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甸镇地图
小中甸镇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教育
小中甸镇有23个教学点,其中镇中心完小1所,小学22所,现在,小中甸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1061人,其中小学生人数810人,中小学人数251人。为了努力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此项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则》,签订了“两基”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去年我镇有小学专任教师70人,学历合格率达98.5%。2008—2009学年度7—12周岁适龄儿童853人,在校学生836人,入学率达到98.01%,小学辍学率为3.29%。13—15周岁少年417人,在初中以上就读的有268人,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64.27%,初中辍学率为31.58%。镇政府努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农村党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养殖、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全年共培训了6期,为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奠定了基础。
旅游资源
森林为国家资源,人民的财富,加强林业工作,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是我镇的重要工作之一。小中甸镇是进入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门,同时所处的214线是香格里拉精品旅游黄金线,沿途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已成为香格里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小中甸镇政府对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高度重视,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严厉打击盗砍盗运者,严格把好民用材指标和柴火指标的分配手续关。一年来,共查处各类林政案件24起,没收木材62方,实现罚没收入112715.00元,该镇在加大对木材管理的同时与三村委签定《小中甸镇林业资源管理责任状》、《环境保护责任状》等各种责任状,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该镇的一草一木、使该镇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区划人口
小中甸镇面积878.94平方千米,人口0.97万人。辖3个村委会(50个农业合作社,78个自然村):联合、和平、团结。镇政府驻小中甸村聪康塘。邮编:674401,代码533421102:~201联合村、~202和平村、~203团结村,小中甸镇交通十分方便,滇藏公路贯穿全境,还有林区公路,乡村公路345公里,遍布于3个行政村的78个自然村。
自然环境
小中甸为二块大小几乎相等的坝子,总面积128平方公时里,北稍高,南稍低,周围群山环列,硕多岗河从北往南贯穿全境,农田村舍分布于河的两岸。据土地详查,全镇总面积879平方公里(1318405亩),其中耕地面积41433亩(1990年统计数为27054亩),林地770178亩,牧草地416701亩,水域面积9084亩,居民点占地6488亩,交通占地6865亩,未利用荒山67656亩。小中甸地处高寒坝区,年平均气温5.8°C,极端最高气温26.5°C,极端最低气温-19.4°C,无霜期10天,年均降水量849.8毫米。农作物一年一熟,主产青稞、小麦、洋芋、蔓菁。
特色产业
小中甸镇半牧半农的高寒坝区,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主产青稞、洋芋、小中甸镇草场资源丰富,牲畜品种较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较多,2006年全镇大小牲畜存栏3450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21461头,小牲畜存栏13044头,生猪存栏11834头。小中甸镇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工作指导精神,继续把农业问题摆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2006年投入30万元完成青稞基地建设,全年农田综合防治面积达23102亩,土壤改良2965亩,科技培训2378人次,青稞良种繁育200亩,良种推广青稞9500亩,青稞规格化种植5500亩,洋芋基地建设6200亩,洋芋良种种植8418亩。
经济概貌
199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614亩,总产3963吨,亩产168公斤,人均产粮509公斤。大小牲畜存栏27643头(只),肉类总产量341吨,牛奶产量167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83万元,人均748元,纯收入411万元,人均527元。2006年小中甸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467.1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503.83万元,畜牧业收入为1243.91万元,林业收入为43.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为72.26万元,其它收入604.01万元。投入65万元对镇政府政务公开栏、食堂、三村委信息办公室进行了建设并购置办公用车一辆;完成89万元的联合村地震安居工程;投资270万元的和平村整村推进项目等都已完成,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53万元。
历史沿革
小中甸镇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县城建塘镇之南,介于北纬27°20′~99°59′之间,镇驻地小中甸村,海拔3240米,距县城36公里。元代称小旦当,亦称杨达木,属奔不儿亦思刚招讨司管辖。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杨汤安抚司,弘治九年(1496年)为木氏土司占领,嘉靖八年(1529年)在今联合村贡下建行宫管理滇西北藏区,清雍正二年(1724年)中甸归属云南管辖后,为小中甸境,民国改为第二区,民国29年改属全甸乡。1950年设小中甸区。1958年建立高原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改称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改为小中甸乡,辖联合、和平、团结三个行政村,50个农业合作社,78个自然村,1313户,7802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