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梧州市地图 > 蒙山县地图 >
西河镇地图
西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1980年,成立西河镇科学技术协会。1984年8月,成立镇科协办公室。1986年10月,市科委在本镇召开沈阳耐火材料厂淄博分厂耐火材料产品论证会,推广我镇研制的耐火材料,玻璃浮法窑炉锡槽底砖科研产品。1987年6月,在西河水泥厂召开全市硅酸盐水泥科研成果论证会。1993年3月,调整镇科委、科协组织,充实科研人员,1996年9月,全省旱田小沟麦经验推广研讨会在西河镇召开,推广西河科学播种旱田小沟麦成功经验。清末,境内有私塾5处,私塾先生5人,学生60余人。1920----1942年,成立博山县第二高等学校1处(现中心小学),初等学校1处。解放后境内建立完全小学2处,1951年7月,第一届高小毕业生毕业,分别考入博山中学和周村韩家煤矿子弟中学,这是解决后的第一批中学生。1964年,镇内共有小学4处,(西河一小、西河二小、坡地小学、东岭小学)1965年,建农业中学一处,两年后停办。1969年,全镇共有小学11处。1978年,设立初、高中4处,1982年,改为初中。1985年,投资120万元新建1处西河中学,规模24个教学班;1987年8月,厂里联中,海庙联中,西坡联中、中黄联中师生并入西河中学。1995年,九年义务教育考评验收合格,1997年8月,解决中学校舍问题,镇党委、政府投资36万元为中学建起西教学楼。1999年12月,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合班并校,11处小学合并为6处。2000年6月17日,教育强乡镇验收合格,并创2处市级规范化学校;2处区级规范学校;1处市级规范成教中心;3处市级一类幼儿园;1处市级示范幼儿园。2000年10月,政府投资200万元新建中学41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2幢,并当年竣工使用。2002年6月,中学添置微机30台、语言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中心小学语音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全镇中小学微机联网,实现现代化教学。2002年底,全镇小学6处,中学1处,在校生2634人,其中中学生1270人、小学生1364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标。

地理人文

西河镇东面是30余里的石灰岩地貌,怪石嶙立、溶洞交错,天马山矗耸500余米,代表西河人民质朴、勤劳、勇敢好客的象征,中部有雾柒河,动河穿过,地势平坦。厂矿企业都分布集中在此。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西部属于高寒山区,人口分布较为稀散。西河是全省有名的建材之乡,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西河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渊源于湘中的梅山地区,大致在湖南境内辖新化、冷江、安化一部分、新邵和溆浦、隆回的小部分地区,总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在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大系中,也当属一个异数。梅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据湖南考古发现,在九千年前,围绕洞庭湖之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生活的先民们,已经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形成了农耕文化的雏型。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归入楚国,中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至秦,湘楚文化同各地的文化进一步交流,使湘楚文化发展得更加辉煌灿烂。在漫长岁月中,聚居在这里的“梅山峒”人,凭借雪峰山和资水的险阻地势,自为生理,“旧不与中国通”。直到北宋开发梅山置县之后,汉文化不断注入,徭、苗、汉民族逐渐融合,梅山文化渗透外来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不断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西河民风淳朴,历以诚信为处世之本。因其诚,故不为人所戒惧而乐与之交;亦不因贫穷而弃义,不为过失轻易责人。每逢客人来访,主必迎于门外。人室后,要泡茶敬烟,谊重者还要留餐留宿。客出主送,道以“招待不周”、“好走”、“再见”等词。每逢喜庆,必设宴以迎亲朋。入席时,讲究座位,要请长辈或贵客坐“上席”,席间频频敬酒敬菜。西河人平时交往亦诚而有礼,路遇亲朋,必点头或握手,相互招呼问候。走路要让长辈走前,平时不直呼长辈姓名。亲朋家遇病痛之事,必登门慰问。逢婚嫁、寿辰必登门祝贺;遭丧事,必亲临吊唁。西河人在外亦宽和大度,互助友爱,乐善好施。在经济活动中,重名誉,讲信用,童叟无欺。梅山人性之美,无处不存。西河矿产资源丰富,大石的梯矿,陈家山一带的铜、钨、镭、砷矿且富集金、铌、钽等元素。在奉家已经发现脉金(原生金矿)和沙金,还有游家、青石的煤矿。西河尤以武术著名。七十年代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98年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荣誉称号。2002年天马村陈志雄参加全省第二界传统武术比赛获金奖。

