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金华市地图 >
武义县地图
武义县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交通

工业以城区为中心,桐琴、泉溪和茭道,杨家为东西翼,已形成五金、机械、旅游休闲用品、文教用品、印刷包装、服饰等六大支柱产业,尚有电动工具、皮革、电力、采矿、制茶、酒业等产品400余种。金温铁路于范村西北入境,沿武义江经履坦镇,跨过武义江转东至桐琴北出境入永康市,境内设有履坦、武义、桐琴三站。正在建设之中,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开工,预计2013年开通,新建武义火车北站。330国道斜穿境东北,省道有上茭道至松阳线(44),永康至武义线(43),44省道城区外迁段正在搬迁,原汽车站将搬迁,新建武义汽车北站。尚有城区至金华、东皋至缙云、三港至丽水、马口至遂昌等多条跨境公路和县、乡道纵横贯穿全境,全县村村通公路已经完善。金丽温高速公路横穿境北,设下邵互通口,连接城区。金华至武义的十白公路预计2011年底完工,武义至义乌快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经济概况

武义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围绕“东北部地区机声隆隆,重点发展工业;中部地区车水马龙,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效益农业;西南部山区满目葱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的区域发展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下山脱贫等重点工作,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五金制品、印刷包装、文教用品、汽摩配件、旅游休闲用品、农产品加工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2008年武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破解要素制约,全县经济实现生产总值98.24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3亿元,增长10.6%。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实现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6家,增加58家,实现产值216.59亿元,增长18.2%;新发展家庭工厂520家,实现产值5465万元。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7.1%;完成《武义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编制,粮食、茶叶、畜牧、毛竹等主要产业持续发展,被评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加大资源整合和投资力度,促进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2亿元,增长20.3%;全年共接待游客147.37万人次,旅游收入11.05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4.2%;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105.65亿元,增长26.1%;各项贷款余额89.54亿元,增长20.9%。转型提质初显成效。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成功承办2008中国·金华汽摩配产业发展论坛。五金机械、文旅休闲、汽摩配等三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74.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0.6%,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1%。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工作迎难而上。全县实现外贸自营出口11.05亿美元,增长47.15%;实际利用外资2510万美元,引进内资9.29亿元。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产品产值达18.73亿元,增长32.8%;组织实施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项目25个,合作金额6850万元,分别增长150%和70%;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只、省著名商标4只,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我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区域品牌打造成效显著。我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旅游休闲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中国温泉养生生态产业示范区、中国名茶之乡和浙江省最佳避暑胜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提升环境监察能力,节能减排完成预期目标。武义效益农业成效明显。全县形成了茶叶、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12条特色产业带,粮经比例为56:44,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初显成效。依托生态优势,着力发展有机无污染的“绿色”农业。有机茶园颁证面积达万余亩,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县种植无公害高山蔬菜近3万亩。全县已有武义名茶公司、新洲制茶有限公司、金星食用菌公司、田歌实业公司、成长乳业公司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旅游业为重点,造就三产新沸点。武义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已相继开发了太极星象村俞源、古生态村郭洞以及寿仙谷、刘秀垄、清风寨省级旅游景区等10多处旅游景点,温泉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清水湾温泉度假区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营业,成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当地方言

当地有数种方言,本地的是武义话和宣平话,因为武义县先前为两个县——武义和宣平共同治理,所以有两种本地方言。武义的外地方言有泉溪、桐琴片的永康话(来自永康市),履坦、茭道片的金华话(来自金东区)。

文物古迹

有位于桃溪镇陶村,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8),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俞源太极星象古建筑群。熟溪桥、上甘塔红军标语、发宝象龙塔、吕祖谦墓和明招寺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有巽峰塔、石梁架屋、鸣阳楼、凤凰山商周遗址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有省级龙潭-郭洞风景名胜区。华山、台山、石鹅岩、清风寨、寿仙谷等市、县级风景区。

自然资源

武义县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美誉。萤石蕴藏量约4000万吨,量大质优。溪里温泉日出水量超2500吨,水温42.6--44℃,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尚有矿泉水、金、银、钻、硫等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己建成水电站134座,装机总容量4.62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2%,位居金华全市之首,木材蓄积量160余万立方米,并有伯乐、黄莲等多种国家二、三级珍稀植物。耕地1.59万公顷,其中水田1.48万公顷,拥有耕作机械动力3.18万千瓦,收割机械动力0.85万千瓦,排灌、植保机械动力1.13万千瓦。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是全国两系杂交水稻示范县。禽畜产品有生猪、灰鹅等。低山丘陵广植笋竹两用林、油茶、茶叶,是省商品粮、生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柳城宣莲曾为“贡品”,“武阳春雨”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茶叶、高山蔬菜、茭白、宣莲、花卉苗木、香菇、猕猴桃、板栗、蜜梨都有较大发展,并形成一村一品生产格局。

