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前镇地图
驿前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
土地资源: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属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占13%,平原占10%。土壤类型有红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瓷土等五种。耕地型有水稻土、潮土、红壤三种,全镇有耕地面积23167亩,其中水田20535亩,旱地面积2632亩。土地有机质含量高,氮素中等,磷钾偏缺,土地利用率高,且潜力很大。气候资源: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19.6度,年均日照1932小时,年均降雨量1172毫米,平均无霜期273天。小镇旅游
旅游资源:驿前镇是千年古镇,2003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驿前镇又是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该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有万亩莲花带,抚河源头探秘。历史名胜有50余幢明清古建筑,其间石雕、木雕、砖雕堪称江南古文化之佳作,莲花、荷叶、莲蓬等吉祥图物随处可见,形成了博学多姿的莲文化。红色旅游有苏区遗址,彭德怀、杨尚昆的高虎脑战斗作战指挥部和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等,现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以“红色、古色、绿色”三色一体的独特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广昌首届国际莲花节召开期间前来该镇观光旅游的旅客达1.7万人。
山林资源:驿前镇属高丘低山林业镇,林业资源丰富,山地面积23余万亩,森林面积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70%以上。主要树种有松、杉、木荷、枫香、樟树、桂花树、楮木等,其中红豆杉、樟树、湖南石楮树属珍稀品种。另外毛竹资源丰富。动物有狼、野猪、山羊、穿山甲、蛇等近百种。
水利资源:水资源充足,抚河源头发源于我镇,河流众多,大小河流5条。全镇水域面积1.5万余亩,有水库3座,发电站2座,装机2台,装机容量400千瓦。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瓷土、石英石等,分布在招禾村、赤岭村和贯桥村。
劳动力资源:全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农村劳动力剩余较大,全镇劳动力资源为13566人,其中男劳动力为6164人。
下属单位
驿前镇设有以下镇属单位和18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具体情况如下:单位名称负责人(职务)驿前中学赖必胜(校长)驿前小学邱孔进(校长)城管队赖焕荣(队长)卫生院何步云(院长)供电所赖荣生(所长)农业综合服务站张厚祯(站长)自来水厂廖经焕(厂长)有线电视站赖炳华(站长)信用社魏爱明(主任)邮政所赖国华(所长)莲峰公司巫庆耀(经理)粮管所邱建平(所长)国土所赖鹏仁(所长)财政所赖克卫(所长)派出所李晨文(所长)林场郑明和(场长)林业站赵宁(站长)工商所楼文正(所长)居委会赖焕荣(主任)驿前村白国森(书记)赖必明(主任)姚西村姚宝仔(书记)李贤良(主任)南坊村赖松荣(主任)桐斜村赖用玲(书记)赖用金(主任)下王村赖用谋(书记)赖广东(主任)河东村赖忠明(书记)赖小华(主任)田西村赖葵生(书记)赖永良(主任)坪背村赖永龙(书记)许贵生(主任)船坳村邱爱斌(书记兼主任)横路村廖茂盛(书记)杜福金(主任)贯桥村李玉金(书记)麻坑村吴和强(书记)吴光平(主任)庄下村冯肇华(书记兼主任)苦竹村张纯平(副书记)张东平(主任)中寺村刘龙生(书记兼主任)赤岭村许仕富(书记)曾李平(主任)招禾村雷贤洪(副书记)石岌村曾凡亮(书记)曾庆宝(主任)历史沿革
西汉景帝年间(约公元前149年),驿前名梅村,岗上梅树千棵,为古代通往闽、粤必经之道,南北往来商贾,朝庭兵马传递文书歇息之处。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于梅村建驿馆,后圩镇建于驿站之前,驿前从而得名。明时称梅驿圩。建国前为驿前镇,1950年名驿前区,1958年成立驿前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驿前乡,1985年改为驿前建制镇。2001年10月与高虎脑乡合并为驿前镇。经济发展
农业: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64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530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5元。该镇农业种植以经济作物为主,兼产水稻、大豆等。主要品种白莲、晒烟(黑老虎)、泽泻(大天鹅蛋)三大传统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其声誉蜚声海内外。驿前通芯白莲有1300余年的种植历史,拥有贡莲之誉。这里的白莲以其色白、粒大、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而著称。2006年,全镇白莲种植面积13000亩,年产量200万斤,总产值2800万元。晒烟自明万历年间开始种植,晒烟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45万余公斤,是制造混合型香烟和雪茄烟的优质原料。烤烟1034亩。泽泻自清朝道光年间种植距今200多年历史,2005年种植面积12600亩,产量290万公斤。2005年,全镇生猪出栏达0.9万头,家禽11.1万羽。工业:活性炭厂、家具厂、藕粉厂、电站、砖瓦厂、昌丰饲料有限公司、单片厂、木材加工厂等工业,贮藏大量的花岗岩、稀土等。
旅游
血木岭,血木岭位于驿前镇姚西村的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最高处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刚,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溪流经龙井、天井里形成驿前港。又环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始称旴江(旴江为抚河的上游)。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高虎脑、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镇罗家村流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经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因血木岭长有许多野生的中药鸡血藤,山下有“里木庄”、“木头坑”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岭”。三字既概括了抚河发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点出古驿道的险峻曲折。驿前镇船型屋,明清古建筑群较为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由四十余处单栋古建筑构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几进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明清古建筑群文化蕴底深厚,为研究明清社会、思想、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现简介几栋:奎壁联辉:又名七幢厅堂,清代民居。有大小庭院两处,天井11个,房间32间,进深七进,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石雕、木雕有荷花、古钱、凤凰、文房四宝等图案,雕刻精美。
清吸旴源:相传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探亲别墅。座北朝南,仿古代官船之形,逆水而建,重檐亭式屋顶,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有大小厅堂,厢房30余间。藻井绘有缠技牡丹图案,其它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图案。
石屋里民居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门坎、神龛、房柱、照壁、屋檐、门楼以及地面等,都采用光滑细腻的四方石块磨光而成,故名石屋里。进深三进,占地1075平方米。石门楼上刻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图案,石柱座上也刻有狮、象、鹿、鹤、莲花等吉祥图案和文房四宝。其建筑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堪称一绝。
进士第官宅:为清代滨州知府赖晋的府第。座西朝东,占地面积449.5平方米,门楼匾额刻"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