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聊城市地图 >
阳谷县地图
阳谷县相关地区地图:

景阳冈

景阳冈位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山神庙: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共3间,建在长30米、宽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庙内塑有武松打虎造像。庙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书法家杨萱庭书写的高3米的“虎”字碑。虎啸亭:位于景区西部,六角单檐,由徐悲鸿的夫人、书法家廖静文题名。碑林:在山神庙以北。因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故到景阳冈参观旅游的学术界名人大都在此题词、赋诗、作书、绘画。有关人员整理后,刻石立碑。多年积累,碑林渐成规模,到2001年底,有碑刻46碣。武松庙:在北冈之巅。门匾额“武松庙”为赵朴初所书。园内东亭内为武松打虎处碑,西亭内为新铸大钟。大殿系五开间三进深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为武松塑像,像上悬“勋业昭彰”四字匾。墙内饰有国家一级美术师和民间艺术家合作的多幅木质彩刻壁画。“武松打虎”浮雕石像:伫立在山冈前。由著名画家刘继卣创作。象征着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武松精神。“天下第一虎”石:位于景阳冈南部,传为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的化身。“景阳春晓”石:位于景阳冈南端的一块神奇的巨石,它形体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书法家刘艺所书“景阳春晓”四字。2001年,景阳冈被定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唱响“武松故乡”文化品牌,弘扬阳谷精神。打开阳谷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武松的故事家喻户晓、名扬天下,千百年来,塑造了“正义豪情、勤劳质朴、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阳谷精神。依托“武松故乡”这一名片,阳谷先后建设了景阳冈风景旅游区、狮子楼文化旅游城等景点,联合梁山、郓城和东平共同打造“大水浒旅游文化区”。2008年阳谷县被山东省旅游局命名为“武松传奇,英雄故里”旅游区,进一步打响了“武松故乡”品牌。2010年5月20日“2010山东阳谷·千年古城·水浒文化旅游节”在阳谷狮子楼旅游城广场开幕。开幕式后,一场文艺演出拉开文化旅游节序幕。举办千年古城·水浒文化旅游节是对外推介阳谷,唱响“千年古城、武松故乡”城市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古城区已形成以狮子楼为主的水浒文化旅游区,以紫石街为主的商业步行购物街,以紫汇湖为主的娱乐、休闲、购物园区,千年古城格局初步形成。

自然环境

地势地形:阳谷县地处黄河泛滥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为39.62米,最高点在县西南的金斗营乡子路堤,海拔高程为44.75米,最低点县东北部七级镇郝林村,海拔高程为34.5米,最大高低差10.25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平均坡降为1/6000—1/7000之间。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境内泛滥,改道,冲决,泥沙淤积,逐渐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缓岗、缓平坡地、浅平洼地三种微地貌类型相间的现代平原地形,三种微地貌类型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9.3%、40.9%、9.8%。土壤:县内土壤共有潮土、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潮盐4个亚类,86个土种。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68.5%,盐土、风沙土占1.5%。
气候概况:阳谷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温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爽间有旱涝,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1995—1999年平均年日地数为2241小时,平均气温13.9℃,略高于1998年—1994年的平均值。日极端最高气温40.0℃,发生在1997年6月23日;日极端最低气温—14.34℃,发生在1998年1月19日。年平均降水523.9毫米,较1988—1994年的平均值偏少43.0毫米。最多年(1998年)695.9毫米,最少年(1997年)408.5毫米。一日取大降水量160.7毫米,发生在1998年8月4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9%,较1998年—1994年平均值偏大3%。年平均无霜期为206天。人口:1995年以来,由于持续提倡晚婚晚育,不断强化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控制措施,全县人口增长对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生存环境造成的压力。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748818人,较1994年增加7718人;人口密度为704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男376699人,女372119人,性别比例为110.23:100。农业人口677059人,非农业人口71759人;1999年出生7993人,较1994年增加5150人;年内死亡38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
河流水系:阳谷县境域以横亘于南境的金堤为界,分属于两个水系及流域。金堤以南为金堤河水系,黄河流域;金堤北为徒骇河水系,海河流域。有黄河、金堤河、小运河、赵王河、羊角河、新金线河、徒骇河7条河流。黄河流经县东南部,境内长度3.3公里,水量较大,为全县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金堤河流经县南部,境内长37.5公里,为季节性排水河道。因下游排水不畅,雨季时上游客水压力较大,故常于夏秋之间形成洪涝灾害,对两岸农田威胁较大。徒骇河流经县北部,夏秋季水量较大,可灌溉部分农田。小运河、赵王河、羊角河均为发源于本地,北流注入徒骇河的季节性排水河道。新金线河发源于莘县樱桃园,沿阳谷、莘县边界北流注入徒骇河。全县河网密度为0.17公里/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为106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06532.54公顷,其中耕地72094.78公顷,园地(果园、桑园)2371.16公顷,林地1837.84公顷,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20.40公顷,3级地6.02万公顷,4级地1.14万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3.5%、57.4%和10.9%。另有重度盐碱及沙荒地8592公顷,占8.2%。

