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庄镇地图
夏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发展快速。到目前,引进国内外企业262家,规模以上企业66家,形成了机械制造、纺纱织布、食品加工和化工产品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域内骨干企业有孚日家纺、凯加食品、清净食品、晟绮工业园、广大铁合金、泰华食品、富连京食品。民营经济着力打造“出口铸件、现代刀具、红纸对联、棉机钢筘、石膏装潢、花生加工、木器加工、橡胶制品、纺纱织布、机械制造”十大特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新兴村级“一村一品”民营小区35个,全镇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十里堡优质刀具、东李家村的红纸。
镇情简介
夏庄镇位于县境东部,黄淮海平原南缘,大别山北麓,是一个平原乡镇,也是息县重点规划建设的镇。东与长陵乡以乌龙港为界,南隔汪湖、泥河与陈棚乡相望,西北部、西部与张陶、项店二乡镇相连,北依白马港与小茴店镇毗邻。106国道和337省道纵横交汇于镇中心,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畅通,素有“过路口”之称。全镇面积78.5平方千米,辖十六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38764人。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制,上季种植小麦,下季种植水稻。气候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河渠密布,稻香荷艳,水美鱼肥,颇具水乡特色。
名称由来
为何叫夏庄这个名字?这是为了纪念一位教学先生而起的。据《故城县志》载,据明朝万历六年二月所立夏光显墓碑碑文称:该村有一位教书先生,姓夏名光显,在其所教学生中,有三名进士及第,足显其教学成绩显著,一时夏先生之名位冠儒林,受到敬重,家乡人民为纪念夏光显,故将村取名为夏庄。这又是村名的一个来源——因人而异。还有一个典例“大炮吴家庄”。在枣强县城南吴家庄,曾有一个叫吴英俊的人,他学得一身好手艺,翻砂铸造,铸件精良,名扬四方。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舰艇无理进攻我沿海城市,故急需铸造岸防大炮,保定府官员与地方士绅遂与吴英俊商议让其铸炮。吴英俊出于爱国热情,欣然受命,连夜奋战,经反复试验,终于铸成了可装火药120公斤,射程40公里的大炮。吴英俊名声大振,有人给其起绰号“吴大炮”,村名由此而得。?
历史文化
夏庄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高密八景中的东蒲荷香和龙潭夜雨在镇域内,新兴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河崖每年一度的桃花节,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一大特色景观。该镇东李家村的红纸对联生产(年画),源远流长。清道光年间,北村一些艺人,在扑灰年画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天津杨柳青、潍县杨家埠年画的刻印技术,加以再创造,发展成独特风格的半印半画式年画。艺人们以木版线条代替扑灰描画,又加上绿和橘黄两层套色。工艺简于扑灰年画,一幅版样,可印制很多张,适应于大批生产。清朝末年,艺人们在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画技艺的基础上,发展成全部木版印制的木版年画。
下辖区域
夏庄街道地处青岛市近郊,地域面积84平方公里,辖夏庄、华阴、太平庄、史家泊子、王家泊子、东黄埠、中黄埠、西黄埠、源头、少山、丹山、彭家台、马家台、杏杭、秦家小水、刘家小水、安乐、罗圈涧、崔家沟、瑞云、南屋石、太和村、云头崮、张家沙沟、李家沙沟、冷家沙沟、李家曹村、辛家曹村、中曹村、王曹村、新民村、西石沟、贾家营、郝家营、刘家营、东古镇、前古镇、后古镇、东宅子头、西宅子头、寺后、张家庄、上峪、下峪、上蜜蜂、下蜜蜂、南坡、青峪、河崖、兰山50个行政村,6.8万人。
镇情概况
夏庄镇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镇,位于市区北10公里处,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4300户。境内北部属伟德山区,低山连绵,海拔多在400—500米间,有伟德山省级森林公园一处。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沿河阶地。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靓点。现在全镇有凯加、惠德、南洋、清净食品、德立信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带动蔬菜生产面积6万亩,蔬菜生产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无公害韭菜、小香葱、大棚精细蔬菜、小甜瓜等十几个蔬菜品种成为品牌农产品,冠以“金夏庄”和“绿河崖”商标,销往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每年向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出口蔬菜近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