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地图
云浮市相关地区地图:
著名人物
六祖慧能:是中国佛教的实际创始人。邓发(1906-1946):是我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蔡廷锴:抗日名将。傅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旅游景点
国恩寺:云浮国恩寺位于新兴龙山山麓,建筑物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园林用地面积120多亩,古寺依山而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诞生和圆寂之所,故称为“岭南第一圣域”,日本高僧更称其为“祖庭之祖庭”。蟠龙洞:位于云浮市区城北的狮子山中,因其洞体迂迥曲折,形若蛟龙,故得名。1993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蟠龙洞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金水台温泉:位于开平、新兴、鹤山、高明四市县接壤的水台镇。金水台温泉水质晶莹清澈,有淡淡的“臭鸡蛋”味,水温高达70℃,水质含有偏硅酸、氡、硫、钾、钙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有很好的保健疗养价值。罗定龙湾生态旅游区:是集雄、奇、秀、雅、险、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迷宫,一年四季景色多变,是人们领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风光的仙境胜地。罗定龙龛岩:去看雕刻于唐朝699年的文字,岭南一绝!雕刻犹如电脑制作。连滩张公庙:是云浮市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城市荣誉
●广东省民族民间(石雕)艺术之乡,●世界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硫都,●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中国人造石之都,●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无核黄皮之乡词典解释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晋刘琨《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宋陆游《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南朝宋王僧达《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3.喻仕进。唐王维《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城市规划
云城云安同城化:2009年4月,云城区政府、云安县政府正式签署两县(区)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我省首个环珠三角区域县级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云城区、云安县将实施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交通网络、公共服务“四大对接”,联手打造环珠三角最具特色和活力中等城市经济圈,对于做大做优城市,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城区:都杨新城:利用即将形成的交通便利格局和我市特有的山水生态资源,改变原有的带状发展模式。新的规划思路是在现有城区的基础上,以南广高速铁路火车站为中心,将都杨、西江沿岸地带整合一体发展,从功能上统一规划布局,引领城市向北(西江)拓展,建设滨江新城(也称“新城区”)。首先会在新城区和现有城区之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新城快线、新河杨公路等城际快速道路将新旧两个城区连接起来。由于在新城区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是森林、河流、高山、湿地,因此规划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原生态,或将其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等,最大程度保护天然的生态环境,与老城区现有的绿地、绿化带等绿色基础设施遥相呼应,整个城市有张有弛,宜动宜静,凸显云浮天然山水的独特魅力,形成新老两个城区统筹和谐发展的格局。●现代化中等城市,●继续完善老城区建设为中心,●位于主城区东东北方向的新城区已经启动建设,新城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响应广东省富庶文明大西关的发展战略布局和珠三角与大西南,东盟的战略区位,●体现“城市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制定“三组团”的空间格局,搭建城市快速成长架构,●中期规划市区人口60万人的要求,●符合西江战略,环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要求
人口民族
总人口:全市总人口275万人。迁移情况:迁出人口为17939人,其中迁往省内的14756人,迁往省外的3183人;迁入人口18203人,其中省内迁入12845人,省外迁入5358人,迁出迁入相差264人。
非农业人口:全市非农业人口为1005895人,上年非农业人口995655人,2008年比上年增加10240人,增加了1.3%。非农业出生12086人,迁入11209人。
民族:云浮市少数民族人口11000多人(其中,城市少数民族人口700多人),族别29个,以散居为主,婚嫁、工作调动转入为多
宗教:云浮市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个教别;各宗教信徒近5000人,其中,佛教徒3000多人,天主教600多人,基督教1200多人;现有教职人员60人;登记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9处,其中,佛教11处,天主教2处,基督教6处;县级宗教团体3个,新兴县佛教协会、新兴县基督教“两会”。