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兰州市地图 >
榆中县地图
榆中县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兴隆山: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里的榆中县境内距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总面积29583.6公顷,海拔界于180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1℃,年降雨量621毫米。兴隆山两峰耸峙,一水中流,历史上誉其高峻,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境内奇峰叠翠,飞泉流湍,林木苍郁,风光旖旎,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一座天然生物园,其中野生植物有102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星叶草、桃儿七、膜荚黄芪3种;有野生动物16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马麝、金雕等。兴隆山矿产、药材、自然生态在我省乃至全国有其重要地位。人文景观众多,分为兴龙山、栖云山、官滩沟、马山四大景区。著名景点有:云龙桥、太白泉、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喜松亭、蒋公楼等30余处。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景区已完全具备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服务功能,2002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高氏祠堂:青城高氏源来自于山东渤海,当初兄弟仨随肃王来到甘肃,先是居住在陇西,后移居兰州庙滩子。在战争中二弟、三弟为国捐躯,被封为护旗将军。后举家迁之青城城河村,高氏后人在1785年修建高家祠堂保存至今。高氏祠堂,典型的明清建筑,一进大门是视野开阔的类似大厅,对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过厅中悬挂着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白底黑字上书:“进士”二字。幽静古朴,典雅庄重,“源宗渤海家声远,春满青城雨露新。”,2003年,镇里从省文物局争取资金9万元,又发动青城高氏子孙集资,完成了高家祠堂的维修,重建了山门,进行了彩绘,维修后的高家祠堂“修旧如旧”,较好地保持了原貌。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支高氏家族现约人口一万余,主要分布在甘肃兰州、白银及宁夏等地。青城高氏祠堂始建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里面悬挂清道光帝御赐高鸣桂“才兼文武”和咸丰帝御赐高鸿儒“进士”匾额。是青城近30家宗族祠堂中保留的唯一相对完整的祠堂,据说是因为在文革时期作为仓库才得以保留祠堂内保留的木雕工艺与重新修建的现代工艺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工艺的细腻、流畅、精巧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地理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东郊,地处东经103度49分15秒--104度34分40秒,北纬35度34分20秒-36度26分30秒之间。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东接定西、会宁、靖远县;西靠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关区;南以马寒山为界与临洮县毗邻;北隔黄河与皋兰县(其中什川乡在黄河南岸)、白银市相望。榆中县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西侧。县内的兴隆山断层属祁连山构造带向东延伸部分;苑川河断层属金城关断层东延部分。后受陇西系旋褶强烈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榆中县内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覆盖,基岩出露仅有太古界的前震旦系、震旦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等。县内地层发育不全,缺失整个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三叠系。县境内的侵入岩主要是酸性岩浆岩。侵入时代为前古生代和早古生代晚期。县境内的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