古阳谷八景

【盟台遗响】盟台,即春秋时齐桓公会盟台。会盟台传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天下诸侯议政富国的地点。指挥洼传说是齐桓公会盟于阳谷时,取土建会盟台形成洼地,会盟时七十二路指挥在此相聚,故称指挥洼。指挥洼是阳谷城中唯一的水面,面积达80亩。春秋鲁僖公三年,齐桓公作为霸主约宋、江、黄三国诸侯会盟于阳谷。《左传》谓此次会盟的原因是“谋伐楚也”。会上,齐桓公还谈了“无障谷(不要切断上游水源),无贮粟(不可储存粮食而不救灾),无易树子(不可更换嫡长继承人),无以妾为妻”等内容,史称“大会”,【紫荆余韵】紫荆即紫荆祠(紫荆堂),阳谷县城老南门内原有“紫荆祠”,今阳谷县有紫荆街。阳谷县城紫荆堂源于原朝城县,后阳谷县城内有紫荆堂,为明万历年间知县李荫建;据传,隋朝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长兄田真居朝为官,大弟田庆为兰田知县,三弟田广任北京城镇定府镇县知县,兄弟虽各处为官,但祖业存在,合住一堂。家庭和睦,祖爱孙敬,享受不尽的天伦之乐,田府庭前有一株紫荆树,树大一围,郁茂异常。每年春暖花开时节紫荆花开,花红似火,鲜艳夺目,独领风骚。更为家庭增添无限欢快喜悦。祖公见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故立言:今后一家要象庭外紫荆花一样,兴旺昌盛,红红火火,树不死,不准分家。但田广之妻不贤德,想单独吃独食,欲分财各立炊自立,故每日使女仆将热洗脸水泼于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枯萎了,阖家老小见状大吃一惊,究其根源,原是郭氏所为,为严家教祖公命将郭氏休走。后紫荆树不受热水烫根慢慢又枝叶茂盛,复活如初。经过此事,紫荆花不死成了家和的象征,世人则喻其为兄弟花。【月堤环向】月堤又名鲁堤,在阳谷城西北15里,与城南鲧(gǔn)堤相对。以其在城西北,如新月之钩,环绕过境,故名。鲁堤自莘县经阳谷入聊城,为汉成帝时王廷世运土塞黄河决口所增筑。【阿井胶泉】指阳谷阿城阿胶厂内的古阿井,关于神农氏发掘古阿井的传说:神农氏,又称烈山氏、厉山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话说一日,他在深山采药,忽然望见一处清澈见底的清泉涌动,他掬而饮之,顿觉甜润可口,神清力增,他忙招人来这里掘井,因为周围长着阿魏草,相沿呼为阿井。阿井在今阳谷县城东阿城镇西北约3公里处,这个传说因历时久远无从考证。阳谷古阿井,又称阿胶井,在今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南距东阿古城东南郊遗址1公里余,北距古城北门遗址半公里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东阿县故城’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供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井深数丈,以青砖砌就,井口以长方形青石板覆盖。井北有六角六柱石亭,为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造型古朴,雕琢精细。亭内有龟驮碑,高约5尺,宽2尺余,碑上篆刻“古阿井”三个大字,“井”字内还有—点。正面石柱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源泉”,横额“济世寿人”。亭旁旧有接官厅和龙神祠。据孙星衍《岱南阁集·重修阿井碑记》谓:“阿井辟自上古……海内古迹,莫先于此……或神农于此尝味寻源。”,传说阿井系济水潜流所注,旧泉有九孔,泉窟中住着一条蛟龙。唐朝大将尉迟恭(即尉迟敬德)曾以钦差大臣至此,重修阿井。历代多有写阿井的题咏,唐元稹在一首五古《赛神》中写道:“阿胶在末派,罔象游上源。灵药所巡尽,黑波朝夕喷。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这是见到的最早写阿胶井的诗。其他人的诗篇中也有“蛟龙窟”、“龙诞”“龙湫”一类记述关于龙的传说的诗句。现代文人谢肇淛曾在东昌府(治今聊城)和张秋工部分司两任地方官,他作有一首七古《阿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阿井和阿胶的熬制,对官司的催取盘剥流露出不满,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济水付流三百里,逐出珠泉不盈咫。银床玉甃开苍苔,设沥争分青石髓。人言此水重且甘,疏风止血仍祛痰。黑驴皮革山拓火,灵胶不径走邮函。屠儿刲剥如山积,官司催取朝飞缴。驿骑红尘白日奔,夭占疲癃竟何益。我素珍重勤封闭,免造业钱充馈遗。任他自息仍自消,还却灵源与天地。古阿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富含钙、镁、钾、钠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用以煮胶,易除杂质,且能增强疗效。历代此地生产的阿胶被视为上品,享有“真胶”、“贡胶”之誉,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头等奖。【谷山春哓】阳谷缓岗占全县面积的48.7%,俗有“阳谷三山不见山”之称。【古塔夕照】阳谷古有塔,在夕阳辉映下云绕雾笼,风景如画。【沙河雁渚】过去阳谷城南沙河,每到秋季,大雁过此,群群停留,甚为有趣。以上景现已不存。【关圣铁马】阳谷城中有关圣祠,祠内关云长身边有铁马两匹,传说是宋高宗赵构发诏书命铸造铁马,以谢救济驾之恩。康王遗迹康王,即宋高宗赵构。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初封康王,据《阳谷县志》记载:定水镇之北原有康王城为南宋高宗初封处。又传阳谷城东北角有康王故宅。相传当年康王南渡时,为金兵所追,河无渡船,难以涉过,紧迫间,有马奔驰而来,康王骑之,过河脱险,马忽然委地而坠,此马乃关圣祠中之泥马也。康王登位后,下诏书命铸造铁马两匹,以谢神灵。从此以后,此关圣祠俗称“铁马关圣祠”。此典故与泥马渡康王相合.

