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县地图
夏河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总述:自然资源畜牧业、旅游、水力、矿产是夏河县的主要资源,而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旅游资源:拉卜楞寺是甘肃省三大旅游景点之一,座落在县城西侧,始建于1709年,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起对外开放。以拉卜楞寺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内有独具藏传佛教、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五大景区三十六处景点。初步得到开发的旅游景点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白石崖溶洞、达尔宗圣湖、大夏河森林自然风光等。2002年接待外宾4.1万人次、国内游客23.84万人次。全县旅游营业收入达1345万元,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畜牧资源:夏河县是甘肃省重点牧业县之一。全县草场面积754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18公斤,全县一等草场、二等草场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24.36%和69.1%。拥有各类牲畜72.34万头只,其中牛16万头,羊54.44万只,每年总增各类牲畜20万头只。肉类产量5829.3吨,牛奶产量11020吨,羊毛产量494.5吨。共有林地面积136.46万亩。按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境内还有大面积的宜林地。全县耕地面积1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34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4万亩,青饲料播种面积1.5万亩。2002年粮食产量1042万公斤,油料产量291万公斤。
水利资源:县水能资源潜力很大,水质良好,属全省丰水地区,水能可开发量为11万千瓦。1983年4月,甘肃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大夏河流域规划,编制了《大夏河流域规划报告》,并报省水利厅审查通过。根据规划成果,夏河县境内大夏河干流上规划有15座梯级电站,设计装机容量5.06万千瓦,需总投资4.88亿元。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四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8020千瓦;目前正在开发的水电站一座(头道河电站),装机容量7500千瓦;尚未开发利用的梯级电站还有十座,装机总容量为3.548万千瓦,需总投资3.9亿元。计划近期开发利用的梯级电站有三座,装机总容量为1.4万千瓦,需建设投资1.86亿元。
矿产资源:县内矿藏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铁、铜、金、银、钴、锡、铋、钒、锑、硫、砷、大理石、泥炭、水泥石岩等,种类多、品位高,有矿地带35处。现已有一定规模开采的矿点10处。
地方特产
舟曲核桃栽培历史已久,以曲瓦、巴藏、大峪、憨班、峰迭、城关、八楞、铁坝、博峪等乡栽植为多,品种有厚皮,露仁(蛋壳核桃)等,以露仁核桃为佳,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旅游景点
桑科草原: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13公里处、便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以其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地形起伏缓和,宽广无垠,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甘南州的主要畜产品基地。景点特色: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夏河达宗湖:位于王夏公路约10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是一潭构造成因的断崖地形之湖盆。湖面海拔三千米左右,呈狭长形,湖滨周围怪石嶙峋,虬松四出。湖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百米,面积约有五十余亩。湖滨地形开阔,外围前塬是平坝草甸,三面环山,山上森林密布,林中百鸟群集,湖中鱼类繁生,湖畔野草丛生,百花盛开,湖光山色,令人陶醉。人们形容达宗湖象一颗镶嵌在密林幽谷里的明珠,在高山峡谷之巅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景点特色:达宗湖不仅是高原优良的牧场,也是水鸟群集的天然乐园。
夏河牧区:夏河县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景点特色:全州主要纯牧业县
拉卡楞寺:拉卡楞寺位於甘肃省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大厦河北岸,藏语称“噶丹雪珠达而杰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脩吉洲”。是甘肃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寺院。拉卜楞寺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建筑规模仅次于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拉萨以外藏传佛教最高学府之一。该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人是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嘉木样一世俄昂宗哲(1648-1721),夏河甘加人,13岁剃度出家,21岁赴藏脩学深造,在拉萨四十余年,深通经典,精扬戒律,政教功绩卓著,有“宗喀巴后第一人”之称。他居拉卜楞寺十三年,弘法宣教,为寺院组织建设和讲脩工作倾了全部心血。1710年,他创建了该寺“显宗闻思学院”;次年建大经堂及后殿、净厨;1716年建“密宗续部学院”,为寺院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1720年康熙帝颁扬金印、金册、封他为“扶法禅师传学大宝法王”。此后历世嘉木样活佛为该寺寺主,经历代脩建,规模宏大,先后共建有经堂六座,佛殿约三十座,活佛文化教育邸三、四十院,普通僧舍五百余院约一万余间,占地共八十六万六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四十余万平方米。拉卜楞寺下设六大学院: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时轮学院、医明学院、和喜金刚学院。