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兰州市地图 >
西固区地图
西固区相关地区地图:

名优特产

西瓜:西固旱沙西瓜有107多年的种植历史,曾以个大、皮薄、瓤沙、汁多甘甜而蜚声海内外,远销新加坡、俄罗斯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种植面积630亩左右,产量4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黄河蜜、金蛤蟆、金塔寺、麻醉瓜及富含"大板瓜籽"的籽瓜。红枣:主产于河口、达川一带。因个大核小,肉厚甜脆,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盛名,年产量27万公斤左右。洋葱:主产于河口乡。因个大皮老、鳞茎肥厚、抱合紧密、味辣清脆而闻名。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600万公斤,远销广东、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区。冬果梨:主产于东川乡梁家湾村和陈坪乡范坪村。曾以肉质细嫩、皮薄汁多、香甜纯美而驰名省内外。有祛痰止咳、清肺散寒之功效,尤其对老年人哮喘、气管炎病效果更佳。年产200万公斤。软儿梨:主产于范坪村。鲜梨为淡绿色,酥嫩可口,酸甜适度。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即为软儿梨,含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治煤气中毒之功效。年产15万公斤。苹果:主产于新城、柳泉、西固、陈坪等乡。主要品种有国光、红星、红元帅、红富士、红玉、红香蕉、黄香蕉、印度等。现有果园面积4677.5亩,年产213.46万公斤。山楂:主产于东川乡,种植面积500亩,2800余株,年产10万公斤。百合:主产于金沟乡,种植面积1200亩,年产量50万公斤。色泽纯白,个体肥硕,鳞片包合紧密,味极甜美,行销国内外市场。草莓:主产于东川乡。品种主要有群星、早红光、哈尼、拉瑞特等。年种植面积2300亩,产量120万公斤。贝母:主产于金沟乡。呈扁球形或尖锥球形,平滑清洁,色白有光,富有粉质而脆。年种植面积420亩,总产14万公斤。

城市建设

城区主干道已建成64条124.8公里。现有沥青道路53条,总长82公里,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小街巷沥青公路35条,总长15公里,总面积7万平方米。建成公园3处,在建公园1处。城市绿化面积489.80万平方米,其中花草绿地44.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9.95%。

民风民俗

灯会:清末,境内新城、河口一带,每逢春节由专人筹办元宵灯会,制做各种花灯,到正月十三在檐下悬灯,拉开元宵观灯的序幕。新城街每隔5米悬挂一盏花灯,沿街有灯300余盏,为折叠式四方形或六角形纱灯。灯面彩绘《岳飞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故事及民间传说。元宵灯会达到高潮,东自梁家湾,西至姚家璇,观灯者络绎不绝。河口地区,花灯绚丽,引人注目。西街的纱灯为《三国演义》,南街为《十二刘秀跑南阳》,北街为《西游记》和《香山传》;东街为《封神演义》。普济寺灯火通明,点燃的塔式"菩提灯"上,布满小铜灯盏(俗称“立灯子”),层层“灯花”闪烁,吸引观灯者转动“铁灯”,别有一番情趣。1986年起,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驻区企业筹措经费,选调技术工人和文化艺术人才,自行设计、制做、安装彩灯。迎春灯会约10天左右,灯区位于福利路繁华地段,长约5公里。大型灯组有以虎为造型的"威震四方",还有嫦娥奔月、反弹琵琶、童话世界、儿童乐园和长城、嘉峪关、九龙壁、兰州水车及雄狮群等;凌空有成队飞翔的天鹅及腾云蛟龙;地面有沙漠驼队、骏马奔驰;树上挂满迎春腊梅;花丛中孔雀开屏、长颈鹿嘴衔树叶,道旁千盏宫灯镶边,路中间果型灯棚遮顶,并点缀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彩灯。第一届:1986年(虎年),灯区呈工字形,有600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35万人(次),其中来自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地区的观众10万多人(次)。第二届:1987年(兔年),灯区呈工字形,6000多盏灯,展期8天,观灯者50多万人(次),其中区境外观众10多万人(次)。第三届:1988年(龙年),灯区呈王字形,600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增至70多万人(次),其中外省、市及永登县、红古区和城关、七里河、安宁地区前来观灯的30多万人(次)。第四届:1991年(羊年),灯区呈王字形,10013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70多万人(次)。地区举办的历届大型灯会,集观灯、娱乐为一体,大型灯组可供人们娱乐:观灯者争相骑"骆驼"、"骏马"、"老虎"和"大象";上"城楼"、登"长城"、倚"莲池"、憩"廊亭",拍照留影;"儿童乐园"、"童话世界"吸引少年儿童流连忘返。
社火:清顺治、康熙年间(1644年至1722年),柴家台村盛行春节闹社火,打太平鼓。当时,西固川的社火简单而粗犷,富有情趣,有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以及高跷、竹马、推车、跑驴、大头舞、铁芯子等表演。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春节农村盛行闹社火,走乡串村舞龙、舞狮,演唱太平歌,为节日增添欢乐。"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社火受到冲击,一度中断。80年代初,各乡恢复社火队,规模逐年扩大,参与者千人以上。陈坪、西固、柳泉乡注重形式多样,既有戏曲、舞蹈,也有武术、太平鼓乃至模特队之类,均编人社火队。从此各乡、村社火队每年从正月初四起上街表演,并向境内有关单位和职工群众拜年,祝贺新春快乐。今年参加市上文化活动表演赛,每年用30多辆汽车送往兰州城表演。
上梁请贵人:本地乡村盖房子是有讲究的,上梁要请贵人。事先选择好上梁的黄道吉日,然后再计划垫地工、砌地基,着手木活。墙砌好了,门窗木活也搞出来了,就等吉日子一到上梁。上梁的日子得找风水先生看,时刻赶早不赶晚。若是12点钟上梁,11点人们便吆喝开始忙碌。用尺二红布包住大梁的正中,呈十字状,在梁正中凿两个小坑称为"左仓"、''右库"。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显露自己的富贵,常常把金银珠宝之类放置于内。一般人家则放粮食。大梁红布上横别一双红漆筷子,两头约5公分人布内,中间袒露。以筷子为正中吊上五色彩条布,代表五方五地。缝一个长约2寸,宽约1寸的布袋,内装大麦、小麦、糜、谷、青稞称之为五谷粮食,代表农家宝,别在梁上,寓意五谷丰登。上梁时贴上“文曲星在此上梁大吉”或“太公在此上梁大吉”之类的红纸贴,在屋檐柱前贴上对联:“左青龙抱定玉柱,右白虎扶起金梁”。还要请两位儿女双全、家道和顺、合上梁时刻生肖的贵人。人们拴绳拉起大梁,贵人站在大梁的两旁,梁上搭着红绸小被面来酬谢木匠,若两名木匠就得搭两条被面。这时,鞭炮响得噼哩啪啦,大梁在众人的吆喝、喜笑声中徐徐上升。下面的人赶紧在梁下放一堆火,意为火烧财门开。待梁正中放稳,木匠还要"跑梁"。与此同时,木匠提起茶壶向上升的大梁浇清水,称之谓浇梁(本地人认为在上梁时,天若能下几滴雨,此乃大吉);另一名本家人手托盘子,抓起花卷、枣、核桃、小硬币、水果、糖等向上抛去。下面跑来跑去捡东西的多为儿童。炮响过了,梁上稳了,人们开始钉椽子、铺纤子,压草上房泥。房子的雏形出来了,剩下的抹灰上瓦是后话。于是东家七碟子、八碗子的招呼大家,猜拳行令声不断,院内是一片上梁后的喜悦气氛。

