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地区地图
日喀则地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基本信息:日喀则地区位于西藏西南部,西接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南与尼泊尔、不丹两国接壤。RikazeDiqu,0892,542300,857000,地区行政公署驻日喀则市区划简介:日喀则地区辖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7个县(定结县、萨迦县、拉孜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仲巴县、萨嘎县、昂仁县、谢通门县、南木林县、仁布县、白朗县、江孜县、康玛县、岗巴县、亚东县)。全地区共有2个街道、27个镇、174个乡。
下辖区域:日喀则市,面积3700平方千米,人口9万。邮政编码857000。辖2个街道、10个乡。南木林县,面积8300平方千米,人口7万。邮政编码857100。县人民政府驻南木林镇。辖1个镇、16个乡。江孜县,面积3800平方千米,人口6万。邮政编码857400。县人民政府驻江孜镇。辖1个镇、18个乡。定日县,面积140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200。县人民政府驻协格尔镇。辖2个镇、11个乡。萨迦县,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7800。县人民政府驻萨迦镇。辖2个镇、9个乡。拉孜县,面积44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100。县人民政府驻曲下镇。辖2个镇、9个乡。昂仁县,面积276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500。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辖2个镇、15个乡。谢通门县,面积14000平方千米,人口4万。邮政编码858900。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辖1个镇、18个乡。白朗县,面积2500平方千米,人口4万。邮政编码857300。县人民政府驻洛江镇。辖2个镇、9个乡。仁布县,面积2100平方千米,人口3万。邮政编码857200。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辖1个镇、8个乡。康马县,面积54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7500。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镇。辖1个镇、8个乡。定结县,面积53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7900。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辖3个镇、7个乡。仲巴县,面积459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8800。县人民政府驻拉让乡。辖1个镇、12个乡。亚东县,面积51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7600。县人民政府驻下司马镇。辖2个镇、5个乡。吉隆县,面积93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700。县人民政府驻宗嘎镇。辖2个镇、3个乡。聂拉木县,面积77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300。县人民政府驻聂拉木镇。辖2个镇、5个乡。萨嘎县,面积124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600。县人民政府驻加加镇。辖1个镇、7个乡。岗巴县,面积41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7700。县人民政府驻岗巴镇。辖1个镇、4个乡。
风土人情
丧葬:亚东,藏名桌木,意为险峻谷,位于喜玛拉雅山南坡。亚东地势北高南低,全县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宽南窄的条形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西藏其它地方不同的丧葬习俗——火葬。据当地的人讲,由于亚东群山环抱,很少有秃骛下来,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选用火葬。火葬,在亚东藏族中是一种高级的葬法,由于葬法在群众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仪式也比较隆重。现根据所见所闻对亚东丧葬的过程做一简要介绍。尸体的处置:人一断气,主家马上派人通知亲属及近邻,同时要派一位直系亲属去自己信仰的寺院占卜算卦,确定火葬的日辰,死者在家停放时间的长短,待人求卦回来后,方能确定。下一步就准备对尸体进行处理,与主家关系比较密切的近邻就用温水(温水中有藏红花等藏药〕。替死者擦洗一遍,然后在死者的眼耳、鼻等隙中塞满鲜稣油,把死者的两手、两脚交迭在一起,捆成胎儿形,从头到脚,不许有裸露肌肤之处,然后装到棺材里头(棺材是木材做的正方形),把棺材放到堂屋的地板上,堂屋本身摆满酥油灯,在这三天当中,有喇嘛白天黑夜的进行诵经,尸体的处置就是这样。
具体过程:火葬者的遗体,一般在家停放三天,头两天主家守护死者,到了要火化的前一天晚上,全村各户至少来一人,大家在死者家静坐一夜,表情十分严肃认真,只是默默喝酒、喝茶。清晨四点左右,大家就开始早餐,七点左右,主家给死者敬献哈达,然后全村各户要来人给死者敬献哈达,献完哈达,四个年轻力壮的人抬起棺材往火葬场走,亲属把死者送出大门。到了火葬场,可看到一座石块垒成的塔状建筑物,将死者从塔口放置在摞好的“井”字形柴禾上,转好头向,活佛在死者头前的平地上画八卦图,点燃火,边烧边念经,火葬也同时开始,烧完之后丧葬也告一段落,即干净、又不上坟扫墓,只是根据自家情况念大、中、小经。三天之后,死者直系亲属派人去收拾烧后的骨灰,打开塔门,依据骨灰上留下的脚迹,可推断死者的转世,如:骨灰上留下狗爪印,即说明死者转世为狗,以此类推。至此,火葬仪式全部结束。
