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青岛市地图 > 莱西市地图 >
院上镇地图
院上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庄

院上北寨长汀寨任家庄,王家庄葛家庄赵家庄北上泊,花园头福禄庄蔡家庄东老庄,西老庄荆家庄王璧堆金泊,礼格庄东朱东朱西庄中朱东,冯朱东西朱东东王屋西王屋,前上泊中上泊后上泊黄王地,永丰庄七岌兴隆屯崔家庄,葛家埠北辛庄南辛庄大里村,南大佛北大佛曹官屯兑旧坡,邹家许郝家许碑头姜家许,段家许栾家会战家会逄家会,高村刘家庄小高岚前石岚,后石岚郑家庄于家洼李家庄

历史沿革

,院上历史悠久,北齐年间,即建靖林寺,距今1400多年。明、清属莱阳县桃花乡。1930年,属莱阳县第八区。1934年属武备乡农学校。1939年春属第九区。1945年2月境内解放,属莱西南县花园区。1949年8月,更名为莱西南县第七区。1950年3月,属莱西县第十三区。1952年2月,改为莱西县十一区。1955年10月,改称莱西县花园区。1956年3月,武备区并入花园区。1958年1月,撤区改乡,花园区分为武备、院上、永丰三个乡。8月,院上、永丰两乡合并称院上乡。1958年9月,院上乡改称院上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武备人民公社并入院上人民公社。1962年5月复析出。1984年4月撤人民公社,设院上镇。

特色产业

花生加工业:全镇花生加工企业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从事花生贩运收购的个体工商户650户,年深加工花生40万余吨。青岛正森花生制品有限公司、青岛莱西顺祥花生制品有限公司、青岛中良花生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大良花生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花生深加工企业,开展烤果、烤红衣、烤乳白、油炸、浸出油、花生蛋白等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花生制品出口能力。
无核葡萄:在镇西部靠近小沽河附近、适宜无核葡萄生长的七岌、东老庄等村引进美国加州“克瑞森”、“茉莉莎”、“八月皇家”无核葡萄优质品种,面积500亩。由于土壤适宜和科学管理,所产葡萄深受客户青睐,远销龙口、济南、广东等地。搭起了一座农民致富金桥。全镇400亩无核葡萄亩产1800公斤,总产30多万公斤,单价10元/公斤。
“日本甜宝”甜瓜:主要产地位于院上镇曹官屯村,全村发展甜瓜大棚达到350个,占地面积达到460亩,年产量500万斤。4月底5月初甜瓜开始成熟上市,每公斤价格在10元左右。
万亩大蒜生产:大蒜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无公害蒜苔130万斤,年产优质大蒜260万斤。
香菜生产:香菜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优质香菜300万斤。

所属学校

莱西市院上镇七岌小学,莱西市院上镇中心中学,莱西市院上镇中心小学,莱西市院上镇南辛庄学校,莱西市院上镇小高岚小学,莱西市院上镇朱东小学,莱西市院上镇段家许,莱西市院上镇王壁小学,莱西市院上镇花元头小学

