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天水市地图 > 甘谷县地图 >
西坪乡地图
西坪乡相关地区地图:

3、甘肃临洮县西坪乡

西坪乡位于县城西部。行政区划:辖1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394户,乡镇总人口15392人,乡镇从业人员7016人。四通情况:11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9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床位5张。有各类学校12所,在校学生2566人,教师91人。经济指标:2001年,粮食总产量5421吨,财政收入134万元。

2、福建安溪县西坪乡

一地理状况:西坪镇位于福建安溪县,是世界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发源地,蜚声中外的乌龙茶之乡。早在清朝时期,西坪墟(集市)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至今,西坪依然是安溪县重要的乡镇茶叶交易市场之一,为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现辖西坪、西原、南岩、留山、柏叶、后格、柏溪、阳星、湖岭、百福、龙地、龙坪、尧阳、尧山、上尧、松岩、赤水、平原、赤石、宝山、内山、内社、宝潭、大垅格、珠洋、盖竹26个村和西华居委会,2005年人口55473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林、陈、潘、郑等,又有方、张、谢、罗、郭等姓。西坪,古称栖鹏,寓大鹏在此栖息之意,后谐音改为今名。五代置县之初,西坪隶属积德乡崇信里,元袭宋制。明清为崇信里。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10月,崇信里改为新崇龙区,民国25年(1936年)7月为第四区,民国30年(1941年)1月更名为第三区,民国31年(1942年)4月为崇新区。民国34年(1945年)3月,属崇新区(西洋镇和宝溪乡部分),同年10月撤区调整为西洋镇和宝溪乡。1949年,西坪先为崇新区(辖西洋镇、宝溪乡);1950年4月,分为第七区(驻西坪村)和第八区(驻珠洋村);1955年9月,易名为西坪区(辖13个乡)和珠洋区(辖14个乡);1956年5月,撤销珠洋区并为西坪区,1958年2月,设西坪乡、宝山乡;1958年10月1日,成立西坪人民公社,辖区面积扩大,包括现西坪、虎邱、大坪、芦田、尚卿等地;1961年8月,再次调整为西坪区,下辖14个小公社;1965年4月撤区为西坪人民公社,虎邱、尚卿从西坪析出设立公社;1984年4月改为西坪乡;1992年8月改制为西坪镇至今。西坪镇地处安溪县中南部,戴云山南麓,位于东经117°50′~117°59′,北纬24°56′~25°01′,东南同虎邱镇接壤,西与芦田镇毗邻,西南连接龙涓乡,北与蓝田、尚卿两乡交界。辖区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17公里,面积145.5平方公里。距离安溪县城33公里。五代置县之初,西坪隶属积德乡崇信里,元袭宋制。明清为崇信里。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10月,崇信里改为新崇龙区,民国25年(1936年)7月为第四区,民国30年(1941年)1月更名为第三区,民国31年(1942年)4月为崇新区。民国34年(1945年)3月,属崇新区(西洋镇和宝溪乡部分),同年10月撤区调整为西洋镇和宝溪乡。1949年,西坪先为崇新区(辖西洋镇、宝溪乡);1950年4月,分为第七区(驻西坪村)和第八区(驻珠洋村);1955年9月,易名为西坪区(辖13个乡)和珠洋区(辖14个乡);1956年5月,撤销珠洋区并为西坪区,1958年2月,设西坪乡、宝山乡;1958年10月1日,成立西坪人民公社,辖区面积扩大,包括现西坪、虎邱、大坪、芦田、尚卿等地;1961年8月,再次调整为西坪区,下辖14个小公社;1965年4月撤区为西坪人民公社,虎邱、尚卿从西坪析出设立公社;1984年4月改为西坪乡;1992年8月改制为西坪镇至今。二自然环境:西坪地处内安溪,境内以山地为主,群山连绵不断,纵横交错。地势高峻,相对高度大,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海拔大多数在500~800米之间。西坪地势不平,开门见山,低山连绵起伏,分布在溪流两岸,坡度缓和。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2000毫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雨。西坪地势高低悬殊显著,地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一丈,不一样”,“隔山不同风,同时不同雨”,就是各地气候差异的生动写照。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铁观音、本山等名茶就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2002年7月20日,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考察,确认西坪镇为“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西坪镇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高丘陵地带。最高山峰为暗淡山(又名涵淡山),海拔1265.1米;千米以上山峰有大宝山、欧村尖、南山尖、跌死虎、暗淡山、羊角尖。山峻水急,溪涧下泻,汇成溪流,经虎邱注入蓝溪。三气候特征:西坪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19℃之间,年降水量在1700-2100mm之间。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变化明显,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为铁观的生长和优异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难得的是,安溪虽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阻隔,不受海风侵扰。在整个小气候区内,茶区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没有污染。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铁观音的生长和优异品质的形成。境内年平均温度在16~21℃之间,一年中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2~29℃,一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在7~12C。最高气温的7月份平均为34.2℃,极端最高气温在37~39℃,1967年6月29日最高达39C。多年平均降水量1782.4毫米。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最多;11月份为最少,平均雨量最多月为最少月的8倍多。全年可分为四个降水季节:春雨季(2~4月)降水量220~290毫米,占全年20%;梅雨季(5~6月),降水量500~650毫米,占全年30~32%;台风雷雨季(7~9月),降水强度大、雨量集中,一年之中,一日最大降水量也出现在这一季节。这一季(三个月)降水量600~750毫米,占全年37~39%;少雨季节(10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180~250毫米,占全年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