群众组织

1946年,成立农民协会。1947年,成立妇女协会。1950年,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6年3月,镇团组织进行整顿,设镇团委1个,团总支2个,团支部32个,团员47名。1987年8月,各村、各单位成立了“妇女之家”。2002年底,团总支2个,团支部28个,团员135名,镇妇联1个,村妇联18个,单位妇联2个。建国后,民兵组织多次整顿,始终是协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2002年,镇武装部下设17个民兵连,基干民兵221人。1964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1980年,撤销。1980年,成立西河镇科学技术协会。1982年2月,成立西河镇计划生育协会。1984年,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1986年7月,建立老干部协会,1989年9月,成立西河镇体育协会,11月,成立会计协会,1990年12月,成立残疾人协会。自改革开放以来,镇村经济发展迅速,工业项目以建材、机械、化工、电器、煤炭、食品加工、红木家具及耐火材料为主,全镇GDP完成2.7亿元,税收完成1300万元,增长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0万元,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2元,增长9.5%。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金石矿业投资3000万元的30万吨氧化钙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开工。耐火材料、机械加工、红木家具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品牌打造初见成效,西河镇成为山东省红木家具之乡。

交通状况

成渝高速路、成南高速公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洛大道、汽车产业大道双龙路及正在修建中的车城大道(成都五环路东段)在辖区内纵横交错,通往各村的村道均已建成水泥路面或钢渣路面,组成了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镇内公共交通发达,219路、858路B、869路、860路、L002路公交车绕境而过,858路A以西河镇为起点站,连接十陵街道、保和街道,开至五桂桥客运站。

镇村建设

1983年4月,动工新建公社办公楼,当年12月竣工使用。1983年,西河大庄河滩铺设水泥路面。1991年3月,规划初修西环路(沙土路面)1991年4月,设计兴建程控电话楼,西河法庭,居委会办公楼,华峰商业楼,工商所、税务所、供电所办公楼,1993年5月,先后竣工使用。1992年,投资80万元在淄幸路、湖南路十字路口拓宽柏油路面15368平方米,绿地3000平方米,镇标广场1处,石雕“孺子牛”立卧中央。1993年9月,开始投资1300万元兴建商贸街、商业大楼,商居两用建筑楼群等大型建筑立于湖南路、淄幸路两侧。旧村改造,集体规化建房,改变群众居住条件,1986年至2002年,全镇共兴建居民小区7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23.7公里,建桥涵一座。水泥厂居民小区和西坡圣泉居民小区水、电、暖配套齐全,交通方便。2002年6月,投资30万元在镇政府对面兴建新航花园1处,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设扬帆远航大型不锈钢雕塑1座。沿镇中心路东侧向北设立公益灯箱18个,大型广告灯箱1个,7月,东环路铺设水泥路面68000平方米竣工通车。

地理位置

西河镇政府驻地位于成洛大道开元北路口。西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卫星城之一。东与龙泉驿区洛带古镇、黄土镇毗邻,西接成都市中心城区,紧邻成都市东部副中心——龙泉驿区十陵街道,紧邻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十陵站。南临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龙泉街道,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3.6公里。东南与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相邻。北紧邻成华区龙潭街道距成渝铁路龙潭站10公里,新都区石板滩镇12公里。

自然资源

全镇山地面积20733公顷,有林面积19534公顷,森林覆盖率81.2%,活立木蓄各量68.2万立方米,居全县前列,有杉、松、荷、樟、竹等近300多种林种。全镇有耕地面积1.95万亩,是大埔县粮食主产区,素有“大埔粮仓”之美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优质稻、大菜、茶叶、水果、甘蔗、马荠、莲藕等。出产的“西河香米”、“西河腌菜”也远近闻名。目前,已建立了5500亩烤烟生产基地、3000亩西瓜生产基地、2000亩蜜柚基地、5000亩优质稻生产基地、3000亩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养鱼基地和300亩优质枇杷示范基地,有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养猪场1间、年出栏1千头以上的养猪场5间、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场20间。镇内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达12000多千瓦,目前全镇有各类型水电站30间,总装机容量达9500千瓦。还有铅锌、瓷土、稀土等地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