人文景观
日喀则地区的寺庙众多,建筑风格各异,寺庙内遗存颇多的文物珍品。扎什伦布寺殿宇毗连、群楼叠叠、金碧辉煌,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夏鲁寺的建筑是藏汉民族艺术的结晶;白居寺是江孜平原上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萨迦寺在西藏宗教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有“第二敦煌”之称;热拉雍仲林寺是西藏笨教重要寺庙之一;还有珠峰脚下的绒布寺。这些寺庙有的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日喀则地区曾建立过萨迦、帕主、仁蚌巴和藏巴几大王朝地方政权,在西藏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些寺庙在地方宗教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风情旅游
日喀则市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汇合口附近,是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海拔3830米,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人口65.5万人,历史上该地称“年麦”,藏语意为“年楚河下游”。日喀则旧时属于“卫藏”中的“藏”地,又称“后藏”,吐蕃时,划卫藏为四茹,该地区为叶茹和茹拉部。元时,八思巴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以萨迦为中心建立萨迦地方政权统领西藏,设立13万户,其中有4个万户在今日喀则地区。帕木竹巴王朝后期,仁蚌巴家族发迹于后藏,以日喀则为基础建立仁蚌巴政权,后来藏巴汗推翻帕木竹巴王朝,建立第司制度,统治并居于该地,一度成了整个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7世纪中叶,固始汗帮助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灭藏巴汗后,四世班禅喇嘛驻锡扎什伦布寺,开始了由清朝政府中央政府管辖下的班禅活佛地方统治。现今的日喀则市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其繁华程度不亚于拉萨。,交通,民航客运销售日喀则售票处电话:拉萨-日喀则,拉萨长途汽车站和八朗学和吉日旅社之间的北京东路,每天早上7:00起,有私营中巴开往日喀则。日喀则-新定日,没有直接班车前往,可坐小巴先到拉孜,再找车。新定日-绒布寺,没有班车通行,找车也很困难,最好在拉萨或日喀则包车。日喀则-樟木,有班车通行。日喀则-萨迦,日喀则汽车站门前有开往萨迦的车,早7:00-8:00开车,行车5小时。饮食,在日喀则市内,有很多川菜馆和藏餐馆,最集中的两个地方就在解放北路和珠峰路,那里的川菜不是很贵,要比拉萨的便宜很多;在藏餐馆里,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藏餐,如糌耙、酥油茶、手抓牛羊肉、各类灌肠、凉拌牦牛舌、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青稞酒等都有的卖;不过,如果去较偏远的藏民聚居区,还可以吃到更多、更纯正的藏族风味小吃。购物,扎西吉彩是日喀则一个林木掩映的美丽小村,是西藏著名的手工艺之乡。从陶罐、腰刀、水瓢到手镯、佛像、项链,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如果真想在日喀则购买藏族工艺品的话,藏族的首饰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此外还有唐卡、藏刀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价格从十几到几十元不等,在旅游景点及集市上都有设摊。藏刀不能带上飞机,请在当地邮寄。娱乐,日喀则现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业余文艺宣传队2个,各县乡还有不少群众自发组成的藏戏队。有地区群艺馆和县文化馆4座,新华书店16座。全地区有电影院2座,录像、VCD放映厅、卡拉OK等新的娱乐文化设施在城镇不断增多。西藏风情,第一,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西藏各种葬式的分布和演变,大多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在大部分缺乏林木的地方,以天葬为主,较少施行火葬;而在东南森林茂密地区,火葬较盛行,沟壑激流较多的地方,人们将水葬视为与天葬同样的葬仪。第二,受藏传佛教影响大。自佛教传入西藏后,无论是丧葬观念,还是葬礼、葬仪、葬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佛教转世轮回观念影响下,古老的土葬习俗慢慢被淘汰,因为为了顺利转世,不应在尘世中留下任何牵挂的痕迹,尸体当然应该处理干净——喂鹰、喂鱼、焚化……但本身实行转世的高僧大德,可以超越常人的轮回,故而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要实行塔葬。西藏的葬式可分两个阶段,后期的葬式几乎无一例外打上佛教烙印。第三,葬式种类齐全。除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五大主要葬俗外,还有崖葬、树葬、寄棺葬、石棺葬等等,这里几乎存在世界上所有丧葬方式。而且西藏的丧葬民俗结构复杂,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从时间段来看,早期以土葬为主,佛教传入后,天葬占统治地位;从等级层次看,塔葬、火葬普遍被视为高等级葬式;从地域结构看,各地对丧葬方式的理解不同,而且藏文化腹心区以天葬为大众葬俗,而边远区各不相同,有以水葬为主者,有以火葬为主者,也有以崖葬、树葬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