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石腰乡地图
打石腰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打石腰乡是全县红枣生产乡,所产红枣占全县?以上,全乡共有红枣树182万株,人均350株,穆家腰、靳家山两个村作为红枣管护示范村,带动全乡红枣管护上档次上水平,使全乡鲜枣产量突破1600万斤,占农业总收入的85%以上,全乡存栏大牲畜1702头,涌现出养羊、养鸡、养猪等各类畜牧专业户150户,中药材种植40户。交通全乡8个村委,7个村委全部通车,交通状况良好,李家垣通村油路在乡政府组织下,于2007年全部完成。教育全乡有全日制寄宿制中小学各一座,农村小学五座,在校生185人,教师27人,九年义务教育率达到100%。卫生全乡有中心卫生院1所,农村医疗所8所,乡中心卫生院有专职医生5人,每年接受病人2300人。文化全乡48个自然村全部通了电,96%的农户购买了电视电话、移动电话全乡拥有4830部、农村小学远程电化教育、农村党支部网络电化教育基本普及、新型农民培训落实五个村委,受训人达到800人,民营经济建立了政府领导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落实了民营经济有关发展政策,为全乡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乡共建烤房67座,新建3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7个,5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2个,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978万元,给乡镇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找到工作。经济结构调整为了突出打石腰乡红枣主导产业的地位,打造“红枣第一乡”的品牌,充分发挥该乡发展红枣的特殊优势,建设以冯家洼为中心的2万亩红枣基地工程,力争鲜枣产量突破2000万斤,建设以于家洼为中心的6180亩有机红枣基地,力争十一五期末全乡红枣全部获得有机认证。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365男2778女2587家庭户户数1243家庭户总人口(总)5365家庭户男2778家庭户女25870-14岁(总)18620-14岁男9890-14岁女87315-64岁(总)327315-64岁男166315-64岁女161065岁及以上(总)23065岁及以上男12665岁及以上女10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206历史概况
乡政府驻望海寺,1956年5月设人民公社,驻冯家山村,1961年8月建打石腰人民公社,公社机关不久迁至望海寺,1984年12月改制为乡。行政区划
全乡辖八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村。1.乡组织情况,乡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4人,有一般工作人员22人。2.乡政府下设有:计划生育服务所、乡卫生院、林业工作站、乡兽医站、水利水保工作站,乡农业科学技术站、乡统计工作站,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县直单位派驻乡里的单位有:电管站、粮站、信用社等单位。3.八个行政村:于家洼村、郭家山村、李家垣村、冯家山村、冯家洼村、郑家垣村、马家岭村、辛舍果村。资源概述
该乡1232户,5688人,有农村劳动力1681人,其中女劳动力672人。全乡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颗粒结构好,土层厚而肥沃,以黄土和沙土为主,所产红枣皮厚核小,甘甜有味,远销河南、河北、北京等地,于家洼村是全县有机红枣基地,2003年郭家山建设2000亩红枣基地,2004年墓园建设千亩红枣园,2005年崖头建设3000亩核桃基地,2006-2007年属步里建设5520亩红枣基地,使全乡红枣达到182万株,人均达到350株。除此之外,还可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谷子、高粱、葵花等农作物。望海寺景区在打石腰乡境内,寺庙距县城24公里,位于一个小山包上,占地近六百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仅存三个建筑,院里有几棵百年以上的古柏树,还曾有丈八佛。一是魁星楼,方形两层,下为石拱,上为砖木小阁,造型特别;二是无名殿,屋顶长有古柏,墙壁八百罗汉彩绘较精美且保存完好,地面还有一块清代石碑;三是龙王庙。乾坤湾奔腾不息的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出发,汇聚百川,一路走来。当它一路咆哮来到永和县河浍里村这个地方时,面对悬崖,突然掉头向西,然后折向东南,回到与第一次拐弯成直线的地方,这时,它一反常态,不再勇往直前,而是冲波逆折,回头冲击留在身后的山崖时,在将要穿透山崖时,又戛然而止,调过头来,滚滚向南,形成了320度的“S”形奇特大湾,这个湾就是乾坤湾。?乾坤湾是黄河无数河湾中最优美的一个湾。这里河抱着山,山抱着河,河中有山,山中有河,一山一水,一阴一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趣无限,奥妙无穷,勾勒出一幅山水和谐共生的绚丽画卷。乾坤湾是黄河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一个湾。传说我们的老祖先三皇之一伏羲曾端坐在这个湾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景悟道,激发灵感,发现和悟出许多新的现象和道理。他将这个奇特的大湾模拟成阴阳鱼,又将四个方向的标志物和八种符号画在一张图上,创立了太极八卦学说,开创了华夏文明先河。自然概况
区位:打石腰位于县城西,东临芝河镇,南毗阁底乡,北界南庄乡,西与陕西省延川县隔河相望,总面积111.01平方公里,境内梁峁沟壑遍地枣树,秋后枣熟季节,满地红果,可供来客品尝。气候:全乡居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2,年降雨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天左右,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据资料记载为零下22.5,年最高气温在7月份,特别是在河会里,直地里两个村的沙滩上,据资料记载极端最高37.8,年无霜期194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