资源环境

土地资源:榆中县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合495.24615万亩。其中,可耕地188.62476万亩(实有耕地111.94万亩),林地5.18384万亩,牧草地213.90346万亩,园地1.13955万亩,建设用地19.80013万亩,水域4.72269万亩,未利用的土地61.43505万亩。县内土壤分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垆土淤土、黄绵土、红土8类,13个亚类,14个土属,11个土种。
水资源:黄河——流经兰州盆地进桑园峡入榆中县境东流,桑园峡全长21.8公里,其中有12公里在县境内。从虎头峡北到乌金峡峡门上,长39公里,是榆中县,皋兰县、白银市间的界河,沿途有柳沟河、苑川河、桑园峡、烧炭沟、麋鹿沟、红沟、大浪沟、苦水沟等水流注入。苑川河——属黄河一机一级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上游称水坡河,源于临洮县站滩乡胡麻岭北麓的泉头村,向北流至龙泉乡刘家嘴入县境,过水坡水库至高崖。苟家河——也称新营河,是苑川河上游重要支流。有二源:一源称魏家河源于黄石崖,东流经苟家坪;一源称祁家河亦名黄坪河,源于马寒山之石棺材山梁北侧,东流有清水河注入。二河于大庄汇合,东流人高崖水库。龛谷河——是苑川河支流,源于马寒山,流经榆中盆地东侧,至接驾嘴流人苑川河。龛谷河上游汇集了马寒山主峰以东至黄石崖之间的黄崖沟、骆驼岘沟等支流的水流,北流切穿兴隆山,形成龛谷峡。北流经小康营人榆中盆地,汇徐家峡河向北注入苑川河,全长30公里。兴隆峡河——苑川河支流,上游名红庄子沟,汇集了马寒山主峰北麓及兴隆山南坡的水流,北流横穿兴隆山,形成长8公里的兴隆峡,即兴隆峡河。分豁岔河——苑川河支流,源于兴隆山北麓,上游有范家河、中沟河、大沟河三条支流至分豁岔汇合,故名。曳木岔河——苑川河支流,源于兴隆山北麓,汇小岔湾沟和石门子沟的水流,北流至麻家寺入石头沟和连搭、定远川,水流被引入灌区或渗入地下。官川河——是黄河水系祖厉河的支流,有东西二源。西源出临洮县胡麻岭东北流,经内官营至定西县城,汇东源折向西北。洮河——县境西南马寒山分水岭南侧有6平方公里的地区,属银山乡小水子、旋马滩、斜路三村的辖地,其地表水经临洮五户、中孚注入洮河,年径流量28万立方米。直接注入黄河的支流——县内有14条。其中水磨沟、柳沟河为长流水河外,其它均为间歇性河流,有暴雨时才有洪水流入黄河。境内流域面积120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4%。
生物资源:1、植物,境内除农作物以外的植物有:种子植物90科、310属、565种,被子植物77科、303属、549种,裸子植物3科、7属、16种,蕨类植物9科、18种,菌类植物24科、51种。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马衔山。2、野生动物,县内野生动物共有5纲,24目,48科,104属,150种。
矿产资源:县内已探明的矿藏15种,有中小型矿床,矿点和矿化点48处。

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奠定着人类的进步,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近年来,榆中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科普之春、科普之冬、科技下乡,科教兴县宣传月等一系列科普活动。目前,全县一大批科技创新的“土专家”、“田秀才”、“女能人”、“科技郎”、“科技明白人”和“科技带头人”遍及榆中山乡,成为强县富民的科技生力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酒钢集团榆中钢厂、兰州金川科技园、奇正藏药公司、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一批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相继入驻我县,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兰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东城区建设的构思,赋予了榆中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目前,新材料研发、钢铁化工、高新科技、生物医药、文化人居旅游、加工仓储物流等六大产业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经营城市步伐明显加快,新建改建兰州东出口等城市道路5条,榆中供水工程和平地区管道敷设全面完工,徐家山土地开发工程进展顺利;和平、定远、金崖、青城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榆中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4.9亿元,同比增长18.5%;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23%;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4.27亿元,同比增长63.4%;粮食总产量达1.3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3元。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县发展无公害蔬菜41.3万亩、总产量达到5.2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人均蔬菜收入1440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40个沿海城市,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2007年,冷凉型蔬菜产区被确定为全国“蔬菜出口创汇基地”。现正在启动建设西北最大的蔬菜物流交易中心。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9家,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延长,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宗教传播

