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地图
西乌珠穆沁旗相关地区地图:
科技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科技“1315”工程实用技术培训班共举办30余期,培训领导干部467人(次),技术人员454人(次),企业管理人员77人;农牧民12066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5000份。组织涉牧部门骨干技术人员30余人到外地考察1次,集中办班1期,培训师资148人。全旗共建立科技示范园区8个,科技示范苏木4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科技示范嘎查7个,科技示范户63户。2005年申报科技项目共4项,其中申报国家科技部1项,核准上报自治区科技厅、科协3项。2005年到位项目资金33万元,共签订科技承包合同25份。全年引进科技人才79名。至2005年底,全旗专利申请量共计4项,授国家专利2项。地理位置
位于盟东北部,地处东经116°21′-119°31′,北纬43°57′-45°23′;北邻东乌珠穆沁旗,东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南和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接壤,西与锡林浩特市毗邻。旗府设在巴彦乌拉镇。概括
2006年,西乌旗将原有的15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吉仁高勒镇、高日罕镇、浩勒图高勒镇和巴彦胡舒苏木。其中,撤销巴彦乌拉镇、乌兰哈拉嘎苏木,将其所辖区域整建制和巴拉嘎尔苏木的8个嘎查合并设立巴拉嘎尔高勒镇,为旗政府所在地。建旗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锡盟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草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草原旅游为特色和优势行业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底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3.9亿元,二产增加值1.3亿元,三产增值2.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3:17.5:29.5。财政总收入完成2768万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乌旗的各项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旅游事业日新月异,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为草原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昔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丰美、辽阔的大草原上,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和朴实无华的精神风貌建设着美丽的家园。地理位置西乌旗位于华北、东北结合部(东经116°21′-119°23′,北纬43°52′-45°23′),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京津地区的重要屏障。旗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距北京直线距离500多公里。文化教育
一、基本情况:全旗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217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其中蒙、汉语授课小学各2所,蒙、汉语授课初中各1所。全旗小学教职工361人,初中教职工198人。有综合高中1所,高中阶段在校生1419人,高中教职工94人。1999年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达标验收,2002年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巩固提高复查评估验收。2000年我旗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扫盲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旗县。2007年作为锡盟唯一推荐旗县代表自治区接受“两基”国检。近年来西乌旗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2003年以来投入资金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7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危房,教学用房全部实现了楼房化。2006年集中建设以蒙古族第二小学、旗综合高中新校区、旗第二中学新校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内的“教育园区”,三所学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预计校舍投资7000万元,加上仪器设备等投资总额将超过1亿元。教育园区还包括为教职工建设的园丁住宅小区,购买园丁小区住宅的教职工,旗政府每户将给一万元的资金补贴。2002年以来共投入597.8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配备了标准的语音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其中计算机室达到每所学校2套,按国家新行业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和图书。2006年在全盟率先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将全部牧区学校撤并到旗政府所在地集中办学,使广大牧区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实现了“学生不失学、教职工不下岗、国有资产不流失、农牧民负担不增加”,2006年我旗被评为全盟“学校布局调整先进地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在全盟率先实施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教职工全员聘任。2001年以来通过人才交流会在全区范围共引进88名优秀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强化教师激励机制,旗政府制定了《对教学成绩突出教师表彰奖励暂行办法》,教育部门出台了对体育训练和艺术辅导教师的奖励制度,旗政府为教职工提供住房补助,并为中小学班主任和小学舍务老师提供地方补贴。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扶困助学。旗政府出台了《西乌旗扶困助学办法》,将扶困助学列入苏木(镇)政府职责,设立了“扶困助学专项基金”,由旗财政每年提供6万元的专项资金,扶困助学工作走向规范化。2007年上半年共为本旗80名在读贫困大学生提供由政府担保、旗财政全额贴息的生源地助学贷款28万元。结合全旗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全旗职业教育主阵地的西乌旗综合高中开设了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计算机、畜牧、旅游等骨干专业和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艺术专业课程,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积极拓展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领域,目前有70余名本旗学生在合作的职业院校学习。实施劳动预备役制度,2006年开始对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人员进行为期一年或短期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回乡务牧或进城务工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旗政府还对其中的牧区户籍学生提供全额的学费补助。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优先满足职业教育需要,2007年春季一次就为职业教育补充了24名本科生。作为典型的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始终优先、重点发展,认真落实全盟民族教育助学金制度和牧区户籍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补助资政策,民族教育学生高中阶段入学率显著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抓好“双语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三语教育”特色,全旗现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民族中小学三教整改”实验基地1处和自治区蒙古语文整体改革试点学校2所。充分发挥在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方面的优势,蒙古中学建立了蒙古搏克训练基地,在2007年全国首届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上我旗蒙古中学两名学生分别获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民族中学都开设了马头琴、蒙古长调特长班,培养民族传统艺术人才。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年”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落实“安全第一”,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2001年以来西乌旗连续四年评为全盟“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地区”,2004年西乌旗教育局评为自治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04年度盟级综合治理“长安杯”,2006年西乌旗评为自治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旗县”。在近年全盟教育责任目标考核中西乌旗始终名列前茅,2006年获得第一名。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全旗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4年全旗汉语授课中小学教师和蒙语授课学校汉语文教师全部完成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现有两所全盟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经过不懈的努力,西乌旗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正向着旗委政府确立的在周边旗县中“创建一流办学条件和一流教育质量”的目标不断迈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师资情况:全旗现实有教职工763人,小学教职工人,初中教职工人,高中教职工人,幼儿园教职工人。全旗教职工中专任教师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小学100%,初中为97.47%,高中?。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未聘的人。教职工中少数民族教职工,女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中少数民族人,女教师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旗小学学生图书共87671册,生均19.38册,教师图书21390册,师均59.25册;初中学生图书66608册,生均34.64册;教师图书9837册,师均49.68册。小学校舍建筑面积23705.59平方米,生均5.24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19939.11平方米,生均10.37平方米。全旗小学和初中教学仪器、器材配备均达到配备标准,配齐率均为100%;小学实验课演示实验开出率为100%,学生实验开出率为99%;初中实验课演示实验开出率为99%,学生实验开出率为96%。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列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共配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6套,计算机教室12个,多媒体教室9个,电子备课室6套,语音室7个。2006年我旗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确定建设“教育园区”。“教育园区”主要由三所学校和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成(蒙古族第二小学、综合高中、第二中学),三所学校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预计校舍投资7000万元,加上仪器设备等投资总额将超过1亿元。综合高中新校区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500万元,学校设30个教学班。学校建成后将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教育于一体,包括蒙语和汉语授课的寄宿制综合高中。第二中学新校区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800万元,设24个教学班。建成后将是一所高标准的汉语授课寄宿制初级中学。新建蒙古族第二小学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64平方米,计划投资1700万元。学校设24个教学班。是一所蒙语授课的寄宿制民族小学,目前该校主要工程已经完工,2006年10月八所苏木(场、镇)小学蒙语授课的学生全部到该校就读,这标志着我旗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部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设室内篮球场、排球场和摔跤、马头琴等教室。它的建成将为我旗青少年提供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对发展素质教育、增强本地区青少年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园丁住宅小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总投资5500万元,小区内环境优雅,有完善的物业管理,购买园丁小区住宅的教职工,旗政府每户将给一万元的资金补贴。
四、在校生情况:2006-2007学年度全旗在校生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1217人,小学4524人,初中1923人,高中14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