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桥镇地图
杨村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民风民俗
千层糕:镇境内10余公里的320国道线两旁,拥有120余家餐饮店,形成了“饮食一条街”。融汇东西南北各大菜系之长,形成了“杨村桥菜”的独特风味。“吃在杨村桥”的美名已众口皆碑。?消逝的风俗——吃千层糕五谷神: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新谷登场,家家户户吃“千层糕”和祭祀“五谷神”。“千层糕”的做法是把新米浸泡在稻草灰水中,大米浸胀后磨成米浆,用蒸发糕方法把米浆一层蒸熟后再浇一层,数层蒸熟即成。全家人都必须吃,意在一年高一年。傍晚男主人在大路边或田边焚香、点烛和烧纸钱,摆上“千层糕”,祈祷“五谷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中国成立后,祭祀“五谷神”之俗随破除迷信已不复存在,而吃“千层糕”之风仍存。有的村也包粽子。
精神文明
在21世纪,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人民按照“重农、强工、兴市、美区、富民”的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现代化农业建设为方向,推动农业的综合开发;以骨干企业提高为动力,促进全镇工业共同发展;以集散市场培育为抓手,拓展商品销售市场;以城镇建设为契机,美化镇村生活环境;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的,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致力“合力兴镇,再创新业”的伟大实践,以崭新的姿态跨入新世纪,把杨村桥建设成为浙西地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地理
杨村桥镇位于建德市中部,东连乾潭镇,南接梅城镇,西邻下涯镇,北交乾潭镇下包村。距建德市府所在地新安江镇2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杭新景高速杨村桥设有出口,是一个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新兴集镇。?规模产业
杨村桥效益农业在建德市名列前茅。始终坚持走效益农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科技化发展道路,主动引入市场理念,依靠科学技术,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首创了“千斤粮”、“万元田”,种植模式从单一的“草莓—稻”,形成了“草莓—瓜果、草莓—蔬菜”模式,形成了粮、草莓、白梨、网纹瓜、畜禽、茶叶六大主业品种经济发展的格局。1978年,人口13639人,人均收入为104元,农业总产值2263025元;1992年长宁乡并入杨村桥后,总人口为17562人,人均收入达到1877元,总产值21045万元。1998年后,农业经济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效益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到2001年,全镇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达到8000亩,占全镇大田面积的80%。草莓种植面积4000亩,草莓繁育苗1500亩,白梨新品种改良基地2300亩,无公害茶叶4242亩,花卉苗木1000亩。养殖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养殖大户从2001年的38户发展到2004年500户,其中蛋鸡养殖大户(饲养蛋鸡2000羽以上)的有48户,全镇总养殖蛋鸡77万羽;肉猪养殖100头以上的农户20户。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523元。网纹瓜:杨村桥是贡品严州白梨的原产地,种植面积为334.5公顷,品种有“杭青”、“圆黄”、“翠冠”,为主要品种。注册有“金绪塘”牌蜜梨,其果型大、肉质白,松软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2004年总产值为250万元,为农业收入的一大经济来源。2003年,在浙江大学专家的支持下,网纹瓜种植在黄盛村取得成功。草莓套种网纹瓜,每亩可增益4000元以上。
草莓之乡:杨村桥是中国大棚草莓之乡,现有种植面积267公顷。率先从日本引进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由原来的苗木消毒转化为土壤消毒。种植的“丰香”、“章姬”、“红颊”等品种,远销北京、广东、青岛、南京等地。2004年总产值为2400万元。1994年12月13日,温家宝同志到杨村桥视察大棚草莓种植,并给予高度评价。现杨村桥镇已形成草莓现采、现尝、销售一条龙,草莓活动、草莓文化正在逐渐发扬光大。
名优水果:绪塘村位于镇西部,南临新安江,中贯320国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有发展商品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安江牌”草莓等名优水果在该村已形成规模生产。所产“新安江牌”草莓果大、鲜甜、产量高、收获期长(6个月),无论产量和质量在全省及至全国都独占鳌头。1998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占全镇的四分之一,产值达750万元。这里又是草莓销售的集散地,具有集市旺、大户多、渠道畅等优势。绪塘村的“严州白梨”亦遐迩闻名,具有果大、肉细、味甜、挂果率高等优点,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栽种,1998年达16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