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地图
小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小河镇小河镇位于孝昌县东北部,南接县城关花园镇,北与大悟县芳畈镇毗邻,东与小悟乡接壤,西与王店镇、卫店镇相连。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大部分是丘陵。境内有澴河和沙窝河,金盆和芳畈两大水系及灌溉系统。2008年,有水库11座,当家塘堰1530口,泵站16座,过河大桥4座。耕层土壤主要有粘土、沙壤土,大部分为黄壤土。为针阔叶混交林。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22℃。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镁矿、磷矿、重晶石、石灰石、河砂石及丰富的碳酸钙富锶低钠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易发生雷电、洪水、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2008年,国土面积为8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4743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6965亩,旱地面积为7778亩。2008年,辖沙窝、杨畈、夏庙、庆祝、青泥、泉塘、槐河、石门、杨林、宋砦、黄砦、庆丰、友二、仙人石、雨台、夏砦、新建、张砦、石当、新堰、观山、柘树、陈湾、四里、黄湖、小河、菜园、花山、双泉、联溪、堰口、三河、顺水、石子、红河、大山等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5个村民小组,8987户,总人口4500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126人,劳动力人口15516人。自然增长率7.27‰。全镇以汉族为主。2008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财政总收入613万元,农民人民纯收入3715元。科教文卫
小河镇现有25所学校,其中初级中学3所,完小15所,初小7所,教学点2个,初中学生2900人,小学生5100人,共开设137个教学班。全镇共有在职国家教职工380人,民办教师78人,今年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1人,镇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秀党员68人。近几年来,小河镇教育系统为深化落实教育改革方针,不断优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才培训、校园建设等方面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建起教学楼10栋,扩大校园面积220亩,每年暑期对全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在教师中自愿参加本科,大专学历进修的已有一百多人,教学质量一年一步新台阶,2002年中考全县排名第三名。2002年顺利通过省市普九复查验收。镇中、镇小先后被评为市、县级"安全文明校园",另有20所小学被评为镇级"安全文明校园"。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全镇学校房舍、设备均有很大改善。近几年来,教育系统为深化落实教育改革方针,不断优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才培训、校园建设等方面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先后建起教学楼10栋,扩大校园面积220亩,每年暑期对全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在教师中自愿参加本科,大专学历进修的已有一百多人,连续五年中考全县排名前三名。小河镇历史悠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书法、剪纸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已有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2名,省级书法协会会员3名,县级书法协会会员12人,150多人为孝昌县书法协会小河分会会员。个人建书画剪纸艺术工作室2处。有福利院2个,在院老人98人,文化活动中心1个,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总投资30万元,设有图书室、科技培训中心、电子阅览室、歌舞厅、棋牌室等,已接待10000余人借阅图书,举办20期科技培训,培训涉及种、养等10多个技术,培训人数20000余人次,日平接待群众100余人次。有农家书屋21个。有中心卫生院1个,达标村级卫生室32个。200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农村低保共有1500余人。全镇有敬老院院2处,并多次年扩改建,对五保老人逐步实行集中供养。小河镇各类学校
孝昌县小河镇三河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中学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公兴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前进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友二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双泉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堰口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夏庙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夏砦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大山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小河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庆丰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新堰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新联中心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松林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槐河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民乐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沙窝中心小学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初级中学孝昌县小河镇牌坊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联溪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联群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花山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观山初级中学孝昌县小河镇观山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金盆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铁岗村完全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陈湾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雨台初级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顺水中心小学孝昌县小河镇黄湖中心小学