榆中是一个多民族的县区,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县区。民族和宗教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由于文化和历史的诸多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相当普及。甘肃省人数较多的10个少数民族中,就有9个是全民信教的。在榆中占少数民族97%的回族,即是全民信教的民族之一。因而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从榆中的宗教现状来看,除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外,还有道教、天主教也都植根于这块土地,现经政府批准的活动场所有43处,信教群众近2万人,其中佛教3940人,道教4345人,伊斯兰教3840人,基督教6765人,天主教140人。
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以信仰释迦牟尼(佛)为特征。此后,由印度逐渐传播于锡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传人我国,经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逐渐嬗变为中国佛教,并形成许多派别。甘肃是佛教在我国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魏书·释老志》等史料明确记载,佛教在姑臧(今武威)、临渭(今天水)等地区竟有公元前4世纪的遗迹,这比普遍认为佛教传人内地的时间(前l世纪)还早300多年。另据武威所存《罗什寺碑》记载:“凉地建塔始自于秦。”这些都表明秦汉之际佛教已在甘肃河西地区有所传播。汉武帝开辟了西域交通,同时也打开了佛教东传的通道。在佛教传人的过程中,大月氏人起了重要的作用。据《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这是佛教传人中国的最早史载。大月氏在汉时居于河西、陇西一带,是当时中国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大月氏人到洛阳翻译佛经,这对榆中佛教的传播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十六国西秦时期是佛教兴盛时期。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鲜卑族乞伏氏在榆中苑川建立的西秦,以佛教为国教,供养玄高、昙玄、玄绍三位高僧为国师,追随弟子300余人。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名僧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西行取经,途经西秦勇士城时,适逢佛教信徒“夏坐”,逗留三个多月。明清时期,散布全县比较有名的佛寺有30余座,佛洞6处。1949年前后,仅有喇嘛5人、和尚4人,散住在县城兴国寺、小康营杨家庄白马寺、金崖大佛寺等寺庙中。县境内的寺庙具有相当规模,但大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1983年后,县籍佛教徒参加兰州市佛教协会组织的佛事活动,有70多人取得皈依证,均系汉传佛教,各地寺庙也在近几年有所兴起。
道教:东汉中叶,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人称“张天师”,创五斗米道于四川鹤鸣山。不久,榆中县便有人在兴隆山传道。唐代李氏尊李聃为道教鼻祖,道教开始盛行。但当时的道士均为天师派(后称“正一派”),不出家、不蓄发,可娶妻生子。宋代政和年间(1111年一1117年)陕西咸阳人王纯阳(号重阳子)创立全真派,出家、蓄发、不娶妻。他有门徒七人,史称“全真七子”,各创门派。当时,宋廷议谏大夫李元辞官在河南嵩山隐居,听说湖南衡山秦保言“勤于焚修,通乎神明”,于是去寻访同道。在湖南,李元和秦保言皈依道门,李元改名李致亨,秦保言改名秦致通,因秦致通年长于李致亨,故称秦李。二人来榆中兴隆山,栖居于栖云山朝阳洞(《甘肃通志》)称“仙人洞”,在此诵经之余,修缮道观,游览山景,即兴在“三圣洞”旁各自用朱砂题诗一首。秦致通诗云:依天危阁贴重岗,细路潆回石磴长。曲涧碧流疏宿雨。榆中县,夹山红叶映斜阳。李致亨诗云:富贵功名久不题,心灰意冷学痴迷。迩来性懒无人识,好向云山深处栖。十多年后,二人相继羽化于榆中县城南门外清虚观。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年一1735年),在榆中小康营龛谷峡修道的广东人樊某,接受全真龙门派教理教义,成为全真龙门派第十代传人。崂山道士(甘肃凉州人)马榆山重振嵛山派(又称“榆山派”),以兰州金天观为中心,其教派随后传播到榆中。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原名刘万舟),在甘肃陇西探望父亲时,听说秦致通、李致亨在榆中兴隆山修道,“白日拔宅升天”,因而来到榆中,在龛谷峡遇到樊老人,皈依门下,成为全真龙门振第十一代传人。随后,经过数年的云游,寻访“高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再次来到榆中县。此时,龛谷樊老人已经羽化。刘一明便在兴隆山住修四十余年,练功、授徒、行医,研究教理,并在此兴建十方丛林,给弟子讲授《易经》《道德经》《清静经》《心印经》等经典,以洗心亭、朝元观为受戒场所,订立《清规》《兴隆山道士律条》等。在兴隆山道观受戒弟子达100多人,俗家弟子180多人,使兴隆山成为中国道教在西北的根据地,刘一明也因此成为全真门派一代宗师。兴隆山道士除每日诵经外,兼学中医,监工修庙以及刻印经书,代代相续。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和光绪八年(1882年),云游道士李鹏程、李至陛来到兴隆山,延续了龙门派道脉,重修道观,为全县道观建设起了推动作用。到1949年8月榆中解放时,全县有道观573座,除兴隆山外,道观遍布各个村庄。比较有名的道观有:县城北关的金龙庙、金崖寺隆沟的白马庙、小康营的泰山庙、连搭沟的百子宫、朱典营的上下城隍庙。道教文化长期以来已扎根于榆中居民的习俗当中。榆中的道教建筑以悬梁和侧墙镶嵌、雕刻、绘制竹、桃、狮、日月、星辰、云朵、松柏、灵芝、龟鹤、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长生不老、避邪及祥瑞;以鱼、折扇、蝙蝠、水仙、梅花鹿等图案寓意善良、富裕等;用福、禄、寿、善、吉、天、丰、乐等汉字和如意图形表示福寿康宁、吉祥如意;以八仙过海或八仙过海之法器——剑、箫、扇、笛、玉板、花篮、葫芦、简筒等象征飞天超凡。榆中民居便以这些图案为房舍装饰。每年春节时,不论贫富,都以此为窗花格调,表达自己对来年的美好祝愿。1955年,兴隆山道众以大洼沟香火田为基地建立了生产队,从此告别了晨钟暮鼓的青灯生活。从1958年到“文革”期间,全县多数道观被拆除,兴隆山和各村道观住持大多弃道还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得以恢复。1984年后,政府在开放兴隆山旅游区的同时,重建了兴隆山等地主要道观,成立了县道教协会。全县有全真派道士20名,正一派道士70名。