历史沿革

西固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廓。古为边陲重镇,羌戎之地,秦昭王时始入秦版图,属陇西郡。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将立息在此筑“金城”起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西汉昭帝(公元前81年)始置金城县,隶金城郡。东汉、三国因之。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金城郡由苑川迁郡治于此,仍领属金城县。西魏地属子城县,隋袭魏制,唐属五泉县,五代(公元763年)为吐蕃据有。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为防御西夏,在此筑堡设防,称西关堡,隶属兰州。元灭金后,废西关堡,地属巩昌府。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在西关堡旧址重建城堡,始称"西古城"。清代属皋兰县,同时改名西固城。民国时仍属皋兰县。1949年8月兰州解放,置皋兰县第五区。1953年3月皋兰县第五区在川区的西固、柳泉、柳荫、桃园、钟家河、瞿家营、陈官营7乡和山区的范坪、光月、陈井子3乡靠川区的前山部分划归兰州市,建置兰州市第五区,行政区划调整为7个乡。1955年11月区政府驻地"西固城"改名兰州市西固区,沿用至今。以后,1956年8月兰州市河口区并入,1958年皋兰县金沟乡划归西固区范坪乡,1959年7月临洮县杨家乡划入,1964年8月关山公社(原杨家乡)划出归永靖县辖,几经调整,是为现成区。

