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马鞍山市地图 > 当涂县地图 >
新市镇地图
新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市镇农业经济概况

新市镇位于长寿区东郊,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30亩,农业人口27744人。辖区内地势平坦,农产品充裕,是长寿区重要的产粮、生猪、禽蛋和优质伏淡季水果基地。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着力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引进了总投资5250万元的重庆市绿康植物油厂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了我镇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全镇水资源丰富,水利基础设施完善。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938万元,粮食总产量16621吨,水果产量671吨,生猪出栏26672头,小家禽饲养规模达50万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32元。

古桥和古弄

新市古称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块,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满浓郁水乡情调的72座桥梁连成一片,36条各具特色的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构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早在晋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间有弄堂贯穿,市河上小桥横卧。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淫,逐渐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据记载,新市镇区最多时曾有36条弄72座桥。但因历史变迁,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桥11座。太平桥,为单孔石桥,横跨小西河。始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得到重建。两侧栏杆至今仍保留石狮数个,桥石基座上刻有楹联。当地流传这样的风俗:新婚男女从桥上经过,可期太平吉祥。状元桥,位于镇北乐安港西。因宋朝时新市人吴潜考中状元,后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桥名,蕴含金榜题名之意。钟楼弄,长180米,宽约1.7米,位于觉海寺旁。优美典雅、古色古香,极富江南水乡情调。弄的一头是波光粼粼的市河和造型优雅的迎圣桥,古刹、小桥、流水、深巷四景合一,构成一幅古朴的图画。“胭脂弄,秦淮河”。连通北街与寺前弄胭脂弄,明朝时就已出名。这条长70余米,宽1.5米的小巷,当时多为娼妓所居,因弄内胭脂味扑鼻而得此名。

行政区域

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是资阳地区级试点小城镇,地成都偏东南62公里丘陵和沱江冲积坝区,同资阳市雁江区毗邻,距简城城区7.5公里,具有南来简州第一镇之称。全镇幅员面积88.8平方公里,辖3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1760人,其中城镇人口2238人,是简阳市第三大镇。

社会情况

新市镇自古以来就是浙北地区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全镇总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4个社区、1个居委会。2009年,全镇常住人口84569人,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达到45.72%;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3.8亿元,财政总收入4.38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7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8元。近年来,新市镇相继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中心镇、百强镇、文明镇、卫生镇、历史文化村镇、民间艺术之乡、体育强镇,湖州市十强乡镇,德清县副中心城市,2003年被省政府列入杭州湾城市体系规划。新市镇的区位优势突出。新市镇位于杭嘉湖平原、长江三角洲腹地,德清县东部,距杭州、湖州、嘉兴均50公里,离宣杭铁路、杭宁高速、沪杭甬高速均为30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80公里、上海浦东机场220公里,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设有新市互通区,上海至莫干山风景区的高标准一级公路穿境而过,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绕镇达10余公里,交通便捷,地理区位极佳。经过几年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提升,周边辐射人口近50万人。现正在合理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集聚、集约要求,周边8个村全部向镇区集聚,全镇由287个居民点合并为38个,加快推进了人口集聚。而新市镇的特色产业更加明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进一步集聚、提升发展粮油食品、新型建材、轻纺服饰、特色机电和医药化工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产业,主导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78.5%。2006年,新市工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核定为省级德清工业园区,批准规划总面积5平方公里,近期调整扩容近10平方公里。2009年,德清县委、县政府把德清工业园区作为全县三大工业集聚区给予了重点扶持,力争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打造成全省一流工业园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农业主导产业,已形成以特种水产、蚕桑生产、湖羊生猪、蛇类繁殖、蔬菜瓜果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土地流转率达到60%。积极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镇内有仙潭市场、摩托车市场等各类特色市场6个,年营业额过亿的市场有3个,大型超市4家,二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1家(在建)。2007年新市古镇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依托京杭运河,大力培育临港物流产业带,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的城镇功能也是新市镇的一大优势所在。按照统一规划、各具特色、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完善公共设施功能,新市镇大力实施城镇建设“三年计划”,进一步完善路、电、水、通讯等网络,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已建成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400吨的垃圾焚烧厂、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消防队等公建设施。有公安、工商、交警、建设等部门县派职能站、所18个,工、农、中、建等银行金融机构6家,年存款余额21.35亿元。建有劳动保障中心所、便民服务中心、宣传文化中心、影剧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共有2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3所幼儿园和1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拥有1所县级人民医院、1所镇级卫生院和镇预防保健中心。

自然气候

该镇地处亚热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345.4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714.9小时,无霜期263天左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产业经济

该镇经过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截止2005年底,形成了再生资源收购加工、造纸家俱生产、五金交电、电线电缆、鞋楦鞋模、建筑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七大支柱产业。其中团山花园再生资源大市场是全国三大再生资源市场之一。截止2005年底,共有各类再生资源收购、加工户500余户,一般纳税人21家,各业主经营各类废旧塑料,金属回收、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年税收4000多万元。2006年该镇建立了以铜材铝锭、塑胶料为主要产品的再生资源加工工业区。2006年引进项目58个,占地2800亩,总投资达21.5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过亿元的项目8家。目前新市镇已基本形成了七大产业。一是以中南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市场(又名团山花园市场)和汨罗工业园为龙头的循环经济行业。新市镇循环经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目前全镇有2500多户近8000人从事该行业,交易市场已被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汨罗工业园规划涉及新市镇5个行政村近15平方公里,从2003年建园至今,已征用4600多亩,已入园企业32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2007年园区内企业年利税2.69亿元。二是以汨江纸业、长盛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业,三是以现代家具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业。四是以东区建筑、新兴超薄石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五是以省生活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一科技油脂加工为龙头的农产品种养加工业,六是以天乐宾馆、飞宾酒楼等为龙头的餐饮、娱乐业,七是以丛发物流、远大物流为主体的货物运输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但消化了我镇的劳动力资源,还吸纳了2万多外来务工创业人员。2008年,新市镇(不含园区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工业总产值达190906万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工业总产值111124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工业总产值79781万元),新增规模工业8家(共17家),固定资产完成2854万元,农业总产值1300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达62000万元,实现税收6.79亿元,财政收入达2784万元。新市镇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所在地、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全镇共有10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常住人口26105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有市级部门单位、驻乡单位、部门派出机构、企业厂矿单位430余家,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3800多亩。2008全镇人平可支配收入6100元。近几年来,新市镇党委、人大政府狠抓大办工业、招商引资、向上争项目,大大的推进了新市镇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新市镇的各项工作年年被汨罗市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