新农村建设

,院上镇共有56个行政村,1.2万户,4.3万人口。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实际,四轮齐驱,加大后进村转化力度,取得了好的效果,连续多年被评为莱西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2002年前,该镇是一个人人头痛的“大难镇”,具体表现是“三多一难”:即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多,越级上访多,工作难开展。面对这一老大难,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不畏难、不发愁,而是组成班子进村入户搞调查,想对策,寻办法,结果表明:一是这“三多”均出自后进村。二是后进村约占全镇的20%。三是后进村具有三大特点:其一班子不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工作不敢碰硬,对歪气邪气打击不够,致使村庄遗留问题越积越多,结成疙瘩。其二忽视了对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干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存在问题,农民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颠倒,个人利益在前,国家和集体利益在后,不能积极履行义务。其三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民心不齐,工作缺乏号召力。从调查中,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院上镇“难”,难在后进村上,要使院上镇工作有新的起色和大的发展,必须创建稳定、和谐的院上;创建稳定、和谐的院上,必须下大气力做好后进村的转化工作。清醒的认识,带来了巨大的行动。该镇党委政府健全了组织,加强了领导,实行了“驻、挂、联、带”四法,狠抓后进村转化。一、工作组驻村法。对村庄大,周围无强村,一时又很难找出负责的村庄,该镇实行了工作组驻村法。由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任组长,一般3—5人进驻该村。对突出问题列出单子,定出整改的时间、措施、目标和责任。镇党委与工作组长签订后进村转化工作目标责任制,所驻村庄年终考核成绩与驻村机关干部工资奖金挂钩,一包到底,并规定工作组“四不撤”,即:村级经济关系不理顺不撤、村级班子建设不达标不撤,群众关心的重大难点、热点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撤,所包村庄不稳定不撤。因此,每个工作组都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下决心从根本上使落后村庄摆脱落后面貌。西王屋村440多户,是全镇一个大村,2002年前,由于村内帮派体系严重,围绕选村干部,村里搞得乌烟瘴气。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选派了由组织委员任组长,精选三名强将组成工作组入驻该村。工作组入驻该村后,深入调查,抓群众增收这一焦点,村干部培养这一难点,2005年该村跃入了全镇先进村行列。该镇有2个村庄采用此法得到了转化。二、机关干部挂职法。对村干部意见反响大,周围无强村的村庄,该镇实行了机关干部挂职法。由镇党委挑选素质高的机关干部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主持该村工作。东朱东村原是一个比较好的村,因选举村里帮派严重,无法正常工作。镇党委经过研究,派管区主任挂职该村支部书记,多年不通的路通了,多年积水影响村民生活的大街浆砌了排水沟,自来水全部入户,群众满意度高。该镇有4个村庄采用此法得到了转化。三、强弱村联合法。对后进村周围有强村的村,该镇成立联合党支部,由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该村工作。王家院村支部班子软弱,战斗力差,造成工作落后。镇党委及时调整了该支部班子,与邻村、强村——赵家庄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由赵家庄村支部书记战军同志兼任王家院村支部书记。战军同志上任后,向村民公开了手机号码,发放了便民联系卡和公开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积极与群众沟通,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里多年低洼不平的中心大街如今也非常平整,并进行了绿化,解决了雨雪天进不去也出不来的面貌。该镇有3个村庄采用此法得到了转化。四、能人带动法。对村内因选不出好的负责人的村,该镇通过“双推”、考察、重用、培养等方法,大胆启用能人。郝家许村370余户,是一个混乱多年的村庄,村两委换届,不是选举不过半,就是选出不干活,工作无法开展,镇党委通过群众推选和考察,大胆任用了非党能人郝彩忠,组成村工作班子,主持村务工作。目前,村里田间路整修一新,多年排不出去的水也能排出去了,村里主要街道乱堆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所有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规。该镇有3个村庄采用此法得到了转化。该镇在后进村转化中,采用了工作组驻村、机关干部挂职、强弱村联合、能人带动四法,就像四个轮子齐转,很好地做好了后进村转化工作,打造了平安、和谐的新院上,为平安莱西建设,构建和谐莱西做出积极的贡献。

