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埠镇地图
徐埠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历史
镇政府所在地徐埠(原名徐家埠),始于元末明初,是徐氏在元末避于战祸,从鄱阳的皇冈迁此,后成商埠,故名为徐家埠,清代为徐家埠市,旧是馆铺栉比,商贾云集,(贾gu、古时候称座商为贾,行商为商),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日军的三次烧掠。在那时埠和商也就留到了今天。是全县五个历史名镇之一,历史上就以水陆交通方便成为漕运要地,并以盛产生猪名入《辞海》。历史上不但以其方便的水陆交通成为漕运要地,以繁荣的商贸成为都昌中北部的主要商品集散地和全县的要埠名镇,而且以盛产生猪名入《辞海》。虽然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遭日寇烧掠,破坏严重,但解放后50年来,已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徐埠建国前夕属环山区徐埠乡,少部分属梅坡乡。建国初属第三区。合作化时改为徐埠区。1958年成立徐埠人民公社。1962年分成徐埠、平峰、春桥、官桥4个公社,仍由徐埠区管辖。1968年将平峰、官桥公社一部分并为徐埠公社,19年改名徐埠乡,1994年撤乡建镇,以驻地徐埠镇命名至今。徐埠属革命老根据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中共支部,是农民协会发展的中心区域之一,成立了第七、十二2个区农协和6个乡农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莲花、雪岭、杨岭等地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并设有中共区委组织。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战地工作团第八大队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农业发展
徐埠镇有4万多亩耕地,6万多亩山地,0.4万多亩水面,综合发展农业的空间相当广阔。水田以种植优质稻、棉、油菜为主,旱地主植品种有芝麻、大豆、花生、红薯等。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集约化、商品化水平明显提高,该镇先后建有用材林基地1.2万亩,其中果业有果业示范基地9000亩,毛竹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800亩,蔬菜基地1000亩,家养鸡鸭生产10万羽,生猪出栏1.5万头,水产900吨,该镇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5431万元。简介
徐埠镇地处都昌县东北部,属新妙湖内湖乡镇。徐埠东邻蔡岭、土塘,南接汪墩,西界苏山,北与春桥、县良种场接壤。徐埠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东距瓷都景德镇90公里,北距江西北大门九江70公里,南距县城28公里,镇内交通便利,都蔡公里于镇域东部南北纵贯,袁多公路从镇域中部东西横穿,镇区距九景高速仅7公里,是九景高速都昌出口第一镇。产业特色
1、:创集镇建设示范镇。在完成、完善集镇功能设施的基础上,配套抓好全镇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四条镇村公路主线的升级改造,扩大集镇范围,改善集镇环境,强化社区管理,增加居民人口,提升集镇品位,建成全县集镇的窗口。完成水泥路面硬化31000平方米,建成占地3720平方米,拥有菜市场900平方米,55个双层商品间计2640平方米的综合贸易市场,建成136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日供水890吨的配套工程。铺设下水道5500米。人行道彩砖5800平方米铺设及集镇街道的绿化已竣工完成。下水道4500米。徐埠怡馨广场,投资约30万元,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今年镇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将原来老化的自来水管与下水道重新进行检修维护,并且在三月的集镇环境整治方面下大功夫,全体镇干部齐抓环境整治,给徐埠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创果业开发重点镇。加快林果业开发的规范化、巩固现有7000亩的规模,同时借退耕还林契机,改良品种,找准空档,提高品质;并通过包装、保鲜、储运环节的加强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3、:创产品贸易规模镇。稳定农业基础地位,通过产后的销售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做大、做强农副产品贸易,如今400多辆时风、巨力车,1000多从业人员,纵横三省六县,年吞吐农副产品44100万斤,交易额达8900万,内联生产,外联市场,把千家万户松散的农副产品进行有序流通。从此有效地解决农民卖难买难问题,加快了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创税费10万余元,为每位车主创利4万余元。农贸公司成为赣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4、:创产业开发特色镇。首先是种植业的调整;其次是品种的调整;第三层是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之间的结构调整,现阶段这个调整的力度较大;第四层是农村的非农业产业的调整,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第五层是通过城镇化来改变人口分布的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就是说,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突出作物品种优质化,健全信息流通体系,和健全技术引进推广体系,回快蔬菜种植的专业化。产业结构调整被许多地方当成农民增收有效的、主要的途径,已经完成了从示范引导,典型牵引,政策促动,培植发展过度到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关健是我们的干部要心系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引导和组织好。扎扎实实工作,实现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卖上从行政到服务的职能转变,通过良种良法以及相应的配套组装,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种植上、养殖上、综合开发上培育更多、更好的、更新的特色农业亮点。江西省第一批4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徐埠独占果业基地、水稻基地两个,营造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特色基地。
5、:创招商引资热点镇。完善已引项目,实现规模效益;改善软硬环境、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业项目作为突破口,农副产品加工业定为主攻方向,实现规模、档次、效益同步推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战略起点开好头,起好步。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活力竞相迸发,使徐埠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步上富民强镇的发展之路。从当初绒丹王的一枝独秀,到今天绒丹王、金达莱、佳胜、天福、协源、威格宝、、益盛制衣厂、圣祥石材加工厂群芳竟艳,有20多家家服装厂在徐埠落户,一家加工厂,两家农贸公司先后注册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