历史沿革

春秋时为齐国柯邑。秦置东阿县,治所在今县东境阿城镇,属东郡。西汉东阿县仍属东郡,为都尉治所。东汉因之。三国魏、西晋属济北国。西晋末县废,北魏复置东阿县,属济北郡。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析东阿县置阳谷县,隶属济州。;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大业三年(607)属济北郡。唐初属河南道济州。唐天宝十三年(754)改属河南道郓州。五代时仍属郓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阳谷县徙治于孟店(今阳谷镇),属京东西路东平府。金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元属山东东平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清初改属山东省兖州府。雍正八年(1730)改属东平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复属兖州府。1913年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1939年9月成立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改属鲁西行署第四专署。1941年7月,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同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重新调整区划,改属第十九专署。1942年12月,改属第一专署。1947年9月,改属第九专署。1949年8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15日,阳谷县建制撤销,并入寿张县;1961年7月1日,恢复阳谷县,均仍属聊城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阳谷县改属聊城地区。1998年3月,聊城地区改为地级聊城市,阳谷县改属聊城市。1995年6月20日,撤销阳谷县石佛乡、定水乡、阎楼乡,设立石佛镇、定水镇、阎楼镇。调整后,阳谷县辖:阳谷镇、定水镇、寿张镇、七级镇、石佛镇、张秋镇、阿城镇、杨庄乡、高庙王乡、金斗营乡、十五里元乡、郭店屯乡、石门宋乡、范海乡、西湖乡、李台乡、四棚乡、大布乡、翟庄乡。1996年10月31日,撤销阳谷县范海乡,设立范海镇(鲁政函民[1996]47号)。1998年7月28日,撤销阳谷县十五里园乡、李台乡,分别设立十五里园镇、李台镇(鲁政函民字[1998]16号)。2000年6月13日,阳谷县撤销四棚乡,设立四棚镇(鲁政函民字[2000]45号)。2000年,阳谷县辖13个镇、8个乡。总人口722863人,各乡镇人口:阳谷镇81841、阎楼镇47966、范海镇31624、阿城镇29571、七级镇36999、安乐镇35857、定水镇27024、石佛镇34241、李台镇33326、寿张镇31254、四棚镇35935、十五里园镇43522、张秋镇44962、石门宋乡27798、郭店屯乡28182、杨庄乡15614、大布乡28582、翟庄乡15580、西湖乡30270、高庙王乡36480、金斗营乡2623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截至2002年12月31日,阳谷县辖11个镇、5个乡。2004年,撤销阳谷镇,设立侨润街道办事处、博济桥街道办事、狮子楼街道办事处。3个街道办事处。5月31日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2010年9月6日,郭屯举行撤乡设镇揭牌仪式。

民族概况

1999年底,阳谷县境内人口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66%。回、布依、俄罗斯、鄂伦春、锡伯、满、壮、蒙古、苗、土家、朝鲜、白、达翰尔等24个少数民族共3180人,占总人口的4‰。在各少数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9%。回族多系元、明、清时期因经商、婚姻等关系自江西吉安、山西洪洞及山东省泰安、济宁、冠县等地迁入张秋镇后又流散于沿大运河之七级、阿城及十五里园、范海等地,在集镇自成街道,在乡自成村落。其他各少数民族多系建国后因工作及婚姻关系来阳谷定居或流入。