伊斯兰教:据史籍《引日唐书》与《册府元龟》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使节到唐首都长安,觐见了唐高宗并介绍了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国统一的经过。这次交往促进了中阿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和穆斯林商人的频繁往来,故历史学家一般将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开始。唐、宋、元三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伊斯兰教在甘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各种派别的主要产生地之一,清末民初以来,相继形成40多个支系派别。榆中的主要伊斯兰派别有哲赫忍耶、虎夫耶、嘎的林耶、伊赫瓦尼、赛莱费耶。哲赫忍耶学派创始、发展于波斯,并在阿拉伯、中亚等地都有传播。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年)由出生于金县(今榆中)马坡三伏村的马明心(1719年一1781年)传人。虎夫耶学派于清初先后传人甘、宁、青,经过200余年的传播和发展,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遂形成许多支系门宦。嘎的林耶崖头门宦在朱家沟等地教民较多。伊赫瓦尼是甘肃伊斯兰教中产生较晚的一个派别,俗称其为“新教”、“新兴教”、“圣行派”、“新行派”等,创始人马万海(1849年一1934年),经名奴海,甘肃河州东乡果园村人(故又称“马果园”),是位著名的东乡族阿訇。此教派经东乡传人榆中,在朱家沟、大壑岘村有部分教民。
基督教:基督教新教在中国多用“基督教”代称,以区别于东正教和天主教,是鸦片战争以后由外国传教士传人甘肃,信奉者多为汉族。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英国内地会(西差会)传教士安牧师赴兰州途中夜宿三角城大兴营村传播教义,农民沈学廉、孙得温、孙得林等接受教义,组织教会,建造五间房屋为活动场所,发展信徒50余人。此后推荐青少年信徒到兰州教会学校或教会医院读书、学医。到1960年前后,教徒发展到20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一度中止。1983年恢复活动,加入兰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84年筹资兴建教堂一座。榆中县城的基督教派属神召会,民国15年(1926年)建于县城北关校场街,始有信徒60余人。1950年加入兰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8年被取缔。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恢复。1984年建成教堂一座。县内还建有李家营、太平沟、祁家坡三所简易教堂,现有教徒6765人。
天主教:天主教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从波斯传人我国,时称“景教”。榆中于清光绪末年,由榆中葛家湾一葛姓农民结识兰州天主教传教士后,将传教士带到葛家庄,全家顺教,并利用一处旧宅,盖六间平房作教堂,开展宗教活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六间教堂被生产队占用。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时返还。葛姓合族筹集资金在旧址盖新教堂一座。正面有堂殿六间,屋顶有尖塔,大十字架,装饰华丽,侧面有五间平房,居住两名修女。葛家湾葛姓农民全都信奉天主教,现有教徒140人。

交通

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全县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为主,以通乡、通村公路为构架的交通网络。陇海铁路、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309国道横跨东西,省道101线、109线纵贯南北,白榆公路、东京公路(夏方公路)等县级公路连通兰州、白银、临洮等周边城市,榆新、高韦、路兰等通达公路已改造建成使用。县城距中川机场80公里、距兰州38公里。

学校教育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距兰州市校本部47公里。北邻陇海铁路,设有夏官营站;南临312国道和巉兰高速公路。校区总占地面积5468亩,其中建设用地2120亩,绿化用地3348亩,现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04297平方米,是兰州大学五个教学园区中规模最大的校区。榆中校区始建于2000年9月,2001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现有三个年级本科在校生9000人,设立20个院,64个本科专业。校区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条件,标准齐全的文体活动场馆,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为莘莘学子求学深造提供了理想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