武义县人口民族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武义县境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则以畲族为主,另外有100人以上的苗族、布依族、侗族,10人以上的土家族、彝族、壮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水族、白族、黎族,10人以下的哈尼族、仡佬族、瑶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土族、傈僳族(是次人口普查,列出民族的24个栏目中,武义县合计有前述的23个民族,另有4人统计在"其他少数民族"栏目之中,还有1人的民族身份未被识别)。2007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33327人,其中农业人口28197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44‰,人口死亡率6.29‰,人口自然增长率3.15‰。全县人口密度为208人/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为6406人/平方千米(含外来流动人口)。全县共有316个姓,其中1万人以上的姓氏按人数排列依次为徐、陈、王、朱、李、吴、何、周、张、杨、刘。

自然地理

简介:武义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南,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武义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雄鸡岩、龙头眼睛、龙潭背、乌龙尖等79座,武义县内最高处为西部西联乡牛头山,海拔1560米,均系仙霞岭延伸的分支。最低处为北部履坦镇范村,海拔57米。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中部丘陵蜿蜒起伏,形成武义和宣平两个河谷盆地。武义西北与西南部约占全县面积77%地区,为仙霞岭余脉所绵亘,属中低山区,计有千米以上山峰84座(与婺城区界上的11座未计入),其中与遂昌县界上的牛头山,海拔1560.2米,为武义县也是金华市最高点。
水利资源:武义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和瓯江两水系。以凡岭、大殿岭一线为分水岭,有清溪、郭西坑、熟溪、白鹭溪自西南向东北流,汇入斜穿境东北的武义江,白溪自北而南流入武义江。宣平溪和菊溪分别自向南流,于丽水市境入瓯江。先后建成中、小型水库110座,总库容14490万立方米。
气候:武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8.8℃。年均降水1477毫米。年均日照1964小时。无霜期228天。时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也会发生低温,旱涝、冰雹和台风等自然灾害。
旅游资源:武义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美誉,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誉为“浙江第一、华东一流”的武义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至45℃。清水湾温泉浴场、温泉山庄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境内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神秘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省级文保单位郭洞古生态村;以及寿仙谷景区、刘秀垄、清风寨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更有惊险的浙中第一漂寿仙谷漂流。武川风情多姿多彩,斗牛、道情、龙灯、抬阁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农业:武义是传统的农业县,田园肥美,物产丰饶,是浙江省商品粮、商品猪、出口茶、桑蚕、杉木、毛竹、油茶林基地县之一。近年来,武义以农村奔小康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优质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和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农产品美好誉度不断提高,全县农产品中有全县已经有有机食品4只、国家绿色食品1只、省级绿色农产品10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7只。全县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个,面积8万亩,有17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生产经营认证。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2只,市级知名商标5只,近年来武义农产品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农交会中获得金奖45个。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9.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8元,比上年增加了11.4%。
“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是“中国有机茶之乡”,茶叶是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2004年茶叶总产量6800吨,总产值2.0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100吨,产值1.68亿元。茶树良种化率已达28.6%,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颁证有机茶总面积达到了1.88万亩,居全国首位,产量600吨,产值4800万元。武义山区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所产茶叶的自然品质“色、香、味、型”独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具有兰花的清香和鲜醇可口的特点,历史上就享有一定声誉,早在1932年,在省农产品展览会上,武义鸿源协的茶叶获乙等奖。优良的茶叶内质为名茶生产开发提供了现实基础,武阳春雨是该县创制的一只名茶,产于海拔近千米的牛头山麓一带。