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地图
兰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著名人物
科学家:秦大河(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原国家气象局局长),王陇德(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栓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学者:王汝平(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智慧型组织研究创始人,2008年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被评为“改革开发30年中国百位管理创新人物”,其著作《C管理模式》同时获得“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管理学专著”。),记者: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笑星:张保和王海,画家:杨麟(现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影星:罗海琼、孙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郑玉昊杰、李欣汝、李海、商蓉、任柯诺、黄轩、王格(演员),主持人:朱军水均益张腾岳郑玉昊杰孟盛楠张莉沈凌耿萨,音乐人:魏晨(2007快乐男声季军)、李霄云(2009快乐女声亚军)、颜峻(乐评人)、郭展翔(美好药店乐队成员)、张玮玮(美好药店乐队成员)、锁曼丽、陈翔(2010快乐男声第五名)佳华(音乐人歌手)、历史文化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国家级开发区
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为开发区之一。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级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权限,同时设有工商、税务、银行、社会保险、人才市场和创业服务中心等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高新区现有企业1097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80户,外商投资企业34户。技工贸总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先后培育壮大和引进了蓝星清洗、兰港石化、奇正藏药、莫高股份、亚盛集团、兰光科技、可口可乐、民海生物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兰州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各级探索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出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与运行机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出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强化“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先后建成了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园区,陆续获得4个国家级授牌: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十几年来,兰州高新区凭借兰州的综合科技优势和基础工业优势,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激活了本地的科技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聚集能力。完善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健全的机制、优美的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使兰州高新区成为兰州地区人气最旺、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成为兰州市的经济增长级、对外开放的窗口、创新创业的基地,投资兴业的沃土,安居乐业的家园。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3月,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是以国际标准建设、按国际惯例管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地势平坦。区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是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之处,距西北最大集装箱中转站兰州货运站仅8公里,距中川国际机场仅42公里。区内高校科研单位密集,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人居环境优越,软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土地开发潜力巨大。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经济区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并拥有一支高效廉洁的管理队伍,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青睐,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热土和来兰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目前,兰州经开区初步形成了以兰药集团、佛慈制药、奇正藏药、九州通医药、众友药业等企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以康师傅、华润雪花啤酒、莫高国际酒庄、华悦农业产业化总部基地、百事可乐饮品兰州工厂为代表的食品饮品产业集群;以中石油西部物流集散中心、中国华能集团甘肃总部、中石油西北化工公司、中国铝业连铝总部、中石油西部管道甘肃总部为代表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以深国投商用置业中心、人人乐购物广场、北京华联为代表的现代商贸服务业。下一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启动建设中石油西部管道总部、兰州深国投商业中心、百事可乐西北销售中心、苏宁电器西北物流总部、甘肃图书购物中心、人人乐超市等12个重大项目,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税力度,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大企业、大财团的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社会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打造大企业、大集群、大基地。
医疗卫生:兰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医疗和科研单位林立,拥有多所各类三级大型医院以及科研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疫苗生产基地,拥有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全国唯一的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落户兰州,我国是世界上继美、日、德三国之后第四个掌握重离子治癌技术的国家,建成以后将为全国广大癌症肿瘤患者提供服务。
兰州三级甲等医院11家: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兰空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
商业贸易
