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石家庄市地图 > 正定县地图 >
新安镇地图
新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领导机构

2009年新安镇领导班子分工:姚亚新(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李开(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空缺)(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分管农业、农村、党群、信访、老干、老促会、工会、泥砖房改造、水库移民等工作。杨冠东(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工业、民政、殡改、武装、财税等工作。陈永亮(副镇长):分管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物价、食品安全等工作。李园春(副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陈雄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全面工作;分管政法、党政办工作。彭永平(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空缺)(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统战、合作医疗等工作。何超武(党委委员):分管安全生产、生猪管理等工作。陈冬梅(党委委员):负责妇联;分管镇自来水厂等工作。李健斌(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社保、青年等工作。李仕波(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分管宣传、村建、国土和协助泥砖房改造等工作。

基本概况

新安乡位于四川省屏山县,1956年由新政、安和、聚福三乡合并而成,新政指新政权之意,安和指安定和平之意,聚福指聚集幸福之意。以新政、安和两乡的第一字更名为新安乡。1992年更名为新安镇。全镇幅员面积90平方公里,海拔在320米~2008米,老君山位于境内,为东西走向,金沙江和葫芦溪穿境而过。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19℃。森林面积34425亩,森林覆盖率25.5%。辖14个村、113个村民小组,4957户、196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0人;耕地面积19065亩,其中田237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

新安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527男9085女8442家庭户户数5442家庭户总人口(总)17185家庭户男8832家庭户女83530-14岁(总)31210-14岁男15910-14岁女153015-64岁(总)1299415-64岁男679315-64岁女620165岁及以上(总)141265岁及以上男70165岁及以上女71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976

设施建设

完成民主、新民村基本农田建设22.33公顷。投资27万元,新修民主至联合村级公路8.5千米。投资10.7万元整治巨新、红庙、金星、勤俭村级公路20.5千米。硬化便民路4.4千米,完成民主、大坪村集中供水水池589立方米,完成民主、胜利等8个村305户的红层找水打井任务。

移民工作

淹没区涉及9个村39个村民小组,淹没影响户数1037户,人口3969人;淹没耕地4148.5亩,园地778.5亩,各类果树10895株;淹没房屋面积156567平方米,公矿企业20户,乡村公路及码头9处,商业门面87户。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到2012年止需要移民安置4537人。

地形文化

新安丘陵为全县主要地形,分布于涧河南北二岭及畛河北岸等广大地区。这里岭坡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切割严重,多为黄土覆盖。一般海拔300~400米。面积83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8%。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除涧河岸川平地较为宽阔外,其余河谷均比较狭窄,一般海拔200~300米,川平地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黄河、畛河川平地现大都被小浪底库区蓄水所淹没。全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人均土地3.57亩。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带,总面积52.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4%,全县人均耕地1.1亩,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风多雨雪少”。境内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也许诗人不会想到,自己饱含酸楚的一笔竟成为今日繁华的映衬和烘托。

旅游资源

琉璃泉: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水井,名曰:“琉璃泉”。古往今来,观泉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那些前来观泉的华侨、港澳同胞用壶汲水带给远在他乡的亲友。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座落栈道旁,是路过边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辟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士常荟萃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官遭难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竭,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解放后,这里开辟了茶场,办起了供销社收购站、胶场、修通了公路。政府还拨了专款将琉璃井修葺一新,将“琉璃井”三个刚劲的大字刻在崖头上,使这一古老名胜恢复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