经济概况

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0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6.77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3.1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0.07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56.9:22.8调整为18.38:58.65:22.9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08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1070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2340人,“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680人,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5%、106%和13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低于市县下达控制目标。全县新增劳务输出2.1万人,审核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976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加大,抵御外部影响的能力依然较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县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实现农业产值8.81亿元,增长0.51%;林业产值724万元,增长3.22%;牧业产值4.44亿元,增长12.72%;渔业产值2081万元,增长12.44%。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1.8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播种面积136.77万亩,减少1.67%;棉花播种面积5.59万亩,增长23.1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01万亩,减少8.6%;蔬菜播种面积41.11万亩,增长4.77%。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0.06万吨,比上年增长0.45%,单产439.1公斤/亩,增长2.09%,总产和单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总产量4403吨,增长29.31%;油料作物总产量2.01万吨,减少6.07%;蔬菜总产量135.52万吨,增长11.05%;水果产量3.83万吨,增长25.57。?,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造林面积5070亩,比上年增长39.09%;本年新增育苗面积102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形势良好。2008年全县肉类总产量4.66万吨,比上年增长1.53%;蛋类总产量3.55万吨,增长7.25%;奶类总产量2.44万吨,增长1.67%。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县生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16.7万头、2.22万头、20.53万只和1802万只;年末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9.83万头、3.13万头、12.08万只和515万只。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850亩,水产品总量5020吨。
工业和建筑业:阳谷县工业基础雄厚,产品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电缆、酿造、化工、服装、机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畜禽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有凤祥牌肉鸡、日辉牌电缆、诺亚牌口杯、景阳冈牌白酒、鹤牌农膜等20多种产品分获国家、省级优质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国内,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多项技术和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星火计划。为了实现工业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产业化、外向型、高科技等特色优势,以增强关联度、提高竞争力为目的,规划建设了阳谷经济开发区、辖:(阳谷侨润国际高科制造工业园、祥光生态千亿工业园、凤祥百亿绿色食品工业园),正在打造铜、钢、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群体,工业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8%。实现出口交货值2.65亿元,增长-12.5%。产品销售率99.5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02亿元,增长39.65%;实现利润2.41亿元,增长40.72%。实现利税4.34亿元,增长44.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95%,比上年提高15.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比年初增加27家,实现增加值73.12亿元,增长19%。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2%,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工业品产量大部分保持增长。精炼铜10.6万吨;电力电缆7.58万千米,比上年增长25.71%;改装汽车2463辆,比上年增长23.21%;饮料酒1.32万千升,比上年增长15.6%,化学肥料(折纯)13.63万吨,比上年减少21.67%,化学农药(折纯)2.56万吨,比上年增长67.32%。?,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实现利润20.57亿元,实现利税27.98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3.6%。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1户,其中利税过亿元企业2户,两项资金占用率22.92%,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7%;利润总额1091万元,增长40.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16.67%,利润总额528万元,增长3.73%;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45.3%,利润总额563万元,增长110.86%。
建设环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26%。更新改造投资1.05亿元,增长452.63%;房地产开发投资0.53亿元,增长-15.87%。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家,实现增加值2824万元,增长7.97%,实现利税458514万元,增长5.24%。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110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10万人、94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92%和4.99%。公路货物运输量204万吨、周转量1357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51%和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334万元,增长37.47%,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81万元,增长13.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4万户。
