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沟镇地图
徐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
徐沟的背棍、铁棍始于明代,闻名遐迩。晋中一带流传有“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的民谣,可见其影响之深远。1981年,徐沟背棍、铁棍被列为全国民族民间舞蹈18个重点项目之一,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该镇背棍、铁棍1988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1989、1991、1993年连续三次参加山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两会一节”表演,分别获得银奖和金奖;1991年,应邀赴深圳参加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活动,受到李鹏总理的接见;1994年,美、英、法三国及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外国人看中国》专题片,法国制片人称之为“东方一绝”。1995年,该镇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1996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8年,徐沟镇共有铁棍12支、背棍100余支,有晋剧票友班4个、锣鼓队10余个、男子篮球队11支、女子篮球队5支、灯光篮球场2个、旱冰场5个、少儿书画辅导中心1个,还有武术协会、象棋协会等。徐沟镇“四招”治超
徐沟镇“四招”治超:徐沟镇在治超工作中狠抓源头治理,采取“四招制敌”,确保了在全镇管辖区内无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从各企业驶出。一招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责任监督。:及时将上级治超会议及文件精神传达到各企业,同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政策,积极配合治超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任务。
二招是完善制度建设,狠抓人员培训。:要求所有源头企业必须做到制度上墙,档案完整,现已制作版面15块,同时组织各厂过磅、计票人员进行治超专项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源头治超有关规定。
三招是加大源头治理,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对各出厂车辆、磅单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好违章车辆的登记和每日巡查日志工作,特别对重点企业进行24小时监控,实行货运企业、货运驾驶人员“黑名单”制度。
四招是严格追究责任,实行责任倒查。:镇督查组不定时对驻厂人员进行检查,对擅自离岗、工作不负责任者进行严肃查处,发现从企业源头驶出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对驾驶人员、货运单位、驻厂人员实行责任倒查。
工业
工业是徐沟镇的主导产业。乡镇企业主要有粮油厂、豆制品厂、水泵厂、晋阳春酒厂、华丽玻璃厂、东门预制构件厂、双源暖气片厂、徐沟建材厂、绿宝佳有机肥公司、混凝土构件厂、鑫源洗煤焦化厂、燕兴暖气片公司、晋宝焦化厂等20余个。199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5000万元,实现利税1600万元。其中,晋阳春酒厂生产的“晋阳春酒”、“太原大曲”驰名中外。1986年,“晋阳春酒”荣获国家农业部名酒称号,1988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在中国白酒精品推荐活动中获得中国驰名白酒精品奖。豆制品厂生产的豆制品系列,其特点是精、香、软硬适当,也多次获得殊荣1994年荣获山西省农业精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华丽玻璃厂是一个科技型企业,是国家建设部定点生产企业。1995年被山西省乡镇局命名为科技先进企业”,山西省政府授予“科技先导企业”称号,成为山西省30个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之一。行政区划
徐沟镇辖一个社区居委会和二十八个行政村:徐沟镇居民委员会、东南坊村、东北坊村、北关村、新庄村、西北坊村、西南坊村、南关村、庄子村、庄子营村、刘村、刘村庄村、武家庄村、北郜村、南郜村、北内道村、南内道村、张楚王村、西楚王村、高花村、丰润村、南尹村、桃花营村、宁家营村、北宜武村、南宜武村、清德铺村、杜村、西怀远村。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悠久的历史为徐沟镇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背铁棍艺术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融合了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的优点,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由农民个人投资兴办的游乐城、录像厅、歌舞厅、台球厅、网吧等文化活动场所发展到60多个,全镇28个村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和老年活动中心,场内有电视、影碟机、象棋、扑克牌等设施,受到了全镇人民的一致好评。城镇化建设:投资280万元,完成了北大街、东大街、金川路1900米长,24520平方米的三条道路硬化工程,使镇区初步形成了快捷、方便、畅通、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此外,进行了城区集中供水一期工程建设,打深井两眼,铺设供水主管道5000余米,对东西、南北大街路灯进行了改造,共安装路灯102盏,其中射灯4盏,高质量钠灯98盏。
保护文明古迹:徐沟镇作为晋文明的古城镇,其文化遗存丰富,现在有城隍庙、文庙、尧王祭主台、天禄堂、日军司令部等遗址,我们已经积极申请上级有关部门资助,对徐沟镇现有的古迹进行整修。
社会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防、创”活动,有效推动了“防控体系年建设活动,一年中发生治安案件21件,查处21件,调处民事纠纷22起,镇政府设立了专职信访接待员,村设立信访联络员,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受理信访举的12件,核实12件并答复;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全镇经济的率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