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镇地图
辛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双汪庄村、高家屯村、李家屯村、北左泉后村、前埠后村、辛集村、何家村、北左泉前村、榆林子村、叶家村、刘家庄子村、小庄子村、蔡家村、白石泉子村、小沟村、李家林村、赵家八角汪村、荣民村、刘家八角汪村、郑家营村、满家店子村、涌泉村、张家八角汪东村、蔡家洼村、程家村、东南庄村、李家店子村、世和庄村、艾家村、城子庄村、宋家官庄村、黄疃村、永成村、郭家埠村、咸家八角汪村、王家村、秦家村、谢家村、张家八角汪西村、庙岭村、息讼庄村、房家庄子村、彭家庄村、东埠后村、库沟村、黄山沟村、常胜庄村、山子村、西望仙村、王家屯村、东望仙村、张家屯村、苗家曲庄村、茂盛村、后埠后村、于家村、永太庄村
产业发展
农业经济迅猛发展。辛集镇地貌以平原为主,局部丘陵,是沂蒙山区的优质蔬菜、稻米、花生之乡。农业以蔬菜、粮油、林果、桑蚕、养殖业为主,大棚蔬菜生产是支柱产业。到目前,全镇蔬菜面积已发展到2.6万亩,40余个品种。其中冬暖式大棚菜1.8万亩,蔬菜年总产量12万吨,是沂南县最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花生0.9万亩,林果1.8万亩,桑园0.25万亩。年生猪栏1.7万头,牛1.2万头,家禽150万只。苗家曲村“苗蛋”远近闻名,古代为朝廷贡品,现以着手开发,畅销全国各大超市;古迹信量桥为重点保护文物。素有“人间仙草”之称的名贵中药材--灵芝现已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产量居全省首位,注册的“蒙山”灵芝已畅销国内外。辛集镇是黄瓜生产重镇,黄瓜种植面积18000亩,年产各类蔬菜1亿公斤,大棚蔬菜12000亩,露地蔬菜6000亩。镇内建有年成交量1.5亿斤的大型蔬菜交易批发市场2处。该镇位于县城以东8公里处,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5.7万,投资1380余万元的沂南大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建于该镇,苗家曲村的“苗蛋”远近闻名,古为朝廷贡品,李店子村注册的“蒙山灵芝”畅销国内外。该镇地处沂河东岸冲积平原。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以小城镇建设和工贸园区为载体,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全镇工商业户已发展到800余处,年完成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32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60余家。其中,塑料颗粒加工、建筑材料预制、皮革加工、肉类食品加工、蔬菜批发配送、竹木材批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集“农、工、贸”、“产、销、加”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体。沂南县辛集镇在发展民营企业工作中,喜新不厌旧,在积极抓好新上企业的同时,不忘对老企业的嫁接改造,使新老企业携手并进,使镇里的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镇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和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营机制,加大对畜禽产品加工的招商力度,使一大批蔬菜脱水、食品加工、肉鸡加工等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镇里在抓好众诚鸭业、宏福食品、子正玩具、鑫源鞋厂等10余个新上项目的同时,对原有停产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改变企业运行机制,先后对镇内的绿源食品、东方食品等三处老企业进行嫁接和升级改造,引导老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在产品深加工和二次开发等环节上下工夫,使老企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扩张,企业效益同比增长了30%以上,使这些老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全镇4处重新启动的老企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资源优势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全镇耕地面积7.6万亩,种植蔬菜面积3万亩,其中有机蔬菜1万亩,年总产量30万吨,是鲁南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有标准化养殖场20余处,年出栏肉鸡肉鸭3000万只,加工肉鸡肉鸭2000万只。园区经济日新月异。建有50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和200万平方米的商贸园区,全镇工商业户已发展到1000余家,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实现利税8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20余家。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鞋帽玩具柳编轻工业和现代物流配送业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交通区位得天独厚。镇驻地建成区面积9.6平方公里,227省道穿境而过,建有胶新铁路客货站,距日东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临沂机场40公里、石臼港80公里,海、陆、空四通八达。镇驻地距县城5公里,“030”省道穿境而过,胶新铁路沂南站设在辛集,国家一级公路“澳柯玛”大道横贯全境,南距日东高速公路5公里,距临沂机场40公里,东距石臼港80公里,海、陆、空四通八达。全镇蔬菜面积20000亩,年产优质水稻10000吨,生猪出栏17000头,家禽150万只。其中,苗家曲村的苗蛋(优质鸭蛋)古为朝廷贡品远近闻名,李店子村注册的“蒙山灵芝”畅销国内外。镇内建有年成交量1.54亿公斤的大型蔬菜交易批发市场1处,贮藏量为1000吨的蔬菜水果恒温保鲜库一座,大型竹木批发市场一处。