茶叶受云雾滋润,集天地之精华,得自然之灵气,秉承千百年传统制茶工艺,加之现代科技精心培育制作,所得品质卓尔不群,其形似松针丝雨,色泽绿嫩稍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获得了品茶大师和消费者的者的一致认可。武阳春雨自1994年开发成功以来,在各类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当年获首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特等奖、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精品名茶金奖,同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04年武阳春雨茶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重点产粮县:武义是浙西南重点产粮县之一,是全国杂交早稻示范县,“武义大米”享有盛名。近几年,该县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等科技单位为技术依托,聘请袁隆平院士为顾问,有力推动了优质大米的生产开发和普及推广。1997年,从南湖杂优中心引进香两68等组合进行试种。2001年累示范推广面积达34353亩,建立了100-1000亩高产示范方29个;2001年又大面积示范推广部颁二级优质米的晚稻超级稻组合面积达3.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21.2%。2004年在王宅等地建立的浙江省唯一的国家杂优中心P88S/0293两系超级稻示范方116亩,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达712.07公斤。今年又建立了4800亩的超级稻新组合试种基地,进行大面积的超级稻P88S/0293等新组合试种、示范。
出口梨基地县:武义是国家外贸部确定的为全国三大出口梨基地县之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栽培蜜梨,是省内主要蜜梨产地之一,栽培品种有早熟的翠冠、西子绿、新世纪、菊水和中熟的黄花、清香等。“桐琴牌”蜜梨入选了全省十大名梨,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县蜜梨总面积达到13000余亩,年产量1万吨,年产值近2000万元。
高山无公害蔬菜地区:武义县南部山区海拔650米以上耕地达8万多亩,植被173万亩,是理想的生产高山无公害蔬菜地区。目前全县高山蔬菜面积达3万亩,创产值4500万元,有3万山区农民从事高山蔬菜产、供、销等业务。武义高山蔬菜量大质优,种类丰富,四季豆品质优、销路好、效益高、面积大,已成为高山蔬菜的主栽品种。
宣莲:武义的宣莲是中国三大名莲,曾被选为清朝宫廷贡品,是武义县传统名贵特产,因产于原宣平县得名。有近500年历史。宣莲颗粒硕大,圆冰润饱满,酥而不烂,味美爽口,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近年来,武义县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培育,引进了新品种“太空莲3号”和“十里荷1号”进行种植推广,并大力进行宣莲品牌开发,现已注册了“乡雨”、“莲童”、“汤记”等宣莲品牌。目前,武义共有宣莲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量约200多吨,产值近1000万元。
“金华火腿”的主产区之一:武义是传统的畜禽饲养产区县,也是著名特产“金华火腿”的主产区之一。200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62%.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家禽饲养有389万羽,其中以三黄鸡为主的优质土鸡有150万羽。已注册的“少妃牌”本鸡供不应求。该县圈养麻鸭历史悠久。浙江省著名商标“田歌牌”蛋鸭系列产品,远销杭州、上海、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全年生猪饲养量33.1万头,山羊饲养量1.45万只。
武义温泉:
武义清水湾沁温泉:武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距武义县城4公里,距国家AAA级郭洞古生态村4公里。度假村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按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标准设计建造。A区(别墅)18幢,共64个床位,B区(综合楼层)6幢,其中豪华套房3套,商务套房4套,普通标准房72间,三人房20间,共计211床位。设有风格各异的大小包厢和餐厅,可容纳300个餐位;一个大型会议室(可容纳200人)和二个中小型会议室,两个网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垂钓中心和烧烤场。清水湾温泉日出水量达4000吨以上,常年水温42.6至44℃,PH值7-8,水质略显蛋青色,属重碳酸氢钠—硫酸盐型温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锂、锶、锌、碘、偏硅酸、偏硼酸、放射性氡等,属大型的医疗热矿泉,泉水中偏硅酸、偏硼酸的含量都已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医学专家认为泡洗温泉使人肌肤润滑,精神焕发,能起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祛病强身、美容养颜、抵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对骨关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及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及皮肤病类、妇科疾病等数十种病症均具有显著的康复和辅助疗效。
武义唐风温泉:唐风露天温泉以“诗画江南”为文化底蕴,富含露天温泉项目近二十余种,西湖池“婀娜多姿”;钱塘江池“潮起潮落”;米酒池“暗香浮动”;名花池“浪漫怡人”;女贞子池、芦荟池、瓜果池、牛奶池、咖啡池……另有日式私家露天温泉贵宾房和中式室内温泉贵宾房二十余间,可供尊贵人士会晤度假。客人可享受中药浴、石板浴、米酒浴、温差浴等二十余种特色温泉浴;休息厅可免费提供各式饮料饮品、香烟、包点、水果及读报等服务。该景区包含以下子景点:石温泉,咖啡泉,鲜奶泉,柠檬泉,白酒泉,当归泉,人参泉,灵芝泉,薄荷泉,芦荟泉,女贞子泉,枸杞子泉,名花泉,名木池,醒神温差浴,药足浴,水疗池,瓜果汤,瀑布池,西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