各学院有经堂一座,显宗闻思居其冠,为全寺之中框,又称“大经堂”。一世嘉木样创建,二世、五世嘉木样扩建,成为有前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宇,占地十余亩的全最庞大的建筑。作为藏传佛教高级宗教学府,拉卜楞寺历来人才辈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学者。嘉木样一世、二世是其是的佼佼者。还有不少高僧曾得到清政府和达赖、班禅活动的重用,被聘为清王朝的国师或达赖、班禅的经师,因而使该寺享誉假迩,四方崇仰。除寺主嘉木样活佛外,该寺尚有著名的的“四大色赤”活佛系统,即贡唐仓、萨木察仓、霍尔藏仓、德哇仓。其后喇嘛孕苦仓、阿莽仓活佛也居色赤地位。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后,拉卜楞寺经历年脩整,法幢重光。现主要有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狮子吼佛殿、宗喀巴殿等二十余座殿宇,以及六大学院等建筑。其建筑形式分藏、汉、藏汉混合式三类,鳞次栉比,金碧辉煌,气势宏大,以“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的特点著称。显宗大经堂皇1985年毁于大火,1986年国家拨专款按原规模重建,保留了原建筑的式样、规模和风格。寺中现存众多佛教塑像、壁画和唐卡,是藏传佛焫术中的瑰宝。其中塑像多达万余尊,高者近十米,小的仅几厘米。弥勒佛殿、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殿、白度母殿等供奉的的主尊无不高大宏伟、庄重精美,堪称上乘佳作。小型造像均制作精巧,大部分都是色泽光丽,装饰华美,名种题材壁画几乎布满各经堂、佛殿四壁,具人极强的宗教审美效果。其唐卡除绘制外,尚有刺绣、贴花、缂丝等多种工焫,内容丰富,制作考究,深受人们喜爱。该寺藏经亦极为亦极为丰富,多达七万余部。除此之外,寺院每年举行的各种大小法会也都仪式庄严,各具特色,令人赞叹不已。全寺性法会和纪念日有正月祈愿法会、辩经法会以及历世嘉木样圆寂纪念日、释迦牟尼纪念日、宗喀巴圆寂纪念日等。拉卜楞寺现任寺主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1948年生,青海省冈察县人,1951年由十世班禅大师认定,1952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坐床。1957年开始担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以后又担任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甘肃省政府协副主任,甘肃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等职位。现任扯卜楞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德哇仓·嘉央图嘉措活佛,生于是月日1944年9月,系拉卜楞寺四大色赤之一。先后在西北民族学院和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习。1979年以来历任夏河县政协副主席子,夏河县副县长,夏河县人大副主任,甘南州人大副主任,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
自然风光
总述:夏河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为6273.88平方公里,人口7.78万人,共辖1镇14乡,有藏、汉、回、撒拉、东乡、羌、锡伯、哈尼、布依、蒙古、朝鲜、土族等十四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约占78%。因文明遐迩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坐落在县城西域,古素有“东方梵蒂冈”之美称。县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原区,东部和南部为底山峡谷区。境内沟纵横,山峦起伏,本县的主要气候为:高寒湿润、日照充足,适宜旅游避暑。全县草场总面积753万亩,大夏河两岸的山谷地带森林茂密,面积达23.7万亩。达里加山高4636米,为境内第一高峰。夏河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草原风光景色如画,森林松涛神均幽远,民族文化绚丽多姿,人文景观特色浓厚。具有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民俗风情、古城遗址于一体。辽阔美丽桑科滩:自夏河拉卜楞沿大夏河西行13公里,便进入水草丰美、宽广无垠的美丽草原——桑科。夏季的桑科绿草如茵,野花争妍,绚丽悦目,似一块天然地毯铺展于天际。大夏河蜿蜒而来,蓝天、白云掩映水面,碧波荡漾,宛如一条哈达,为你献上草原吉祥的祝愿!炊烟袅袅,牛羊点点,帐篷星罗棋布,马背牧歌悠扬,朝霞或者迟暮里,为你展开一副副如诗如画的牧歌景象。
甘加八角城遗址:甘加八角城也称雍仲城。位于夏河县甘加滩偏东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处的台城,初建于西汉年间,为汉白石县旧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汉羌、唐蕃时的边寨重镇。因外形如佛教符号“卍”(“卍”藏语称雍仲,意为永恒),有八角而得名。
高山圣湖达宗湖:位于王夏公路约10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是一潭构造成因的断崖地形之湖盆。湖面海拔3100百米左右,呈狭长形,湖滨周围怪石嶙峋,虬松四出。湖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百米,面积约有50余亩。湖滨地形开阔,外围前塬是平坝草甸,三面环山,山上森林密布,林中百鸟群集,湖中鱼类繁生,湖畔野草丛生,百花盛开,湖光山色,令人陶醉。人们形容达宗湖象一颗镶嵌在密林幽谷里的明珠,在高山峡谷人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达宗湖是附近群众尊奉的“神湖”之一,湖畔前塬,箭杆林立,经幡飘舞。每逢六月,各地香客络绎不绝在来到这里朝圣插箭。这时,整个山峦香烟缭绕,海螺声声,响彻去霄。男男女女手转经轮,口育经文,按顺时针方向绕湖三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神湖,以求神灵保佑,祈愿五谷丰登,人畜两旺。达宗湖不仅是高原优良的牧场,也是水鸟群集的天然乐园。
白石崖溶洞:位于夏河县城北31公里处的甘加乡大尕峡口西侧,峡口海拔3436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海拔最高的溶洞。溶洞入口在河谷西侧的石崖上,洞口距地面30米。溶洞坐西向东,深10余里,可游览的约1500米,高3.5米,宽4米,有独木桥、独木梯客入洞内。洞内熔岩低垂,石帘掩映,偶有小桥石洞、流水鸣琴,或有天然造型如“十万佛堆”、“自现度母像”、“坐禅修行台”、“如意宝像”、“天然稻谷”等。因岩壁光滑,游人多不敢贸然深探。该溶洞被当地藏族群众视为圣地,经常前往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