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延边州地图 > 安图县地图 >
新合乡地图
新合乡相关地区地图:

浙江省桐庐县新合乡

基本概况:新合乡位于桐庐县境内东南部,东南北三面与诸暨、浦江、富阳毗邻,为边陲山区乡,全乡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00亩,山林98万亩。辖有1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52人,均系汉族,其中非农业人口145人。乡人民政府驻地外松山。全乡社会总产值达48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3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37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2万元;计划生育率达到98%。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森林资源:新合乡属于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88%,其中全乡已规划验收的一般生态公益林2.6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66%。封山育林占全乡营林的96.4%,使森林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地力及森林景观等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绿色财富。2003年9月,新合乡专门组建了生态乡建设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鼓励和引导山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些奖励和扶持政府,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转变山区农民观念,积极发展效益农业。
村镇建设:?新合乡坚持“优化环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量力而行、积极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千方百计内筹外引建设资金,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一村示范、九村整治”活动。至今年5月底,5个行政村的22个自然村30多公里道路全部硬化,总投资300多万元。松山、引坑两个行政村投入资金150余万元,进行道路硬化,村庄美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已顺利通过县“十百办”验收。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旧庄、雅坊湖田等村相继开始了自来水改造,近1500人受益。殡葬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各行政村都建造了生态公益性公墓。
农业开发:以“雪水云绿”名茶为龙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1998年,新增桑园59亩,发展食用笋基地273亩,开发水果150亩。改造低产茶园1110亩。年产名茶18吨、蚕茧47吨、水果13吨,其他养蜂、板栗等产量比上年均有所增长,总产值达521万元。全年共计造林523亩,其中用材林150亩、经济林100亩、竹林273亩,幼育面积达1000亩,迹地更新500亩。大力推广良种和地膜育秧技术。投资31万元,浇砌灌溉渠道2000米,完成堰坝改造1500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达8933亩,总产粮食2300吨。?
工业经济: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66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完成对雅坊电站、高丰电站、高明电站、新华电站的改制工作,由县水电开发公司、新合乡人民政府、杭桐皮件厂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桐庐壶源江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文教事业:投资116万元建成仁村初级中学教学楼,改善了办学条件。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达到100%。全年举办各类成人培训班21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县第26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小学女子团体获总分第二名,并有2人获个人金牌。?
精神文明:乡党委、人民政府与10个行政村签订了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投资1万元,添置计生服务站设备,并配备专职计生技术服务员,计生工作步入正常轨道,人口出生等各指标基本达到县级要求,为跨入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行列奠定基础。?
文化体育:乡人民政府投资10万元,改善了乡文化站硬件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是年,县级“东海明珠工程”验收合格。开展创建安全村和标准化调解委员会建设活动,全乡有6个行政村达标。同时,积极发挥乡村二级综合治理组织作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红色旅游:新合乡境内山岭绵延,蜿蜒起伏,山清水秀,景色秀丽,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利用雪水岭的自然风光,首期投资200余万元开发的天龙九瀑景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迎客。投资约100万元建造的金萧支队陈列馆,不久将对外开放,为新合的红色旅游再添浓重一笔。这些景点的开放,也带动了当地三产的兴起。全乡有28户农民搞起了农家乐,现在每到旅游旺季或周末,这此农户的家里都会热闹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每户收入近10万元。集生态游、自驾游、休闲游于一体的天堂山大型会所也正在筹划中。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合乡

该乡地处灞桥区东北边缘,东与临潼县西泉乡接壤,南与新筑乡为邻,西和水流乡相依,北与高陵县耿镇乡毗邻,辖13个村民委员会,44个自然村,65个村民小组,5135户,21972人,其中少数民族4人。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有耕地24791.5亩。乡政府驻地陈家村。乡内交通独具优势,陇海铁路位于乡南6公里处,西韩公路纵切全乡南北,乡内3条沙石公路横贯东西,形成丰字形的交通网络,乡内有邮局一家,乡级机关及所属单位备有全国直拨电话。全乡种植业有粮食、棉花、瓜果、蔬菜、药材等。并初步形成以奶牛、蛋鸡为主的生产基地。199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242万元,粮食总产量1115.6万公斤,年产奶304吨以上,棉花2.6吨,蛋鸡13万只。90年代以来,果林发展迅速,引进和培育桃、杏、枣、苹果、葡萄等优良品种,果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8%,果园专业户增至300户。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以乡办集体企业为龙头,村办、联办,个体共同发展的结构。重点有6家,主要经营有重工业、石油、化工、光学。村办厂子主要有10家,经营项目有车辆维修、农机具配件、醋酱酿造、建筑器材、小作坊、小车间300个,经营项目有打井、金属加工、电焊、电器、维修、针织、刺绣等。乡镇企业年总收入8750万元,年利税总额591万元。以新合供销社为龙头,加上合作和个体商业形成新合商业街。群众组成一些长、短途运输队,主要经营瓜果、蔬菜、禽蛋之类,为全乡农副产品的自产自销和扩大再生产起着重要的物资交流作用。乡内有中学1所(市65中),教师80名,学生1100名;有小学10所,教师170名,学生2400名。入学率:中学96%,小学99%。65中和党家中心小学均获市级“文明学校”光荣称号。乡有电影院、录像放映站。民间传统艺术有芯子、自乐班、杂技、武术等,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新合乡有乡级医院1所,医护人员20名,病床30张。各村组有医疗站20个,医护人员40名,病床50张,基本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监护,平时能进行防疫和保健工作。

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合乡

新合乡隶属海林市管辖。位于市境中部,为环绕海林镇的城郊乡,东与牡丹江市毗邻,南与宁安县相连。滨绥线铁路从乡境通过设站。新合乡,以境内新合村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分隶宁安县团聚乡与治本乡。东北沦陷后,1933年隶属海林保,1939年改隶海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划归新海县,隶属海林区管辖。1948年9月,新海、五林两县合并为海林县后,仍隶海林区。1949年10月,改隶第六区。1956年3月,撤销海林县,划归宁安县。同年5月,设置新合朝鲜族乡。1958年9月,并人海林人民公社。1962年10月,划归新恢复的海林县。1964年5月,从海林公社划出,建立新合公社。1984年4月,改为新合乡。新合乡全境中、南部处于海浪河冲积平原,北部属浅山区。全乡总面积4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水旱田并作,是海林市水稻重点产区之一。乡办工业有沸石、石英、木材加工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达5216万元。全乡共辖秦家、向阳、永安、泡子、林山、双山、德家、团结、福利、良种、斗银、新民、靠山、红胜、红光、三合、安乐、马北、新北、大石头、永丰、新合、新胜、平和、江北、五星、新丰、新乐、新兴等29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6万人,其中朝鲜、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5%。乡政府驻于海林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