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兰州市地图 > 榆中县地图 >
园子岔乡地图
园子岔乡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结构

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豌豆、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有油料、百合、药材(黄芪、党参、甘草、板蓝根)等。2003年以来,洋芋、百合面积大幅增加,特别是百合现,保存面积2000亩。药材面积达2000亩,洋芋种植已形成规模,每年种植15000亩以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养殖业重点以养羊、猪、鸡为主,散羊放牧羊只达8000多只,舍饲养殖达530户共有1360只。个体养鸡厂4家,养鸡规模达2.5万只(7000只/户),养猪达3500多头。乡镇企业突飞猛进,主要以建筑施工业为主,同时交通运输业和个体工商业,也是全乡乡镇企业的亮点,2004年底,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424万元,人均纯收入1521元。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有锰矿、磁铁矿、大理石、水晶石、桃花玉石、云母等十余种。该乡将提供最优惠的条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开采气氛活跃,这将为今后壮大全乡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注入新的活力。

甘肃党史

甘肃成立最早的抗日武装是西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2月,甘宁青特委派王儒林到靖远一带,召集“靖远起义”失散人员和招募了一批新的力量,在榆中县园子岔乡小岔岭成立了“西北抗日义勇军”,王儒林任总指挥,李慕愚任政委。义勇军发动群众,斗争土豪,策应兵变,引起了国民党统治者的极度恐慌。4月,义勇军在国民党甘宁青三省联军“围剿”下失败,近300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实践基地

2007年6月2日中午,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榆中县园子岔乡共建,“支农支教实践服务基地”协议签署及揭牌仪式在榆中县园子岔乡园子中学隆重举行。园子岔乡白银模乡长、园子中学金俊余校长、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忠老师、党委副书记李汝平老师、团委副书记贾静老师等出席了此次签字和挂牌仪式。仪式由贾静老师主持。园子岔乡白乡长在致词中表示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园子岔乡建立实践基地并捐赠图书资料是促进园子岔乡教育事业的好事,希望兰大核学院通过实践活动能把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思想毫无保留地予以传授,能把先进、科学的信息带进山村。核学院党委书记李玉忠在致词中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些活动,给园子中学带来一些帮助,并且是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园子中学长期保持紧密地联系。李玉忠书记自己也是长在农村,知道农村的苦,知道现在农村的孩子走出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也欢迎同学们将来能够来核学院学习。揭牌及签定协议书仪式结束后,双方领导进行了深入、密切的交谈。园子中学的老师带领核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并与中学生们进行了简短交流。

领导关怀

,2008年4月8日至11日,团省委书记王永前在榆中县园子岔乡调研农村工作。园子岔乡地处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的最北端,受自然条件和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条件落后,群众生活相对困难。4月8日至10日,王永前到园子岔乡的柏木村、金营村、大岘村、小岔村,通过入户调查“解剖麻雀”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特别就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农村党员状况、农村青年思想和观念变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状况、民主建设情况、农村青年务工情况、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农村留守问题、团的建设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王永前先后和100多位当地村民、致富能人、乡村干部进行了座谈,慰问了四个村的老党员、老支书、贫困户,走访了卫生院、卫园子岔乡:生所、村小学,为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赠送了课外书籍和文具用品,查看了退耕还林、村公路建设、甘草百合种植,双垄沟玉米种植、养羊等情况。4月10日上午,王永前专门到园子中学(初中)调研,和31名团员青年进行了座谈,详细询问和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查看了教职工和学生宿舍,并亲切看望了在园子岔乡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和“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勉励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园子岔乡的义务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并认真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相关新闻

,2005年8月,榆中县北山园子岔乡、中连川乡等地发生盗墓贼疯狂盗挖古墓事件。据榆中县有关部门统计,在盗挖现场发现盗坑多达60个,对古遗址造成了严重破坏。进入7月份以来,榆中北山园子岔乡石井沟、甜水岔、中连川乡高渠村附近等地区先后多次遭盗挖,对当地的古遗址造成严重破坏,其中园子岔乡石纹疙瘩村发现盗坑11个,面积达300立方米,鸭岔疙瘩村发现盗坑19个,面积达600立方米,神仙疙瘩发现盗坑30余个,面积达1000立方米。现场留有大量彩陶碎片、骨珠饰,以及累累白骨,遗留物狼藉一片。根据当地群众反映,盗墓系靖远地区农民,他们白天踩点,夜间开着面包车或农用车在盗挖,盗挖之猖獗,盗挖面积之大都属近年罕见。

民间艺术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是榆中县最干旱的村,镇之一。近年,年年大旱,农作物几乎都是颗粒无收。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在近年每年春节之际都会有相当规模的秦腔演出和太平鼓以及舞狮表演,而且,还常常被邀请到附近乡村演出。在2008年极度寒冷的糟糕天气条件情况之下,忙碌了整整一年的乡亲们在农历腊月初就集中在一起排练太平鼓、舞狮以及秦腔节目。虽然,条件很差,但是,乡亲们的热情很高。丝毫没有被无情的寒冷和大雪吓倒。在2008年,排练演出的秦腔剧目有:本戏《铡美案》、《辕门斩子》;折子戏《牧羊》、《杨廉赶路》、《别窑》以及《藏舟》等近20多部。在腊月二十六日进行了彩装彩排。正式演出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正月初五开始进行了为期10天的演出表演。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