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地图
永和县相关地区地图:
来历
传说北周时朝,永和县叫做归化县,大宁县叫做涑水县。这两个县紧紧相连,又因交界处狗头山县界不清,经常发生械斗。有一年,涑水县的人磨斧伐锯,准备再次出击。归化县的人舞枪弄棒,等着予以回击。这次,双方动员的人数最多,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以往,虽然年年械斗,但两县的县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赢了,是本县的光荣,打输了,“哀兵必胜”,明年一定会打赢。所以,坐山观虎斗,佯装不知,故意不问。可今年不同了,双方都有上千人参加械斗。县太爷们一看形势不好,于是来了个矛盾上交,将对方告到平阳府。府尹一看事态严重,不敢怠慢,来到了狗头山上。详细查看了地形,叫过两县县令说:“古之以来,边界以水为界者,以河中心为界,以山为界者,以山峰为界,你们两县以山为界,因此,山东边归涑水县所有,山西边归归化县所有。”府尹为了显示自己处理纠纷的才能和政绩,为自己树碑立传,对两位县令说:“为了让两县人记住本府这次调停之行,永记本府当面之教诲,两县永远安宁和好,涑水县就叫“大宁县”,归化县就叫“永和县”吧。从此以后,涑水县改名“大宁县”,归化县改名“永和县”。
人民生活
电力,境内有3千伏线路1条,长度29.7公里;35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5000KVA;10千伏出线6条,长度594公里,公用配变260台,专用配变24台,总容量8260KVA;10千伏开闭所2座,分段出线7条。通讯业到2007年底电话用户达到5287户,“十五”期间开通无线市话容量2880门;开通南庄光缆传输自动交换144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400户,实施了8个行政村“村村通”工程,乡镇程控电话网络覆盖率为85%,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医疗卫生,全县设县直医疗机构4所,其中一所综合医院、一所中医医院、一所疾病防控中心、一所妇幼保健站;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一所卫生监督所,设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1所,乡村医生147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总面积11184平方米,设置总床位252张,大型医疗设备CT机一台;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全民事业人员25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8人占到88.4%;全县公立医疗单位年业务收入320万元。医疗体系全面形成。广播电视事业,HFC系统宽带750MH2系统,容量为13000户,可接收亚太1A亚太2号的中央及省、市台的40套电视节目,一台E235松下数码摄像机,一台107E世纪之光非线性编辑机,一套八路切换机,三台数字接收机,使所有自策节目从清晰度上上了一个新台阶,开通了广电业务综合宽带网络。科技、文化、环保事业,全县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率达50%,全县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0%,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县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与科技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城乡文化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体制日益完善,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发展环境优化。环境保护在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起了环境监测站,可以全面掌握空气质量等级,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社会劳动保障事业,失业保险现有参保人员2150人,累计征缴保险金106万元;医疗保险现有参保人员4226人,累计征缴280万元;机关事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694人;累计征缴养老金185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1050人,累计征缴21万元;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失业人员再就业率明显提高,困难职工得到及时救助。
地理
永和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临汾地区西北隅,吕梁山南端,面积1220平方公里,永和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延川县一河之隔,自古就是秦晋交通要道,永和县属晋西高原的组成部分,梁峁重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境内山脉分为三支;县城西部一支以四十里山为最高,海拔1399米;县城东部一支地势高亢,海拔在1500米以上,茶布山海拔1524米,为县内最高峰;县境南部一支,海拔也在1500米左右;西部黄河岸畔,海拔在600米以下,境内河流除黄河纵贯西境外,还有芝河、桑壁河、均属黄河水系。
教育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16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普通中学7所,职业中学1所,城镇幼儿园1所,教学点91个;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4264名,其中普通高中819名,职业高中193名,普通初中3939名,职业初中345名,小学7514名,幼儿1454名;全县共有教职工1142名,其中小学625名,普通中学401名,职业高中13名,职业初中24名,幼儿园30名,教科局49名;县共有专任教师989名,其中小学585名,普通中学353名,职业高中12名,职业初中16名,幼儿园23名;全县共有校舍面积72812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21585平方米,职业中学1886平方米,小学48275平方米,幼儿园1066平方米。
行政区划
全县辖2镇5乡,79个行政村,314个自然村。镇:城关镇桑壁镇,乡:打石腰乡坡头乡西庄乡罢骨乡阁底乡泊洋乡交口乡南庄乡署益乡。
民俗民风
永和八大怪,小孩睡觉捆起来,在永和农村,普遍流行小孩“睡摇车”。睡觉时,将小孩放在摇车上,然后用布绳将孩子和摇车捆在一起,防止翻身时掉下来,或者睡醒时,大人不在,小孩自己爬起摔在地下。窝窝蒸成:“朝王板在中国各地,窝窝头大都呈塔状,即上尖下大的圆锥体。而永和则是长条形,酷似旧王朝时期大臣见皇上时手中拿着的笏,民间俗称“朝王板”。饺子皮儿不用擀,在中国北方,逢年过年都要吃饺子。永和饺子皮不用擀面仗擀,而是用两只手捏,当地人叫“套壳壳”。“壳壳”呈半圆体,恰如皮球的一半。然后放进去馅,用手捏住即成。这种壳壳,由于本身就是个容器样,因此,放馅比较多,捏时也容易。婆婆原来是奶奶,永和人将祖母叫“婆婆”,这恐怕在中国也是少见。窗户玻璃安在外,窗户的玻璃一般安在窗子内部,如有人从窗户入室,非得敲碎破璃不可。但永和窗户的玻璃却安在窗子外部。如果有人想从窗子上入室,只要拔去固定玻璃的小钉子即可卸下玻璃。一张厚馍焙一天,永和农村,人们喜欢吃“厚馍馍”。这种厚馍,不是用锅蒸出来的,而是用火焙出来的,制作这种厚馍馍,先要将白面和好,面要硬,然后揉匀,在面里放上盐、芝麻等佐料,擀成2-3公分厚的圆饼,大者如同脸盆,小的如同碗口,然后放进一口旧式大铁锅内用微火焙。“炸麻花”长在地里面,提起“炸麻花”,差不多人人都会认为是用白面搓成后再在油锅里炸出来的,可是在永和“炸麻花”却是生长在地里面的一种多年生的野生植物。大门楼儿斜着盖,永和家衣修窑盖房时,十分讲究坐字,窑房不能正方向修建,一般都要根据主家的姓氏确定在什么字上,朝那个方向偏,偏多少。而大门楼也讲究坐字,一般也要偏一些,比如大门朝东开吧,那么,大门楼要修成朝东南或东北方向,这样修出的大门楼都是斜着的。如果那家的大门楼是正方向开的,那么,主家一定要在院内再修一个照壁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