移"亭榭,在荔枝林下设有石桌石凳。民国年间梁启超、胡汉民、李宗仁等曾在园中与陆荣廷商讨要务;爱国华侨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在园内捐资建国民基础学校;白崇禧曾到园中指挥抗日战事。春霞园是一个源自清代的果木园,与明秀园隔江相望,两面环水,旁依村庄,环境幽静,河边怪石丛生,林木茂盛,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用铁索桥与明秀园连接,已开设垂钓、逗鸟、野炊、儿童乐园等多项游乐活动。秋暇园在县城西北面约3公里处,三面环江,为西江所绕系。清嘉庆中期兴建,园内遍植荔枝等果木、花草,建幽风亭。个园内尚存部分古木,又广种挑、李等花果,现林木葱绿,环境清幽,是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一个好去处。西江河在三园之间曲折迂回,河面宽约60米,在春霞园至秋暇园区间,河道特别迂回曲折、河水澄清,江岸怪石千姿、植被茂密、树木葱绿、亭榭掩映。石、林之间,水鸟低飞,渔翁静钓,是难得的水域风光闲暇游玩之处。大明山位于武鸣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长15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山脊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气势雄伟。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著称于世。春季明山晴翠,山花烂漫,万里绿涛随山势连绵起伏,汹涌如潮。四、五月间盛开各色的杜鹃花、吊钟花,争妍斗艳。夏季雨量充沛,溪流不竭,可观飞瀑。山上气温最高只有28℃,与山下温差达8-10℃左右,是绝妙的避暑胜地。秋季雨量渐少,最宜登山远眺,观赏满山紫树红叶,秋云悠悠,彩霞轻拥。冬季在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常有冰雪,南国亦可观赏北国风光。大明山长年云来雾往,飘忽不定,迷迷朦朦。“雾”是其一大景。大明山风景之秀丽,今人有"广西庐山"之誉。主要景点有“林海日出”、“壮乡远眺”、“深山飞瀑”、“南疆冰雪”、“奇松劲秀”、“高山草坪”、“奇峰幽谷”等,同时建有宾馆、饭店4家,床位220个,以及餐厅、歌舞厅等旅游配套设施,成为消夏避暑和森林生态旅游的佳地。自1980年以来,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游客数十万人上山游览、科学考察。

名乡名镇

城厢镇:地处武鸣县城,距首府南宁37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总面积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70亩,下辖和平、建设、解放、渡头、灵水、标营6个社区居委会和大皇后、灵源、五海、濑琶4个行政村,人口4.5万人,壮族及少数民族占82%以上,语言交流城区以汉语武鸣官话为主,农村为壮语。城厢镇是典型的壮族聚居地,具有古朴浓郁的民俗民风和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呈多元化特征,传统大型文化活动有“三月三”歌圩、“灵水之秋”壮民族风俗表演等。有著名旅游景点灵水风景区、明秀园、春霞园、秋霞园、狮子山公园等,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近期依托生态村建设,打造农家观光旅游新村,集旅游、休闲、饮食、观光为一体的七星屯生态文明村初步建成。
府城镇:位于武鸣县北部,距县城32公里,北接马山县,西通仙湖镇,东连陆斡、两江镇,南接东风农场,总面积约273平方公里,设23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23个村民小组,14225户,56500人。府城镇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古称“思恩府”。新建的水南高速公路贯穿全镇18.6公里,更给府城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1995年3月府城撤乡建镇改称府城镇。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六龙、文泉、和平、六韦、那化一带有连绵五万亩的丘陵,适宜种植竹笋、尾叶桉等经济林木,中南部一带地势较为平坦,适宜种植水稻、甘蔗、水果等作物。府城河、元霄河两大水系流经全镇,向南汇入武鸣河。北回归线正好经过府城中部、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甘圩镇:位于武鸣县境南部,东毗双桥镇,西邻南宁市城北区双定镇,南连广西高峰林场,北与宁武镇接壤,距县城24公里,在建的河池(水任)至南宁高速公路经过境内。1987年9月,从双桥分划出设立甘圩乡,2000年11月,由乡改为镇建制,镇人民政府驻甘圩。2002年,全镇辖一个社区和4个村民委员会、18个自然屯、80个村民小组,有5476户2.3万人,其中壮族2.1万人,非农业人口13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1%。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91平方公里。北部为喀斯特地貌石山,南部以高丘陵山地为主,耕地面积1889公顷,其中水田779公顷,旱地1071公顷,林地面积3927公顷,石山面积3150公顷。镇境内有马定、那添、那望、黄道四座小型水库。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和龙眼、香蕉、西瓜等水果为主。建立有甘圩私营企业工贸区,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厂房面积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4568万元。从2000年创建至今,已有149家工厂、企业、个体户落户区内,其中有18家规模较大的建材厂和30家大型的采石场。主要产品有双飞粉、腻子粉、超细粉、石粉、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和碎石、方解石等。金峰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为广西首家、全国第五家使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工贸区内新建的35KV的变电站为工贸区开发提供电力保障。旅游开发逐渐形成气候,规划投资5000多万元的纳添、添灵旅游度假山庄建造初具旅游规模。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1.13亿元,企业总值1.97亿元,财政收入2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20元。
两江镇:位于武鸣县东北部,东靠风景秀丽的大明山,西依绵延肥沃的小明山;南邻马头镇,北接马山县境。全镇自南向北形成一条26公里长、7公里宽的“峡谷走廊”,总面积19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130个自然屯、298个村民小组、10554户42050人,其中壮族40202人、非农业人口1848人。全镇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水田3.7万亩,畚地1.1万亩,山林面积16.5万亩。北回归线穿过中部的“马鞍山”南面,属于亚热带地区,雨量较充沛,气候温和宜人。镇内赵江、剑江、福江三条河流,流经10个村,有7座中小型水库。大明山是国家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是武鸣县“灵水”的水源头。大明山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稀土元素。锰、钨、铅、锌、铜矿和辉绿岩石材矿,具有可观的开采前景。经过地质勘查,大明山铜矿的储藏量C+D地质级量共27万吨金属量,属中型矿山。大明山“缘林”的辉绿岩石材矿,所获C级工业储量281624平方米,D级远景储量1263380平方米,C级储材量可为年产5000平方米商业原料的矿山服务20年以上。辉绿岩加工成板材后的颜色、花纹、品种,获得有关石材专家的赞赏。
仙湖镇:位于武鸣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毗府城镇,西邻锣圩镇,北连灵马镇、马山县接壤,南与南宁华侨投资区、城东镇接壤。全镇总面积为203平方公里。镇辖区设有10个村民委、1个社区和2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942人。全镇耕地面积71338亩,其中水田20980亩,畚地44052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甘蔗、玉米、木薯、水果、经济林为主。乡镇企业有淀粉厂、砖厂等。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亿元,农业总产值1.8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92亿元,财政收入(农业四税)2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2元。2002年度,先后被评为全区民政工作先进乡镇,南宁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南宁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南宁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南宁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先进单位,南宁市生态能源建设先进单位,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南宁市三大纠纷调处先进单位。旅游资源丰富。仙湖镇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域内有一座国家级大型水库——仙湖水库,总库容1.27亿立方米。库区林木葱葱,山清水秀,不是桂林,胜似桂林,是避暑旅游渡假的胜地。目前库区已开发有养猴岛,镇党委、政府正加紧制定开发水库旅游景点建设的规划。她正以秀丽的风景吸引外地游客,以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以壮乡人民特有的纯朴、善良和热情期待着八方宾客。
玉泉乡:玉泉乡位于武鸣县西北部,东与锣圩镇毗邻,西南部与隆安县叮当镇接攘,西北部与隆安县敏阳乡交界,乡人民政府距县城36公里。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全乡有104个村民小组,92个自然屯,3808户15459人。玉泉土鸡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地方鸡种,当地群众长期自繁自养而成,以本地玉米、黄豆、谷类及青绿饲料为主食,其体态匀称,毛色鲜亮,野性十足;皮黄、屠体脂肪含量少,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逢年过节,吸引了一批批县内外的顾客前来抢购。竹子是玉泉乡的主要资源之一,特别是1997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以竹兴乡”的发展思路以来,到2002年底,全乡发展了沿敏泉公路两旁“20公里竹林长廊”为龙头的竹子共4万亩,主要品种有吊丝竹、杂交竹。其中弄七村是全乡有名的“竹子之村”,竹子生产加工是玉泉乡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区划

