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镇地图
峡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沿革
1953年建大兴乡,1958年为涂山公社大兴管理区,1961年复乡,1992年撤乡建峡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长江南岸,距区府8公里。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公路在此交会。水上设有码头,客轮可直达渝中区。辖西流、大兴、五星、大石、大田、柏林、上坝、高峰、胜利9个村委会和广阳坝、大兴正街、大兴一村3个居委会。企业以建材、建筑、运输、机械、化工、加工等行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蔬菜。
历史沿革
峡口镇,因境内有“石景峡”,镇政府驻峡口村为名,解放初属上营乡所辖,1951年属(上营)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属上营公社所辖,1961年成立峡口人民公社。“文革”期间改名红峰公社,1972年仍恢复“峡口公社”。1983年更名峡口乡,2001年撤乡建镇为峡口镇。现辖:峡口、新集、党家墩、马家岔、凡家岭、陆家湾、大咀、学校湾、大山、普济寺、上王家、张郭家、庙湾13个行政村。峡口镇位于临洮东北部干旱山区,是全县马铃薯种植大镇,年平均气温6℃,海拔2200米,辖13个村,101社,3619户,16496人,耕地面积67550亩,人均耕地4.09亩,2006年年底人均纯收入1750元。
代码
500108105:~001大兴场社区~002广阳坝社区~200西流村~201大石村~202大田村~203柏林村~204大兴村~205五星村~206上坝村~207高峰村~208胜利村
基本概况
峡口镇位于陕西西乡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3公里,东经107°15′—108°15′,北纬32°32′—33°14′。东邻柳树镇,南界左溪乡,西接骆家坝乡,北连沙河镇,总面积94.5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海拔在450米—1400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84.2%,平川占13.4%,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200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31万元,乡企总产值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元。
自然条件
峡口镇处于峡河下游、牧马河上游,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利便利,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境内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核桃、板栗、大理石、石膏等农作物和矿产.拥有亚洲最大石膏矿。
综合发展条件优越
全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县列峡口村、上王家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社会综合治理和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重点工程、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黄衢南高速公路峡口段自姜村弄村起至三卿口村止,沿线涉及三卿口、元通安、定村、姜村弄等18个行政村,在我市境内线最长(14KM,占全市1/5),征迁面积最大(1080亩,占全市1/8),迁移坟墓最多(1004穴,占全市1/3),拆迁户最多(126户,占全市1/3),安置户最多(103户,占全市1/3),拆迁企业最多(7家,占全市1/2),我们按时完成了征地、青苗补偿和房屋征迁等工作,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二是集镇框架继续拉大,集镇规模上档次。完成王村大道半幅路面的硬化,信用大楼基本建成,工商大楼正在建设,六中路口等国有土地出让顺利出让。三是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等生态镇建设。完成建新、子里安、定村、天堂、新周等7个村路面硬化工程,完成柴村、新村等6个村“路灯亮化”工程,完成上西坑、广渡等6个村“卫生洁化”等,完成上埂、天堂2个村的重点村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