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曲镇地图
阳泉曲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阳泉曲镇居委会(2个):柳湾矿、铝矿;村委会(35个):阳泉曲、神宁沟、仲家山、柳湾、河北、西河底、老营坪、教场、西上庄、柏子沟、大胜、瓦窑坡、师家庄、安乐、苏家沿、王义庄、刘王庄、春塔、克俄、窑上、甘村、后庄、南庄、下庄、禅房头、张家庄、碾头、吕居堡、马庄、段封、南沟底、申家庄、尹家沿、核桃窳、后山。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制定奖励政策,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两年累计发展连片核桃林9000余亩,发展四龙神庄园、春光庄园等农业园区3个。农业生产格局逐步由种植业为主向林牧业为主转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工业项目工作成效明显。两年来,全镇新上工业项目22项,概算总投资3.6亿元,涉及熟铝矾土、耐材深加工、炼铁、焦煤、运输五大行业。通过实施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带动,以交通运输业和餐饮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6%;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6.75亿元,比上年增长53.8%;完成工商税收3390万元,其中完成国税2980万元,地税410万元,比上年增长99.4%;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9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8元,比上年增长26.5%。相关信息
阳泉曲镇魏南庄煤矿爆炸事件:几乎在高平市刘家庙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同时,孝义市又听到煤矿民爆物品爆炸声———2005年11月20日8时许,孝义市阳泉曲镇魏南庄煤矿主井井筒内、距井底车场30米处,发生一起电缆燃烧引发民爆物品爆炸事件,导致人员中毒,6人死亡,2人重伤。事故发生后,省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吕梁市市长聂春玉对此事故做出批示,立刻查清事故原因,要对此事故的责任人严肃处理。据了解,该煤矿始创于1979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属于集体企业,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四证齐全,但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申请中。此矿属整改矿,根据当日的下井人数来看,是在违规生产。2005年20日早晨7时左右,入井人数为18人。一位矿工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井下作业时,井底车场30米处电缆突然燃烧,紧接着爆炸声响了起来。在孝义市委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份关于阳泉曲镇魏南庄煤矿“11·20”事故汇报情况,上面写到:事故发生后,矿方在9时30分自行组织井下抢救,同时孝义市矿山救护队赶到现场救援。当场确定5人死亡,3人重伤。在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1人死亡。2005年21日16时,记者在该矿看到一片狼藉,副井已被填埋孝义市阳泉曲镇户用沼气工程:孝义市阳泉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切实把它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科学组织,精心实施,进展良好,截止06年8月,全镇已开工建设88户,点火试用11户。他们的做法是: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成立了户用沼气建设领导组,确定一名副职主抓此项工作,具体任务落实到片、村,计划投资60万元用于补助群众。通过播放光盘、集中培训、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讲解沼气的建设,使用及其意义,帮助群众认识沼气建设。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他们选定有着传统养殖习惯的张家庄村、仲家山作为首批示范村,实行全额补助。以养殖带动沼气建设,以沼气建设改善传统养殖,增加了养殖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方便了群众,显然的综合效益极大地带动了四乡八村的群众。三、专业施工,保质保量。他们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招标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作业,并责成包村人员蹲点监督,农牧局技术人员指导,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镇累计投资4300余万元铺开并完成了镇区35公里循环公路改造铺油工程,新建碾西线8公里主干公路,完成了下下线路基工程,实现31个村通油(水泥)路。全镇累计投资800余万元,新建河北、柏子沟、禅房头、克俄等寄宿制小学5所。在完善柳树沿集中供水站配套供水建设的基础上,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碾头集中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全镇35个村人饮困难问题。大力实施了概算总投资1500万元,从阳泉曲至柳湾村2.6公里商贸一条街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包括新建二层商业门市32套112间、硬化人行道7500m2,建设占地4500m2的微型广场一座,沿线安装路灯34盏,一条集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商贸街基本形成,小城镇建设初见规模。庞泉沟位于方山县北十公里的关帝山中。关帝山,也叫“官地山”,是吕梁山脉主精神文明
民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该镇突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农村工作行为。在全镇制定实施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即:《阳泉曲镇农村“一制三化”管理办法》。所谓“一制三化”就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通过实施规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两委工作行为,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打造了一支谋胆兼备,能干事、善息事、不出事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也为农村两委换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镇35个村按照规定时间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精神建设:镇党委、政府坚持关心老干部、老党员的生活。利用春节、七一等节日对全镇60岁以上的老党员、老干部进行慰问,落实农村卸任干部的工资待遇,组织老干部体检、参观、学习等活动,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坚持关心扶助弱势群体,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镇深入开展了“五联五帮一创”主题活动和“爱我家乡,扶危济困”捐助活动,在全镇建立了干部与贫困户、贫困生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捐款活动,以镇建立了近40万元的贫困群体扶助基金,分别对131名大学生、30名特困学生和108名特困户进行了奖补和救助,给一批社会弱势群体送去了关怀和温暖。同时,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全镇开展了由125名妇女参加的“妇女手工艺品”大奖赛,参赛作品达344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