资源状况

,院上镇交通便利,地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小开经济圈内,系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距烟青一级公路18千米,距潍坊高速公路9千米,804国道8千米。镇内大古路、南城路纵横交错,从南城路到青岛市里仅40分钟路程,到青岛国际机场仅需30分钟。“同三”高速公路在镇驻地高有进出口,1小时可到达青岛前湾港,是莱西市距青岛前湾港最近的出口以同三高速路口为中心,以南城路为轴线,已建成总面积6.5平方公里的工业特色小区,有25农内外资企业入驻。大沽河、小沽河、小清河、许村河等河流流经境内。大沽河由前逄家会入境,境内长14公里,境内纳团结河、许村河、小清河、柳沟河等支流,于大里村出境;小沽河源于莱州市马山和胡家顶山东麓,由荆家庄入境,境内长8公里,于大里村前汇入大沽河;小清河,源于武备镇毛家埠村北,由南于家洼入境,境内长6公里,于礼格庄东注入大沽河;许村河,源于牛溪埠镇疾驹山南麓,由高村入境,境内长7公里,于郝家许村汇于大沽河。土壤植被全镇土壤分为棕壤、砂姜黑土、潮土3个土类。棕壤31378亩,分布在小高岚村北,王家院、北上泊以北,蔡家庄以西,永丰庄西北,东老庄以北,以及前逄家会以西,碑头以北,石岚以东地区,占可利用面积32%,宜种小麦、花生、玉米。砂姜黑土54600亩,分布在南于家洼、郑家庄、长汀寨、院上、花园头、李家寨、黄王地、前上泊、中上泊、后上泊、兴隆屯、永丰庄、曹官屯、对旧坡和南辛庄、北辛庄以东地区,占可利用面积55.4%,宜种小麦、玉米以及耐涝性强的作物。潮土12359亩,分布在姜家许、碑头村前、王璧、礼格庄、东朱东、中朱东、南大佛、北大佛、大里村等村,占可利用面积12.6%,宜种小麦、花生、玉米。地表植被主要有林、果、桑等,林木覆盖率为23%。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有耕地4096公顷,人均0.098公顷。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4300万立方米,地下水每平方公里可开采9.8万立方,平原每平方公里可开采23万立方,洼地每平方公里可开采18万立方,丘陵每平方公里可开采7.8万立方。野生动物资源有黄鼠狼、刺猬、鼠、野兔、蝙蝠、麻雀、乌鸦、喜鹊、燕子、野鸭、猫头鹰、哞哞鸟、窝儿娄、蚕、促织、造桥虫、豆虫、卷叶虫、钻心虫、鲇鱼、鲫鱼、泥鳅、黑鳝、鲢鱼、草虾、蛤蜊、鲤鱼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野荆、山草、甜根、蛤蚂皮草、刺耳菜、狗尾草、马齿苋、苦菜、猫耳朵、荠菜等,野生中药材有半夏、青蒿、黄芪、车前子、蒲公英、苍子、扁柱草、野菊花、茅根、薄荷、益母草、百合、艾叶、丝瓜络、野茄子、葛根等。

社会事业发展

,科技2002年全镇推广新品种5个,主要有面包小麦、黄金梨、无核葡萄等,推广新技术6项,主要有日韩梨模式栽培技术等。教育2002年全镇有学校9所,在校学生4733人,入学率100%,教师306人。其中有小学7所,在校学生2263人,教师126人;初中2所,在校学生2470人,教师180人;高中1所,在校学生810人,教师76人。2002年院上镇被授予青岛市教育示范等级镇、莱西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镇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8%。文化艺术镇政府设镇村建设与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全镇文化事业建设工作,建有新华书店分店,全镇有三分之一的村建有文化大院,图书、音乐设备较为齐全,有各类文艺宣传队38个,主要是秧歌队,其中段家许村、葛家院、赵家庄等村常年活动,其他村节假日活动。计划生育2002年底,出生人口422人,计划生育率99.55%,出生率10.05‰;死亡人口324人,死亡率7.71‰,人口自然增长率2.34‰;女性初婚279人,已婚育龄妇女8838人,其中女性绝育1人,放环357人,取环74人,中引产1人。卫生院上镇有医疗机构1处——镇中心卫生院,主治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久治不愈的哮喘病、糖尿病、肝病等疾病,妇产科是莱西市爱婴医院之一,医院有病床453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5个。全镇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并设立18个社区服务站。体育镇设文体活动中心,有篮球场、足球场、高低杠、单双杠、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有老年门球场6处,2000年以来,有4人破市运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