经济发展:小河镇近年来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三年调整"五个一万亩"的总体思路,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两庄两园一线一畈"的农业调整开发格局,共调整开发优质枣、优质李、优质桃、柿基地10000亩,蔬菜10000亩,优质稻10000亩,油菜10000亩,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小河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岗上林果茶,沿河种蔬菜,大田优质稻,山上种油菜"的农业结构调整格局。小河山场广阔,矿产丰富,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镁矿、磷矿、重晶石、河砂、粘土及丰富的碳酸富锶低纳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近年来,按照企业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行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实现了政企分开。镇苍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黄麦岭磷矿集团公司,随州市磷肥厂强强联手,既壮大了企业实力,又盘活了资产存量。水神饮品有限公司通过市财政局注资100万元生产的"小河溪"牌大桶水,产品进入市场后深受孝感、孝昌及周边乡镇消费者青睐,年创产值180万元,利税18万元。小河镇进一步放宽了经济环境,狠抓了招商引资及个私经济逢勃发展。发挥镇内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对明清古建筑一条街实行了保护性开发,观湖路农家游A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有5家建成并开门营业。同时,利用这些资源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仙桃市武术学校、市国税局、三江航天集团等一批业主相继落户小河。个私企业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900户,从业人员达到3600人。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共开发各类基地4000余亩,种养业已具规模。乡镇企业主要以建材、加工、运输及养殖为主,按照企业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实现了政企分开。小河镇委、镇政府筹资1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观山禅寺、明清古建筑一条街、观湖路农家游A区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民营经济,建成小河镇中心集贸市场、鑫城商贸区和石桥东街集贸市场,使镇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0%,安装程控电话2000门,已辐射38个村。
10、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小河镇
简介:小河镇位于石台县西北部,东与矶滩乡接壤,南与丁香镇、东至县高山毗连,西与东至县洋湖镇、张溪镇汪坡为邻,北与贵池区牌楼、唐田镇共界。土地总面积134平方公里。2007年末,辖13个村民委员会,203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5784户,总人口20676人,其中非农561户,人口91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54人。镇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哈尼族、彝族,共计15人。小河,原名小河口,因黄湓河上游两条支流(梓溪河、石岭河)于此汇合而得名,故而沿袭至今。自1985年小河乡更名为小河镇,区划基本稳定。2007年初全县乡镇区划调整,莘田乡并入小河镇,政府驻地仍在小河。是石台县西北部重要集镇。旅游资源:会主山(又名卉竹山)遗址,卉竹山寺庙初建于明·嘉庆年间,毁于兵燹,至清代顺治16年卞上人来到古刹,重建寺庙,更名为“园会禅林”,后因年久失修而颓废,清末年间,九华山僧妙清来此募资复建,规模甚大,于“文革”中拆毁,现仅存石刻碑记一块,此处为原贵池县西南名胜。再往东南角,有胡氏宗祠三处(两处被毁,有碑文记载和遗址,一处保存完好)。朱氏宗祠一处,(相传为明·崇祯三太子定王筹款修建,现前厅保存完好)。宋代修建的拱桥(名新桥),建于清初的红桥都保存完好,桥边有红庙遗址。有古栈道于绝壁,栈道洞孔现仍清晰可见。胡氏老宅,建于清初,内存雍正二年和十一年池州府所赠“清时人瑞”、“盛世蜚英”两匾。沿途有500年古树数棵,溶洞多处,名胜古迹集中,有开发价值。新石器遗址,坐落尧田村,70年代发现,出土新石器若干件,现存放于黄山市博物馆,还有莘田鸡公堰新石器遗址。城山寨古战场遗址(元末明初),坐落于郑村村,元末池州府总兵罗友贤在此扎寨,设有驯马堂练兵场、园艺堂农业基地及粮仓、铁炉堂为制造并囤积兵器场所,并建造囤兵营房。寨口有石闸、水闸、木滚闸,后被朱元璋手下开平王常遇春用计破之。遗迹依然可寻。城山寨山下为著名的郑村农民暴动指挥部故址,现有石台县人民政府修建的郑村暴动纪念碑耸立于右边山岗之上。石台县著名的百丈崖景区,座落于小河镇北岭村与矶滩乡交界,现旅游公路已修建至北岭村北岩组。小河境内溶洞无数,有全县闻名的“如来洞、龙洞、牛毛洞、云岩洞、里塘洞、经布洞、洪洞等二十余个有待开发。古墓、状元墓坐落在桂村,文举状元胡从隆,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有碑记。四品官墓,明朝吴赐(历官监察御史、河南按察司)墓。
文化底蕴:全镇古文化底蕴丰富,有:石刻二十余块,古本刻对联,匾额,古建筑等。其中安平村塘西胡氏宗祠遗址尚存唐代形态各异的旗鼓十三尊,旗架八对,另尚存濒临失传的《十番锣鼓》及《十样景》乐谱。
9、湖北省襄樊市宜城市小河镇
宜城市小河镇简介:宜城市辖镇,1949年为第四区,1953年为第十区,1956年设小河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3年改第二区,1974年为小河公社,1984年置乡,1990年建镇。2004年原小河镇与朱市镇合并,组成大小河镇!位于市境西北部,东临汉江,距市府16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3.3万。焦(作)柳(州)铁路、207国道公路穿过境内,汉江沿东境流过。辖新华、郑湾、梁堰、高庄、营河、谭湾、蔚营、朱坡、明正、杨湖、杨岗、胡湾、联盟、张咀、詹营、高湾16个村委会和小河居委会。农业以种植粮、棉、油为主,是宜城市主要产粮区之一。乡镇企业有运输、化工、轻工、建筑、建材、纺织等门类。宜城市小河镇辖28个行政村,党员2187人。小河镇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兴办了一批解民忧、顺民意、惠民利的好事实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力推进小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力发展:小河镇以207国道两旁稻田为中心,采用太阳能频振灯诱虫、稻鸭共养等综合防治技术,以宇帆农产品有限公司、金谷粮油公司、恒力粮油公司、宏禾粮油公司等23家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两万亩优质绿色水稻基地。安装太阳能频振杀虫灯300盏,采取上面点灯捕蛾,下面鸭子来捉的治虫防病方式,保证不打农药,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30%。这一模式的推广为小河老百姓增收节支近千万元,也为小河镇经济发展酝育出一条新的有特色的康庄大道。
