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镇地图
新竹镇相关地区地图:
著名村庄:卜效村
琼剧村:定安县琼剧普及率较高,80年代初,几乎村村都有琼剧团,男女老少,人人都懂唱琼剧,还为全岛各地琼剧团输送了一大批琼剧演员。定安县新竹镇卜效村就是典型的一个琼剧村。卜效村离定安县新竹镇西面5公里。这个村琼剧演出历史悠久,名伶辈出,基础雄厚,人们又称为“琼剧村”、“戏班村”。卜效村原名“卜聘村”村,后改为“卜效”村。全村286户,1500人。早在清乾隆年间,这个村就开展了琼剧活动。据说最初是一位名叫吴应钦的老艺人先来卜效村创办木偶戏班。不久,老艺人吴文焕在此开设科班招徒授教琼剧,不少青年、中年、老年人都入科学戏。所教科班为“桂”字班和“富”字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老艺人吴凤文牵头继续组织剧团到各地演出,最初没有钱买戏服,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捐款,另一方面组织群众搞副业解决困难。50年代末期,剧团解体,1962年又恢复,1982年这个村又办起了两个业余剧团,主要演员有:汝魁、月花、月成、发凤、金英等。演出剧目有《珠宝玉》、《卖胭脂》、《李三阳》、《洞房嫁嫂》等。从50年代到80年代,卜效村先后组织了12个民间业余剧团,几乎全村每户都有人登台演过琼剧,尤其是吴凤文一家至今共有9代人登台演出,被誉为“琼剧世家”。1991年,卜效村被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确认为全省第一个琼剧村。定安县文化局、文化馆在服装、道具、布景、音乐、灯光、播音等器具给予全力支持。目前,卜效村拥有一个近300平方米的排练场,省、县两级艺术馆还派出4名文艺技术骨干蹲点,给卜效“琼剧村”在舞台艺术、唱腔艺术上给予指导,使卜效村的琼剧活动又活跃起来。先后排练演出了《秦香莲》、《七星梅》、《苦凤莺连》三台大型古装琼剧和《宴请谁》、《纪念冯白驹将军》等现代小琼剧,受到城乡观众的好评。1994年卜效村代表队参加全省琼剧表演电视大奖赛,荣获业余组第2名。1993年至1994年间,“琼剧村”表演队参加全县性的两次琼剧表演比赛,都获得业余组二等奖。在个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表演奖2名。琼剧演唱会:1995年7月18日,“琼剧村”举行别开生面的琼剧演唱会,主题为《卜效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琼剧唱腔卡拉OK比赛》。1996年春节期间,在省文体厅的策划下,卜效村举行农民琼剧唱腔卡拉OK邀请赛,有琼山、屯昌、澄迈3市县的农民应邀参赛。
新闻报道:卜效村的琼剧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原海口市委书记、现任海口市老干协会主席周训堂同志曾多次到该村观看排练和演出。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创作编写了多部各类题材的琼剧作品给该村表演队伍演出。海南电视台、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海口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专门拍摄专题片、录制录音带,于1995年8月至9月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海南电视台、海南省电台、海口电视台播出。同年9月8日,播出专题片《琼剧之乡行》。1996年3月4日,卜效村被省文体厅评为海南省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