2000年,武鸣县辖11个镇、5个乡:城厢镇、城东镇、陆斡镇、锣圩镇、太平镇、双桥镇、宁武镇、仙湖镇、府城镇、两江镇、罗波镇、灵马乡、马头乡、甘圩镇、玉泉乡、上江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030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厢镇51699、城东镇52509、太平镇29042、双桥镇51273、宁武镇34785、锣圩镇42036、仙湖镇33654、府城镇50840、陆斡镇53455、两江镇36853、罗波镇31393、上江乡6140、甘圩乡21177、玉泉乡13374、灵马乡34489、马头乡22140、华侨投资区虚拟镇33054、东风农场虚拟镇5172。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2002年,武鸣县辖14个镇,2个乡。总人口64.71万,其中农村人口53.91万。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32个,共56.25万人,其中壮族人口56.08万人,占86.66%。2003年,辖14个镇、2个乡:城厢镇、城东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上江乡、玉泉乡。2004年,武鸣县辖2个乡、14个镇,共198个村委会和20个社区、3415个村民小组、1770个自然屯,年末总人口646504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86.6%)。2005年,撤销城东镇、上江乡、玉泉乡,分别并入城厢镇、太平镇、锣圩镇。(1)撤销城东镇建制,城东镇整体并入城厢镇。调整后的城厢镇管辖灵源、五海、濑琶、大皇后、大同、大梁、九联、九里、六联、共和、翠英、香泉、联兴、文合、夏黄、合旗、马香、从广、邓广、平等、串钱等21个村和建设、和平、解放、灵水、渡头、标营、新兴、红岭等8个社区,总面积248平方千米,总人口11.5万人。城厢镇人民政府驻新兴社区(原城东镇政府大院)。(2)撤销上江乡建制,整体并入太平镇。调整后的太平镇管辖林渌、林琅、新联、凤阳、庆乐、文坛、葛阳、朱董、同贵、若太、均致、联桂等12个村和文溪社区,总面积365平方千米,总人口3.84万人。太平镇人民政府驻文溪社区。(3)撤销玉泉乡建制,整体并入锣圩镇。调整后的锣圩镇管辖大杨、英江、英圩、渌旺、高一、高二、仙山、淝阳、罗伏、伏王、双龙、旧圩、群兴、树合、林洋、岜勋、龙庆、板新、三粟、那琅、玉泉、培联、济力、弄七、清凤等25个村和锣圩社区,总面积383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锣圩镇人民政府驻锣圩社区。至此,武鸣县原有的16个乡镇的建制已缩编到13个镇。2008年辖13个镇:城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