商业发展:自2000年来,小河镇商业迅猛发展,街道一片繁荣景象。大小超市陆续陆续开业,家电城生意兴隆。位于小河镇南大门的源通家电城已发展为具有规模商场模式,商城占地300平方米,入住品包括格力空调,创维电视,美凌冰箱,松下洗衣机等世界著名品牌。技术先进的家用电器使小河镇的父老乡亲有了生活质量上的提高,生活水平与城市看齐。
生态家园:小河镇高庄村村民丁某逢人就说:“我们生活在农村比城里舒服得多,空气好,道路平,水干净。”小河镇新华、高庄、詹云、胡湾、曾庙、荣河、民政、联盟、黄集等村通过“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障)、“三化”(绿化、美化、净化)等系列工程,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公路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垃圾实行统一收集。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镇实行村民保洁自制,每天派2民村民当“保洁员”,人人养成保洁习惯。
基层党建:小河镇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开展好“四个一”工作,即讲一次主题党课、组织一次“流动党校”宣讲活动、召开一次党员座谈会、开展一次对困难户、上访户等重点对象户的走访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小河镇坚持开门搞活动,公布“干群联动电话”。现在村民通过电话就可以在跟村镇领导反映问题,出谋划策。高庄村民赵某通过“干群联动电话”,向镇党委反映自己养了5头猪,希望能建一个沼气池,得到了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
社会和谐:今年小河镇投资200余万元参与社会事业建设。配齐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棋牌室、健身广场等设施,改善养老院降温取暖设备。组织电影队到各村巡回开展免费送电影活动80多场。小河镇实现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所有的村建有村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室,所有村卫生室达到省级建设标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基本医保在2011年前全覆盖。各村以规范村规民约为突破口,倡导新生活。村班子普遍健全有力,大部分村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98%,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5、陕西省城固县小河镇
小河镇辖15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有1241户,4424人,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徐向前部队曾在小河街召开小河口会议,有遗址一处。该镇枣皮、杜仲、柴胡、葛根、天麻等药材资源丰富;火棘等盆景素材分布广泛;有水电站多座,容量为1500千瓦,水资源充沛。特产主要以黑木耳、香菇和板栗为主,年产量分别为100吨、100吨、390吨。汉中亨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小河镇建起完全适合红豆杉生长的种植基地2万亩,已成功培育红豆杉150万株,实现了红豆杉的野生变家栽。公司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撑,每年进行扦插繁育红豆杉,数量可成倍增加。建组培繁殖石斛种苗基地,完成了石斛的组培、炼苗和移栽定植仿野生技术课题研究,并取得成功。保护繁育了抗癌药物珙桐50万株,七叶树150万株。7、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
简介:小河镇地处酉阳县西南边陲,与贵州省沿河县接壤,距酉阳县城43公里,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总人口1.78万人。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位于酉阳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总人口1.78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0.6万人;有耕地面积12386亩(其中田6580亩,土5806亩),林业用地面积近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2万亩。镇内地形以深丘为主,海拔在300-800米之间,日照时数长,气温适中,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玉米、薯类、水果、蔬菜、烤烟、药材等粮经作物,铜矿、大理石、铁矿、石灰石等矿产储量大。甘龙河、宜居河、铜鼓河流经境内;还有丹霞地貌、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和古朴的阳戏、儸戏、狮子灯等民族文化产品.自然资源:该镇海拔高差大(300—800米左右),呈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盛产盛产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烤烟、药材等粮经作物。特别是桃坡村的柑橘是远近闻名;黄柏、杜仲、天麻、白术、板兰根等300多种名贵中药材畅销全国,更是青蒿素含量居全国之首的青蒿主产地;镜内丹霞石、石灰石、磷矿石、大理石、铜、铁、锌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储量大,易开发;甘龙、红井、官路滩三河交汇于此,水能资源居全县之首,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是发展小水电的首选地。这里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有奇特的峡谷风光和绵延不绝的森林,桃坡仙人洞,是苗族祖先生活起居的遗址,兴隆阳戏被海内外称为土家文化的活化石,境内河流潺潺,清澈明净,是漂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全镇集镇功能齐备,宽带互联网、光纤电视全面开通,移动电话网覆盖率达98%以上。邮政、金融、保险、电信等部门均设有管理机构和营业网点。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
经济开发:开放奋进的小河,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招商强镇和产业兴镇战略,努力建设渝黔边贸集镇。重庆水利投资公司、重庆力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看好这片热土,纷纷落户小河,进行项目开发。河东集镇开发小区、万亩农田综合开发示范园即将启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