贸易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城乡商品交易市场53处,同比增加0处,成交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0.17%。实现进出口总额3900万美元,其中出口3000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2201万美元,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1155万美元,增长13.2%。主要旅游景点有5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景阳冈、海源阁、狮子楼、海慧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60万元,增长20%,其中外汇收入2万美元。
教科文卫: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3886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5.7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4.45万人;小学280所,在校生6.54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3345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345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61件,比上年增长3.45%;授权专利1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2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2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5张,卫生技术人员1700人,其中医生782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3元;生活消费支出1353.78元;人均居住面积26.88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08人。其中城镇3929人,增长30%;农村4960人,增长3.5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7个,床位1043张,收养1016人。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25人。
财政和金融:财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9.66亿元,同比增长26.6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7亿元,增长16.41%。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69%。地方财政支出9.66亿元,增长26.61%。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保障能力提高。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分别增长85.03%、42.85%;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分别增长66.13%和9.64%。全年实现税收4.84亿元,比上年增长40.13%。其中国税3.11亿元,增长43.5%;地税1.73亿元,增长34.4%。?,金融业稳健运行。2008年末,全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2.43亿元,比年初增加21.3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5亿元,企业存款余额4.9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35亿元和0.8亿元。信贷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06亿元,比年初增加11.61亿元。其中,工业企业短期贷款较年初增加5.16亿元,农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5亿元,两项贷款增加额占全部短期贷款增加额的65.98%。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减少0.5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较年初减少0.16亿元
科技、教育和卫生: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创新主体不断增加。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全年申请专利130件,专利授权48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75件,发明授权专利11件。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各学段教育实现均衡发展。2008年全县拥有37所幼儿园,在园人数1.12万人,幼儿专任教师245人;拥有小学103所,招生9137人,毕业生9960人,在校生5.55万人;普通中学28所,招生1.32万人,毕业生1.96万人,在校生4.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1791人,毕业生1910人,在校生5229人。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普通中学和小学教职工分别达3444人和3539人,其中专任教师2714人和3418人。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网络。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均建起文化站,从业人员18人;拥有剧团1个,影剧院2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5.8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拥有医院、卫生院2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413张,增长9.2%,卫生技术人员2056人,比上年减少15人。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控制。200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8.67万人,比上年增加6770人,增长0.87%。其中女性人口38.7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58‰,死亡率5.41‰,自然增长率6.17‰。?,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5元,比上年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支出6786元,增长15.0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14平方米,增加3.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增长14.72%。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5140元,增长12.22%。农村恩格尔系数33.58%,下降1.4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4平方米,增加1.32平方米。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88元,增长28.74%。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全县城镇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为4万人、1.67万人、1.95万人和3.2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53%、4.38%、24.2%和22.99%;农村参加养老保险达4.8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