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荣昌县地图 >
远觉镇地图
远觉镇相关地区地图:

相关政策

远觉镇在对党政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上,七方镇委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实行双向选择。把全镇各村划分为8个片,实行包片主要干部先竞争上岗,然后再由包片主要干部选择包片一般干部,一般干部选择要去的片区和包片主要干部。在“双向选择”中出现了工作踏实和有专长的干部抢手的现象,人才在竞争机制中的地位得到初步的体现,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全体干部的真心拥护,而且给干部队伍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竞争力、带来了凝聚力,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落实包片、包村工作责任制,强化干部责任意识。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农村,面对农村群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沉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工作。为了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七方镇委专门制定了《党政干部工作责任制》。石沱镇政府与每个干部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工作好坏直接与年终奖金挂钩,工作成绩突出的年终奖金就多,从而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三是不定期对干部进行座谈,及时了解干部思想、生活、工作状况,对困难干部力所能及的从工作上、生活上给予照顾。乡镇党政干部与其他单位公务员相比,政治、经济待遇都比较低,思想情绪和工作状况也比较容易波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镇委主要领导经常到干部家中走访座谈,发现干部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难,就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及住房上及时给予调换和解决。

自然条件

该地区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春早夏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水量为1578.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平均气压975.5kPa,最大风速740m/s,平均日照1153.5h,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最长可连续降水日为18d。年平均无霜期为317d,适合多种牧草生长。

经济建设

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远觉镇结合当地实际,增添富民措施,切实突出奶牛、辣椒、花生等特色“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奶牛多了,粪便也会增多,但这并不可怕。”远觉镇党委、镇政府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他们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的蓝图:用奶牛的粪便养草和蚯蚓,用草喂养奶牛,用蚯蚓喂养山鸡,奶牛产下的奶、山鸡和山鸡产下的蛋,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该镇负责人介绍,“3年内,全镇奶牛养殖量将达到1000头。”,远觉镇地处偏远,但该镇和其他镇相比具有很大的生态优势。该镇立足本镇实际,将奶牛养殖确定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引进天友乳业公司后,远觉镇还加强了和市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以科技扶持牛奶产业。同时,该镇还建立了奶牛风险基金,并将有政府财政补贴、企业帮助缴费的“奶牛保险”落实到每家养殖户,以最大程度地化解和减少农户的养殖风险。到目前为止,远觉镇已经发展奶牛400多头,年产值400多万元。同时,远觉镇投入10万元,加强特色种植示范区建设,推进辣椒、花生等优质新品种改良换代,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目前,由镇政府向农民免费提供种苗的1000亩辣椒示范片,已初显雏形。此外,奶牛、优质辣椒和花生等“绿色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远觉镇农村土地的流转进程。到目前为止,该镇土地流转已达300亩,三年内将达到600亩。让更多的农民从“出租土地收取租金、就近务工领取工资”模式中获益。“党的十七大精神告诉我们,发展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该镇负责人说。

党政建设

一是加强上级领导。确定两名镇联系领导对新农村党建的指导,并成立由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负主要责任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奖惩,月初有安排,月末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确保各项党建工作任务有落实。二是优化班子结构。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目标要求,选配优秀党员、农村致富能人充实村社领导班子。目前,该镇已在堡堂村班子成员中充实一名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发展经济能力强的副书记,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能力,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该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有针对性做好党员培训工作。通过院坝会、党员学习日、各类宣讲网络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良好。同时,深入开展“农村能人”入党工作,加大对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外出务工青年的引导力度,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四是完善党内制度。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并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和党性实践活动。同时,完善党内各项活动有详细记录和各类表册台帐,进一步规范党员管理。

产业发展

远觉镇充分利用基础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不断加快发展。目前大力发展奶牛产业、辣椒种植业。奶牛产业上联种植业,下联加工业,关联带动能力强,是农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目前镇成立了“渝西奶牛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奶牛风险基金,并与天友公司达成鲜奶收购协议,解决了奶农牛奶销售问题,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同时积极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其建成后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并加强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实行同畜种专业化生产与经营。并由项目业主对小区实行“七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服务、统一配料、统一挤奶、统一销售),规范农户饲养管理技术。此外,积极推广“托牛所”的养殖模式,即养殖户与“托牛所”签订入所合同,合同期内农民不必养牛,不投入流动资金,农民的奶牛在“托牛所”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由专业人员统一养殖,对于农户新迁入的奶牛,小区将通过隔离观察、检疫、消毒合格后,方可入驻,对于养殖利润分配,农户可每年按比列分红,或按固定收益收取,这种运作模式,不仅将减小农户养殖风险,稳定收入,而且也便于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农户通过小区代养奶牛,还可从事其他工作,拓宽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