兰州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现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多层次、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流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活跃,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辐射面达西部8省区,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9.77亿元,增长18.92%。兰洽会:“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兰洽会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成为兰州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甘肃规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经贸盛会,兰洽会促进了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兰州重要大型购物商厦:亚欧商厦(西关)、国芳百货(东方红广场)、新世界百货(张掖路)、时尚百盛(南关)、王府井百货(瑞德摩尔)、西单商场(西关)、华浮泰(雁滩)、百安购物(南关)、西太华(西站)、华联商厦(东方红广场)、紫金百货(张掖路)、康桥国际(安宁区)。
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兰州银行、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
经济环境
工业: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胶、硅铁、铝、石墨、电机、石油铅机和粗精纺毛呢等产品产量均处国内领先地位。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有工业行业40多个,产品品种2万余种,工业精品5000多种。农业:兰州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瓜果年产量达到8万多吨,白兰瓜、黄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远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交通:兰州是全国9大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兰州是中国12个主干交通枢纽之一,是铁道部规划的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之一,是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铁路:兰州是重要的中国铁路枢纽之一。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兰渝(重庆)线、兰成(成都)线、兰新第二双线的开建,其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2009年兰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近千万人次,加上即将兴建和规划中的徐兰高铁宝鸡至兰州段、兰合铁路、兰州经中川至张掖城际等铁路将相继建设,加之既有线,新的兰州铁路枢纽建成后,将有10个方向的铁路在兰州交汇。新建兰州西客站为17台32线,规模在全国位居领先,年发旅客可达3500万人次依据规划,在原有铁路线的基础上,将引入宝兰客运专线、兰渝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兰州至天水、张掖、合作的这些动车组高速线路也将开通。目前兰州火车站每日开行直快特等各类列车132车次,每日开行35趟始发车次,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济南、南京、青岛、成都、武汉、重庆、长沙、郑州、西安、合肥、南昌、太原、石家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银川、拉萨、等23个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
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辐射周边地区,兰州至西宁、银川等周边城市的五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目前有1条4500米跑道,2010年改扩建将向南延伸400米,改扩建新的T2航站楼建成后,海南航空将独自使用T1航站楼。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现已开通兰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厦门、深圳、成都、西安、南京、杭州、桂林、重庆、福州、拉萨、绵阳、敦煌、嘉峪关五十多条航线,并每周开通有飞往香港台湾以及韩国的国际航线。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北京、上海、广州等4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冲绳、香港、马来西亚的航空网络。为增强兰州机场枢纽功能,合理规划建设兰州国际航空港,积极开辟兰州至日韩、港澳等国际和地区航线。兰州中川机场三字码:LHW,机场大巴:乘车地点:1、城关区:兰州锦江阳光大酒店对面,民航售票处(近兰州大学),机场大巴1小时一班,机场高速50公里,整点发车大巴到机场约一个小时。2、七里河区:金百合宾馆,时间为5:30、9:30、13:30和15:30。3、西固区:兰苑建国宾馆,时间为6:00、10:00、14:00和16:00,以上票价均为30元。武威市的发车地点为武威市西凉大酒店,白银市的发车地点为白银市汽车西站,具体发车时间以发车地点公布为准。
兰州轨道交通:兰州市轨道交通网初期规划共有两个层次共6条线,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约35公里,地下线约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而市域线网用以解决市域内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组成,总长约120公里。两个层次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的、全局性的轨道交通网络。根据《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兰州市2011—2020年轨道交通的建设任务是先对1号、2号线分期实施。其中1号线(东岗—陈官营),线路长26公里,设车站21座;2号线一期(雁北路—南关什字段),线路长10.5公里,设车站9座。力求用10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构建一条贯通的东西总长36.5公里的轨道交通。【1号线】陈官营-西柳沟,1号线线路全长约28公里,西起西柳沟站,途经崔家大滩、营门滩、马滩、兰州西站、小西湖、西关什字、南关、东方红广场、盘旋路、东岗镇。车站全部为地下敷设,1号线与线网中的其他各线均有换乘,主城区内各方向的客流可通过1号线实现快速便捷的疏散沟通,在主城区范围内均以地下线敷设。1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东岗镇)于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完工。【2号线】元台子-雁北路,2号线线路全长约32公里,起于安宁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东方红广场、平凉路、火车站,公交五公司、瑞德大道、雁北路。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3号线】五泉山-和平镇,3号线线路全长约24公里,起于五泉山广场,途经白银路,中山路、黄河南、庙摊子、盐场堡,雁北路、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中川线】兰州西站-中川。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该线路已于201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完工。【榆中线】,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青什线】,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
公交:兰州市内目前有公交线路120余条,其中兰州公交集团直属94条,以3XX开头的为八公司的下属车辆,8XX为城乡公交,大多数为一元一票制线路,102路、103路、76路、20路等个别线路较长的实行多种票价制,线路覆盖兰州主城四区绝大部分区域,红古区开通三条公交线路,一路(南区——北区),二路(海石路一圈),三路(窑街镇)
邮电通信:兰州的通信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西兰乌、京呼银兰等四条数字光缆主干线均以兰州为主节点,光缆、微波、卫星等通讯网络畅通,电信宽带网覆盖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