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地图
相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物产资源
相城区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阳澄湖16.65万亩水面,属相城区境内面积12.48万亩,占全湖四分之三。素以“青北、白肚、金爪、黄毛”著称得阳澄湖清水大闸蟹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相城区占全湖蟹产量得65%,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享有“中华之最”的中国珍珠城出场的太湖淡水珍珠工艺品在2001年APEC财长会议期间被指定为馈赠各国财长夫人的专用礼品。此外,御窑金砖、陆慕、九龙砖雕、渭塘琴弓、袁氏堂蟋蟀盆、黄桥青铜器、黄凓瓜子、湘城麻饼等传统手工艺品,特长享誉中外。社会事业
一、科技:2008年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的科技项目260项。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6只、国家火炬重点高新企业3家、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项、省支撑计划项目14只、省级科技孵化器(科技创业园)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国际合作项目3项、海外科学家江苏发展专项1项、省高新产品25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5家,市级科技项目160项。取得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只、省科技支撑项目(农业)1项、批准省级科技创业园1家、省自主创新试点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8只及2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新标准认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321件和489件。二、教育:目前,全区有独立建制公办中小学26所,其中小学13所、高中2所,完中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9所,中心幼儿园13所。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一年来相城区教育局先后获得“2001—2007年度区干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相城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在对本地区教育部门的政风行风测评中,群众综合满意度达100%。整合资源,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决策功能,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008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5.86亿元(不含预算外基建拨款),同比增长20%以上。2008年,全区学校基础建设共投入达5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新建湘城小学、北桥中心小学和御窑小学,改扩建东桥中学,易地新建陆慕高级中学新学期正式投入使用。区政府实事工程教育组团区职教中心即将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望亭中学通过了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的现场评估验收,相城区职业高级中学通过省三星级职业高中现场评估验收,实现了星级高中全覆盖;东桥中学、澄阳小学、阳澄湖中心小学和北桥中心小学通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现场评估验收,全面完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全面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弘扬传统美德、打造感恩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这一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重点展开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等德育活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坚持不懈地抓好苏州市《关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协调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3周岁以上儿童入园(学)率达到99.3%。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100%、99.95%、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0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28%。成人教育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依托各乡镇(街道)成教的阵地和资源,围绕服务“三农”和“富民强区”,全面普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培训,积极推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培训达95470人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涵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以“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为主题,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活动,以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四大工程”为载体,形成了一支由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目前,全区有省特级教师2名,市名教师6名,市名校长5名,市“十杰校长”1名,市“十杰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46名。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56%、98.06%和95.95%。幼儿园、小学、初中高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8.23%、83.91%、83.90%,高中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含在读)比例为8.41%。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发展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区盲聋哑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全面落实“一免一补”等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建立和完善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捐助活动,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相城区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规范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管理,积极扩大公办学校的吸纳能力,切实保障辖区内外来务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08年全区公办学校共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476名,公办吸纳率达70%。
三、卫生:2008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总数138个(含私营医院、门诊部、诊所13个)。全区医院、卫生院床位总数为1079张,千人拥有床位2.95张。全区共有卫生工作者1593人,其中,医生数528人,护士数476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46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护士1.30人。全区卫生系统固定资产3.99亿元。2008年,全区人均期望寿命79.28岁,传染病总发病率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婴儿死亡率3.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8‰。全区各医院、卫生院完成门急诊224.46万人次,出院病人4.82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9.52%。
四、文体:2008年,全区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55610平方米,基层文化建设实现“六个全覆盖”:评弹书场全覆盖、特色文化场馆全覆盖、广场文化全覆盖、数字电影全覆盖、村级图书室全覆盖、文化信息工程共享点全覆盖。全区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共组织开展了三大系列78场群众文化广场活动。截止2008年底,全区公益性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33930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建有篮球场80个,健身点218个,晨(晚)练点15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602人,各级体育健身俱乐部122个,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地理位置
相城区地处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东距上海85km,西距无锡30km,北至南京198km,南至杭州150km。京沪铁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227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纵贯南北,是苏州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节点。交通运输
相城以“规划在先、道路先行”理念规划城市,依托原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绕城高速、312国道、227省道贯穿境内的优势,大手笔启动现代交通建设,以“每星期筑路1公里”的速度开展“网格化”路网框架建设,形成了“九纵九横两联一环”快速通道。全区各地5分钟内即可上高速。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将设在相城区。随着这些“城市血管”的迅速延伸,全区实现了公交线路网络化,实现了城区路路通公交、农村村村通公交。根据相城区的交通规划,区内将形成方格网的道路,并与轻轨形成多层次、系统化、布局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发展规划
目前,相城区紧紧抓住苏州“十一五”规划重点实施“东进、北拓”的新机遇,精心制定分区规划,确定相城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轴两翼、三核三片、四湖连心”。元和塘为全区发展主轴,南部联接苏州古城,北部连接常熟,轴上集中全区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构筑功能核心,成为苏州两大副中心的重要载体,将承担未来“大苏州中心”职能。阳澄湖地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未来建成全区生态翼。以望亭、黄埭两镇为核心,重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全区产业翼。从阳澄湖出发,经过生态绿心,连接四角湖泊,实现从乡村向城市建设区逐层渗透的生态与景观网络。以现代物流与高端制造业为主的西组团,以区域商贸、研发创新产业为主的北组团,和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的中心城区,组成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的三大城镇建设区。2006年.中共相城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将着力打造“四个城”,即“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人居城”的目标:“水城”:将以打造岸绿水秀的现代水城为目标,结合旅游开发做好水系调整规划,切实加强水环境建设,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东方水城在苏州,苏州水城看相城”。
“花城”:将按照季季有花、处处成景的目标,加快生态保护区、生态走廊、生态绿带建设,加强立体绿化和花草种植,使相城区“城在林中南楼在绿中、人在花中”。
“商城”:将大力发展中央商贸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品牌企业、连锁企业入驻,逐步建设成为苏州城北地区比较繁华的商贸区。
“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将在水城、花城、商城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相城区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