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马镇地图
下司马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
下司马一带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茂密,生长着大量经济林木和药用植物;向北40多千米,是昔日被称为世界最高城的帕里。下司马一带的藏族民居是清一色的松木阁楼,外有栅栏木围,墙壁、栏杆和屋檐等处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艳丽缤纷,与西藏其它地方风格迥异。
文化
下司马镇的街道也是木文化的世界。说来镇上只有一条街,街道两边的木楼雕花彩绘,一家赛一家的精致。楼上有雕花栅栏的阳台,让人想起老北京的戏楼子和四川的茶馆。过去,经商的大都是匆匆过客,当地人全靠出租店铺,就这样也能大发利市。如今,经商的竟然还是以外地人为主,几千人的小镇也有舞厅、发廊、时装店。巴掌大的地方,人们闲暇时即便不买东西也要上街逛逛。
景点
下司马有一座东嘎寺,有500多年的历史,属格鲁派。1951年7月间,中央代表张经武将军专程绕道来此,向等待观望中的达赖喇嘛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十七条协议”的副本,为“十七条协议”得以实施铺平了道路。东嘎寺因此声名远扬。著名的康布温泉地处下司马以北30多千米处。途中有一座嘎居寺,寺内有清朝驻藏大臣升泰题赠的“大放光明”匾,寺旁可见清兵修筑的抗英炮台遗址。
历史
亚东原来隶属帕里宗政府管辖。当年号称“小香港”,就是指县府所在的下司马镇。镇上有前街、后街,人口2000多人。那地方原来是亚东河与珠穆河交汇冲成的一块三角河滩。1904年英军入侵拉萨以后,挟迫西藏地方政府与之签定了《拉萨条约》,将亚东等地开辟为商埠,原本就为商贾云集的下司马镇愈加繁荣起来。商人是无所不能的、凡是香港市场上有的,就有本事运往亚东贩售,然后再销往西藏各地。十四世达赖喇嘛当年有一辆吉普车,就是拆成零件,由马帮驮到拉萨再组装起来的。这辆车至今还保存在罗布林卡内。1906年英帝在老亚东设立的商务代理处迁至此处,并设立了固定的官方机构,建立邮电站,下司马镇为英国的租界地。1955年4月11日,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正式签字,下司马镇移交给中国政府。1960年始建下司马区。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亚东商埠关闭。生意固然是清淡了,但下司马的城镇的格局已然形成,近年再度繁荣起来。1964年7月6日经西藏自治区储备委员会批准,改设下司马镇,面积225.2平方公里,下辖下司马居委会、春丕村委会、珠居村委会,是亚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中心,盛产多种名贵药材,中不之间的民间贸易在此十分兴盛,是名副其实的边境商业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