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镇地图
辛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辛店镇位于禹城市北20公里处,北依陵县,东邻临邑,西接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平原、禹城、临邑、陵县四县市间重要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镇辖89个行政村,3.6万人口,辖区总面积93.1平方公里。镇内林木繁茂,环境优美,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快捷便利,网络通信无缝覆盖,省内最大的500KV高压变电站位于本镇,具有良好的创业发展条件,正日趋成为国内外客商瞩目的投资沃土、兴业宝地。
自然状况
辛店镇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势西高东低,面积11110公顷。引黄五干渠、六干渠、五六干合排横贯东西,广利河、广蒲沟斜穿境内。地下有石油、天然气、卤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水稻、棉花等。其中黄河水稻粒大、透明、味香,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是黄河三角洲的特产。2000年,全镇辖16个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a率为3‰。全镇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0人。全镇有王、李、刘、张、周等姓氏,其中王姓最多。
代码
130930102:~201辛店村~202张官店村~203挂甲林村~204卜宅村~205何吕店村~206小李庄村~207小姜庄村~208卜老桥村~209王林村~210代林村~211付林村~212谷林村~213董林村~214牟庄村~215赵庄村~216东满西村~217西满西村
区划沿革
相传,辛店镇的前身是镇南的古城巷,“先有古城巷,后有辛店街”,辛店系因有辛家人开店而得名,现为临洮县集镇之一,1941年曾在此发掘出大量商周时期的彩陶罐及石刀、石斧等,为黄河上游最早发掘的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相传辛店后坪上有辛庆忌墓,故命名为“辛店文化”。建国前该乡属洮沙县辛甸乡,1950年洮沙县合并临洮县后为太石区辛甸乡,1956年为辛甸镇,1958年公社化时期建立辛店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了与“辛店文化”名称一致,故改“甸”为“店”,1983年更名辛店乡,1993年改建镇。2004年由于乡镇撤并,区域调整,将原改河乡12个村及原上梁乡的5个村并入。
名优特产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洋芋、玉米、小麦、豌豆、洋芋,经济作物有大葱、大蒜、胡萝卜、蒜苗等蔬菜和中药材等。土特产品有洋芋、大蒜、大葱、蒜苗、辛店石子镆。
人物简介
盖其弟1928年6月生,辛店镇辛店村人。1945年3月参加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饶县九区青救会主任、广饶县青救会主任,中共上海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西藏昌都地委副书记,西藏驻沪办事处主任,上海市水利局副局长。1988年离休。成师农1928年10月生,辛店镇成寨村人。1947年3月参加工作,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饶县青救会副主任,中共广饶县六区区委副书记,共青团惠民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惠民地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共齐河县委书记,中共德州地委副书记,中共东营市委副书记、东营市市长,中共聊城地委副书记、书记,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山东省政协六届委员会常委。1993年离休。刘观渭1929年9月生,辛店镇刘家村人。1945年2月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武汉军区第三测绘大队政委,二十军六师政委,河南许昌军分区司令员。1990年离休。王明修1930年2月生,辛店镇红卫村人。1946年9月参加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共渤海区党委青委、昌潍地委、寿光县委工作,1951年底在中央团校学习,1953年初调团中央工作。后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苏欧司处长、副司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司司长,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1995年离休。王兆峰1942年5月生,辛店镇红卫村人。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历任北京丰台三六零三工厂政工组干事,总后企业部保卫处干事,总后军需生产部政治处干事,总后政治部保卫部侦察科干事,总后政治部保卫部保卫保密科干事,总后政治部保卫部保卫组干事(组长),总后政治部保卫部保卫组副师职干事(组长),总后财务部政治协理员、办公室主任(大校军衔)。1997年9月退休。刘建新1946年12月生,中共党员,辛店镇皂户村人。1963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书、排长、师作训参谋、师作训科副科长,原军委炮兵作战参谋,作训处副处长,总参兵种部炮兵处长、综合计划局副局长,合肥炮兵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副院长(正师职)。盖国强1952年2月生,辛店镇辛店村人。1969年参加工作,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惠民地区建委干部,中共博兴县乔庄公社党委副书记,博兴县委常委、副县长,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阳信县委书记、县人武部第一政委,滨州地委副书记,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经济发展
近年来,辛店镇立足自身优势,以争创“禹北经济强镇”、“生态名镇”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立镇、工业强镇、开放兴镇”三大战略,凝神聚力、干事创业,专心致志发展镇域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全镇已形成西瓜、花生、生态养殖、林业生产四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以面粉加工、生物化工、木材加工为主的民营经济三大支柱产业,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的兴起极大的推动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辛店镇秉承“以诚招商、互惠互利、肝胆相照、共谋发展”的招商理念,大力实施两大“天字号”工程,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步伐。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规划和完善了镇级民营育雏园;通过创新招商方式,以环境引商、以服务感商、以诚信留商先后吸引了展盛粮油、展越食品、亿和糠醛、齐晟造纸等多个项目落户园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为全镇财源建设积蓄了强大后劲,成为全镇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生产上,本着“创特色、提档次、扩规模、增效益”的原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建设。坚持以“一瓜两花”为重点,走特色化种植的路子;以生态建设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以大户小区为载体,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引领农民走出传统农业的狭小天地。目前,全镇所生产的“沙河辛”牌西瓜、陈楼五彩花生被确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知名度大幅度提高;1.8万亩的“绿色银行”和4000亩的鱼鸭混养也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生机,正日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第三产业,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带动起商贸流通等行业迅猛发展,“路域经济”正成长为可支撑乡镇财政的“经济隆起带”。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全镇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先后被授予“德州市水产明星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镇”、“禹城市综合考评第一名”、“禹城市林业生产第一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