特色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初,辛集镇于庄、辛集、魏庄等村开始从事鱼粉饲料加工,自1988年开始成立饲料加工厂,鱼子鱼粉源源不断地涌向全国市场。镇村两级及时地把鱼子鱼粉作为富民强镇的一个特色产业来抓。不断加大对鱼子鱼粉产业的扶植力度,确定了以市场建设为支撑、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壮大龙头企业的方针,科学规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从土地利用,税收、信贷等多方面对进入市场的经营者给予政策倾斜和利益优惠,调动从业户进场入市的积极性,陆续建立了于庄、辛集、赵家、长裕四个专业鱼子鱼粉市场。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安排场地、调度车辆、协商价格、调解纠纷、代征税费以及治安保卫等。并多方筹集资金,搞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营环境。辛集村的中国北方鱼子鱼粉市场东临辛黄路、北接辛霞路,距镇政府驻地不足1里。在四大市场的发展竞争中取得龙头市场的地位,占地80亩,经销户800户,货物存储量达4万吨。自1997--2003年累计投资300万元用于改善设施和外部环境,对有实力业户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其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四大市场总占地260亩,市场营销户1420余户,从业人员6000余人。
行政区划
辖顺城街、市政街、商场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复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旧垒头、徐家庄、锚营、抬头、西良马、东良马、六良马、六朗营、支家方碑、温家方碑、赵庄、杨家方碑、冯家方碑、西石庄、东石庄、裴辛庄、陈马庄、林子里、胡合营、留双营、月耳营、佃士营、撒马营、孤马营、都大营村委会;气缸盖厂、辛集化工厂、辛集中学、铁路宿舍、皮毛制革厂、粮食局、柴油五厂、建设局、建设集团、铁路三局、龙泉街、体育场、市府西大街、新开西街、新开东街、方北东大街、方北西大街、西华南路、西华北路、朝阳南路、康乐小区、康泰小区、康建小区、金城小区、西苑小区、铁路宿舍、建设东大街、车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东大街社区居委会
概况
辛集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老子故里鹿邑县的最西部地区,与四通镇交界,311国道穿越全境,北邻唐集乡,南邻任集乡,东与试量镇、高集乡二乡镇接壤,西与淮阳县境毗邻。春秋时属陈,为“鸣鹿”故地。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两代称护厢集,民众叫大辛集。1946年10月至1947年元月为鹿淮太民主县政府驻地。永安古寺坐落在村西南部,现扩建为辛集小学,并建有电影院、医院、粮管所、供销社及邮电所等。每日逢集,每月逢5、逢9的日期为物资交流会,为该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县西部主要贸易集镇之一。辛集镇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为5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5°03′一09′,北纬33°51′--54′。该镇有九沟十八洼,易遭旱涝。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烟叶等。
经济建设
历史上以全国皮毛集散地和加工中心著称。所产皮毛不仅畅销东北、新疆、西南各地区,且有出口。至19世纪40年代末,收集加工的皮货竟占全国皮货总量的70%。此外,辛集天平、水胶和线毯的生产也著名。有“直隶一集”之称。50年代以来建立化学、电力、纺织、石油加工、机械、建材、食品、服装、皮革、造币和工艺美术等工业部门,所产硫化碱、硫磺、硫酸钡、硝酸钡、碳酸钡及重革、轻革和白皮等畅销省内外。工业发展上,以辛集镇工业区和府东工业区为主要平台,民营企业摊点达到3000多家,形成了以皮毛、化工、仪表制造、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农业生产构建了以畜禽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市场、奶牛养殖场为龙头,基地建设为延伸的龙型经济格局。城镇建设着眼向中等城市迈进的需要,累计投资8亿元,建成了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亨盛小区等8个高标准居民住宅小区;投资2亿多元,相继建成了金皇冠大酒店等11个大型商贸设施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