文物古迹

绵延千载的古城堡:金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霍去病出兵河西抗击匈奴,其部下大行李息在今西固城以西筑城,即汉金城县址。位于今西固城附近。一说位于今西固乡寺儿沟村以西,距今西固城约1.5公里。西古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西关堡,位于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约1公里,北距黄河南岸2.5公里。元丰六年(1083年)废。宋元佑二年(1087年)补修。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兰州卫指挥使周伦重修,称“西古城”。明代兵部尚书彭泽撰《西古城记》。清同治二年(1863年),廖登选等续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村民人城避战乱,因城墙坚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据《皋兰县西固采访稿》记载:“古城高3丈,顶宽1.3丈,周环3里,土堞高6尺。”边长约400米,墙垣残高3米至6米,基部宽3米至10米,顶部宽1米至10米,夯层厚0.2米。原西古城头正南三关殿居中,与正北祖师殿相望,东南角为魁星阁,西南角有火神殿,东城门顶东岳楼矗立。相传,正月十五晚挂在魁星阁檐下的灯笼,兰州城西梢门(解放门)一带居住的人都能看得清楚。古城内有东西走向的上街、中街、下街3条街,中街两头与东、西城门相通,十字路口建一鼓楼,东北角为马祖庙,路南有座戏台。民间有“三街十八巷,团落落有个跑马巷”的说法,城外四周有约宽、深各5米的护城壕,瓮城之外设吊桥,东西瓮城门与马耳山、寺儿沟口相对。城内住户多属张、孙、廖、瞿四大姓氏,分居四角,即张姓住西北角,称“张家圪崂”;孙姓住西南角,称“孙家圪崂”;廖姓住东南角,称“廖家圪崂”;瞿姓住东北角,称“瞿家圪崂”。清代,西古城一带筑有7个堡(寨):古城西北1.5公里处为孙家堡、贾家堡、牟家堡;古城以东2.5公里处有惠安堡;古城东北2.5公里处为松阳堡和甘泉堡;古城以北黄河之滨有敦仁堡和颖川堡;古城以西1.5公里处是柳荫堡(含石岗、白家阁门和桃园堡)。新城堡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秦陇地震,震毁兰州6座城堡,郑骧在兰州西80里筑益机滩新堡,以控西夏。后称老古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兰州卫指挥周璜,在兰州西70里筑箕箕滩堡,以防御西夏进犯。对老古城而言,又称新城。明保定知府赵英撰《城新城记》。清同治二年(1863年)堡民刘仗宰等补葺。据普查和考证,新城堡遗址在今西固新城乡城子村内,北距黄河700米,东临新城沟,西南1公里为青石台。城址呈正方形,边约300米,墙垣大部已毁,唯有北城墙残存东、西两段,总长50米,残高2米至3米,基厚1米,顶厚0.2米。1981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色

提起羊皮筏子,人们就会自然想起流传于兰州地区的“羊皮筏子赛军舰”那首民谣。羊皮筏子,俗叫羊皮胎筏子,由羊皮胎绑扎于筏架而成。与其它水上运输工具(牛皮筏、木排筏)相比,具有小巧灵活,轻便快捷的特点,是黄河水运中最古老的工具。《旧唐书》中有记载,宋史中也有“羊皮为囊,吹孙气实而浮于水”的表述。兴盛于清代,停运于新中国50年代中期。建国前,西固境内水上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是羊皮筏子,西固段的筏运又是兰州黄河水运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西固是新疆;青海、临夏(古河州)通往兰州的交通要道,水路运输居中上游位置。黄河流境全长37.5公里,沿岸有焦家河沿(也叫达家河沿)、小寺沟河沿(又称达家盐坊滩河沿)、青石关(古青石津)、新城河沿、柴家峡口、岸门口、柳沟岸、钟家河等渡口,水上筏运占很大比重。羊皮筏子的制作主要有两大环节。扎皮胎:先将成年羊(多是山羊)宰杀,完整地剥下皮成筒状,用盐水脱毛。在皮筒内放人食盐半斤、胡麻油半斤、水少许,将脖颈、三肢破口处扎紧,留另一肢向内吹足气扎紧,成鼓圆的皮胎。接着在外皮涂以清油,置于地上曝晒,每天滚动数次,使里面的油、盐、水混合物变成胶汁状,目的是让它把皮胎里皮的毛孔堵塞。数日后见皮胎通体发黄,羊皮胎即成可用。这些鞣制处理工序,能使皮胎变得密闭柔软,起到防裂、防腐、防水作用。扎筏子:先扎筏架。筏架是羊皮筏子的骨架,所用木杆也叫龙骨,一般采用木质韧柔的木料。整体用5根竖杆(较粗直径约6公分)、18—20根横杆(也叫排杆子、直径约4公分)纵横结扎,形成长约3米,宽约2米的长方形筏架,空档处以成人不陷下脚为宜。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羊皮胎扎于筏架,前后各4个,中间5个,一共用13个(也有用12个的)。至此,一个完整的羊皮筏子就制作成了,配一划桨板子(长1.6米左右)就能投入使用。自重约50公斤,载重500公斤左右。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固境内有羊皮筏户400多户,一般都是各户单独经营,没有筏运组织。他们农忙务农,农闲搞筏运。其中也有常年专营筏运的,一家生计全维系于“一叶扁舟”。搬筏人不但要身强力壮,胆子大,还要识水性、会游泳。因为黄河水流速快,暗礁多,急流中形成的旋涡、巨浪很多,如不慎失手,羊皮筏子颠翻覆没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老练的筏工对险要水段铭记在心,倍加慎重。紧要关口跪在筏头,奋力拼搏,避开漩涡,战胜惊涛骇浪。从上游达家川算起,漩涡、险浪有:大漩尖子、红崖浪、八盘浪、梁家湾浪、岸门浪、柳沟浪,柳沟大漩涡(这一带水域有100多处漩涡)等。这些漩涡险浪只有心神不乱、沉稳排险的人才能安然渡过。据当地老年人讲,有些虔诚的筏工在上水前还要去龙王庙燃香许愿,祈祷平安;有的忌带小动物上筏,尤忌带尖嘴子(禽类),认为“尖嘴子”上筏很不吉利。

人口民族

总人口30.0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70万人,农村人口7.3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2人。有汉、回、蒙、藏、东乡、苗、维吾尔、壮、俄罗斯、朝鲜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7.86%,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